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42)青海囊谦赞普博物馆

雷平

<p class="ql-block">囊谦县赞普博物馆位于在214国道边上的卡噶木·久支(岗代),海拨3700米的白扎乡。是一座于2017年11月3日设立的非国有博物馆,发起人乔仁波切是囊谦县洛·摩耶寺的转世活佛。博物馆全年免费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赞普博物馆规划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2290平方米,设立了雕塑造像艺术馆、乔类影像艺术馆、民俗民宿文化馆、岗代民居馆、藏传佛教文化馆、宗教文化交流馆等六个展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中午到达赞普博物馆,刚好中午休息,有幸遇见财旺师傅,才带领我们参观了博物馆🙏🙏🙏。展馆的主题是:"精神高于一切”,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内在契合和溯夲归源。财旺师傅给我们讲述了展厅里展出的唐卡是来自嘎智画派的秀布扎西老师的吐蕃赞普王系作品。内容包括吐蕃王朝历任赞普的肖像及本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赞普博物馆不仅是艺术品的展示地,更是一个致力于推广藏地文化的驻留艺术家的平台。这里每年都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驻留,他们以独特的视角重新诠释藏文化的美与深意。</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里的作品包含了绘画、装置、摄影等多种形式,从色彩运用到材料选择,都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平衡。赞普博物馆不仅是艺术创作的聚集地,还是当地社区文化活动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自然与人文共鸣之地,结合现代艺术和与传统文化的空间,赞普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当地的历史文物和藏地古老的生活器具以及形式多样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借图三张)</p> <p class="ql-block">赞普博物馆馆内有一座150平方米的禅修中心,是进修生新的理想之地,(禅修中心是做成玻璃盒子)馆藏铜像和唐卡和藏族民族器物为主,(我们遗憾没有去禅修中心),它以全景视野直面三座神山,它既是醒目的,又是谦卑的,在雪山环绕的白天,它利用对天空的反射,半消隐与环境之中。而在漆黑肃静的夜晚,它又是通往214国道中最明亮的灯塔。新建筑在老建筑的面前展现了既尊重传统,又不妥协的独特姿态。</p> <p class="ql-block">赞普博物馆建筑主体仿照吐蕃时期第一代赞普的宫殿,雍布拉康宫的形制,采用西藏山南垒石工艺建造,是整个赞普博物馆建筑群的视觉中心。展品主要为铜像、唐卡和藏族民俗器物。</p> <p class="ql-block">西藏山南雍布拉康照</p> <p class="ql-block">赞普博物馆建筑主体仿造吐蕃时期第一代赞普宫殿雍布拉康形制。博物馆因其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整体建筑设计而闻名,曾荣获"2022年中国年度建筑大奖"。</p> <p class="ql-block">赞普博物馆以艺术驻留,是国际上流行的文化推广方式。囊谦作为藏区的核心地段之一,通过艺术驻留项目,推动囊谦与国际的对话,让人感受囊谦的人文、自然和生态,让囊谦的文化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这片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低声讲述它独有的故事,等待人们去探索,去聆听。这里收藏着丰富的藏品,每一件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玉树被誉为"千彿圣地”,是活佛转世和弘法的重要场所”。沿214国道朝澜沧江方向行驶,你会抵达一个隐藏在山水之间的秘境一囊谦,这里以禅定之乡而闻名,吸引着众多寻求藏传佛教的文化人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在玉树州囊谦县,那里是藏东地区康巴中心地带。有精美的寺院,与康巴文化。藏族博物馆就这样应运而生,耸立在高原村庄里的艺术博物馆值得你驻是停留。</p> <p class="ql-block">囊谦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藏族文化,这里没有商业化,只有最纯粹的自然和文化等你发现。</p> <p class="ql-block">青海省囊谦县红盐文化体验馆,(没有开馆)。白扎盐场一是青海玉树地区最为古老的盐场之一,有着千年开采制盐的经验,至今仍然采用古老的制盐工艺,以泉水卤质上乘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白扎盐场一位于青海省囊谦县白扎乡白扎村,离囊谦县城45公里。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盐田,海拔4200多米。</p> <p class="ql-block">在藏语中,"白扎擦卡"意为"猴子的盐场”。这片盐场不仅比囊谦县建成的时间还早,是泉卤品质最高的代表性盐场,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白扎盐场依偎在达纳河畔,景色壮丽。站在小桥上,你可以看到整整齐齐的盐畦,错落有致,它们形似稻田的盐眭,一眼望不到边。沿着小路往山上走,你会看到大小不一的盐田,顺着山势铺开,宛如梯田一般,映入你的眼帘。</p> <p class="ql-block">白扎盐场扎,这片红色的盐田,坐落在达纳河畔,俯瞰山下方形的盐畦,形似红色、白色的调色盘。山上的盐田顺着山势铺展,有的盐田刚注入卤水,在太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有的水分已经蒸发,显出洁白的盐层,有的还未注入卤水,裸露出棕红色的土壤。</p> <p class="ql-block">白扎盐场生产出来的盐品质上乘,长期畅销于西藏、四川、甘肃等藏区,甚至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吃了红盐的牦牛肉更香”。</p> <p class="ql-block">白扎盐场一般在春秋季节制盐,将卤水引入事先整修好的盐畦,让其自然沉淀、蒸发、待卤水浓缩后,在阳光下暴晒,最终收集生成盐精。经过儲卤、运卤、注卤、晒盐、收盐及盐畦修整等多道工序,囊谦红盐才得以出品。</p><p class="ql-block">探秘这片世界海拔最高的古盐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智慧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