<p class="ql-block"> 六十感怀</p><p class="ql-block"> 作者:张宏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秋风起兮岁月催,回首一望六旬来。何曾想?平淡如水几十载,转眼已有六十年,感慨人生匆匆过,回首往事如梦烟。总结他年辛酸泪,几多惨淡几多欢?到了这个年龄早已看淡一切,什么名和利、得与失、高与低,一切的一切只是身外之物。疲惫的身躯早已承受不了争执的生活,远离是非与喧嚣,心归静处才是最好。六十年,不算长但也不短,虽然没负生活但心存诸多遗憾。天生的懦弱,与世无争的从善,注定了一生的碌碌无为。求知期留下的遗憾,用尽一生艰难补偿,在夹缝中生存的委屈只有自己默默承担。好在还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唯“知识”至上。所以走得还算从容,不负时光,风景依然。</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物质上多么享受,重在对社会价值的大小。追求前者容易幸福,心在后者重负前行。吾之人生重在后者,只愿力有所得便欣慰焉!没有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是一个男人最大的遗憾和痛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然这个“责”与“匹夫”的自己也有关啊!可自己表现在哪里啊?成不了大事就从小事做起,做好人做好事,力所能及的事亲力亲为,也算不为社会增加累赘。</p><p class="ql-block"> 六十载人生,虽未历经万般沧桑,但也领略了千般人情冷暖。一次次的快乐与不如意,或独自窃喜或试图与人分享,无数次的无数次,都最终证明:只有自己承担生活的一切,与他人毫无关系,无需去寻求任何安慰,除非最亲的骨肉亲情。若想换得人心,除非你比他强大数百倍,什么人情世故,狗屁不如,一文不值,看不透表面的伪装,只能默默承受对你的伤痛。生活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与智者为伍,乐山乐水把生活过成如诗如画的生动画卷,让己愉悦让人憧憬才不失美丽人生。</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虽未看破红尘,但已看透人心。生活需要热情,待人无需倾心,因为当你投入十分的热情,却一次次让你九分的寒心后,再想唤醒破碎的心很难很难,因为你的心已经冰冷。与其人心换不到人心,不如尽早割断不需要的情。朋友无需过多,与真心相待的人好好相处足够。时时处处耍心眼难道不很累吗?大智若愚其实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要堂堂正正挺直脊梁做人,敢于直面人生,讲人话做人事才是真人;讲人话不做人事只算半人半鬼;不讲人话但做人事,属于过于正直的人。可以说,如今的社会真人和正直的人不多,多为半人半鬼之人。看事情是要看本质,外表的华丽和伪装怎么也掩饰不了内心的虚伪、龌龊和肮脏。</p><p class="ql-block"> 六十岁是人生的分水岭,是人生进入舒缓和平坦的阶段,基本上再没有大起大落。如果之前是因,那么余生则为果,果的丰硕与否都取决于前面因的成就的大小。所以,六十岁后不是拼搏的年龄,而是在身体健康的同时,能为儿孙尽力减轻负担就很好了。但是,只为自己潇洒而不关心儿孙之事,即使把自己粉饰的人模狗样、花枝招展,也只会被人不屑和唾弃。</p><p class="ql-block"> 耳顺之年意味着一个人到了这个年龄,听力和理解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也是用“寿”来称呼的年龄,即“小寿”,应该重新规划一条与以前不同的道路。因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安享晚年似乎过早,还有不少余热可以奉献,但又不是创业的年龄,思维和体力无法与年轻人相比。所以,进入“小寿”,唱唱歌、弹弹琴、写写字、刻刻章、爬爬山、搞搞本土文化、留点文字笔墨则是最好设想。人是活一种精神,物质文明固然重要,但只追求它则太空虚了,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多追求点精神文明,对自身的学术和修养都有提升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似乎对自己“小寿”以后的生活已有规划,其实真是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正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