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进程阳八寨有几个入口。第一次逛程阳、迫切的心情着实有点着急,自己的判断,抄近道,侧门进入也无妨;想象中的大门也许会千篇一律,回头路时再走大门看看不是不行!抓紧时间,重点很关键。</p><p class="ql-block">利用一天功夫牵手程阳,时间2024年11月30日。</p> <p class="ql-block">八寨由八个自然村寨组成,包括马鞍、平寨、岩寨、平坦、东寨、大寨、平埔和吉昌寨,总面积达1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万余人。现目前打造比较成熟的是:马鞍、平寨和岩寨三大个寨子,也因为三个寨子呼应的比较自然,且平坦。</p> <p class="ql-block">穿过侧门,一座新建的侗族风雨桥展现在眼前。风雨桥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征。桥上精美的雕梁画栋,无不体现着匠人的精湛技艺与用心。</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1965年为永济桥写的序。</p> <p class="ql-block">侗族妇女的银饰。好奇,得到本人同意后拍摄了她出嫁时妈妈送她的嫁妆。银纯度不算高,全套下来价格也能让大多数人家可以接受,全手工制作哟!</p> <p class="ql-block">到程阳八寨的主要目的是要亲眼目睹永济桥。永济桥也叫程阳桥、风雨桥,是侗族建筑的杰出代表。始建于1912年,历时12年,于1924年建成。全桥没用一钉,主要用木料和石料建成。桥长77.76米,宽3.75米,桥面高11.52米。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桥亭飞檐高翘,雕花刻画,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体现了侗族建筑的独特风格。世界四大名桥之一。</p><p class="ql-block">步入风雨桥的仪式感满满,要对歌呢。每天根据游客的数量都要进行表演;无论如何都要体验一场。</p> <p class="ql-block">程阳侗寨是整体保存最完整的村落,历史、文化底蕴浓厚。这些年,游走的侗寨有好些,虽然总体建筑、结构、布局都无多大差别,但象程阳八寨这样保留下来的不多,商业化不是太浓;寨子内吃、住价格亲民,当然也有一些收费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马鞍寨400多年的鼓楼。每天都有免费的侗族特色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遇到饭点根据自己需求可以每人88元人民币来一顿有侗族味道的长桌宴,感受一下侗族人民的热情、热烈、热闹。</p> <p class="ql-block">程阳八寨是一个宝藏之地,每一座寨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吊脚楼的建筑风格还是风雨桥的精巧设计,都展示了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p> <p class="ql-block">独柱成楼的平寨鼓楼。</p> <p class="ql-block">程阳八寨宁静而古朴,寨中的房屋错落有致,小溪蜿蜒流淌,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生活简单而幸福,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侗族风雨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的建筑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桥上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一处都透露出匠心独运的设计。走在桥上,可以感受到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桥下,河水静静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鼓楼风雨桥是侗族村寨最显著的标志,代表着侗族文化体系,象征着侗族文明。它不仅是村寨中最雄伟、华丽的建筑,而且往往耗费侗族同胞大量的经济和精力。无论是大坝寨子还是青山环抱的山寨,鼓楼都高耸于村寨之上。有小溪、大河必有风雨桥,成为侗族文化的象征。在侗乡,自古以来便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鼓楼也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每到节日,男女老幼在鼓楼前欢聚一堂,载歌载舞</p> <p class="ql-block">正大门是这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