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帝王君子它也巳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它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虫二</b></p><p class="ql-block"><b> 这是一幅两个字的对联,肯定没几个人看懂,且看老衲慢慢道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以前冬春之交总有人做些生肖文章,我也未能免俗,12年前就曾写过《龙年话龙》,今年是龙蛇之交我没打算写。但见春晚除了主题“巳巳如意”外,还有好多节目如蛇有关。可我觉得意犹未尽,蛇与龙有关,与君子有关,与美女有关。因为他她们也巳蛇演变的。再说今年龙蛇之交的立春日在初六,我写此文也为时不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一、首先回答帝王君子为何与蛇相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蛇象征着智慧且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易经》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此也被列为“君子”的代表之一。 君子原指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君子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概念,特指有学问、有修养、品德高尚的人。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刚毅坚韧,发愤图强,永不停息;为人应如大地一般厚实和顺,仁义道德,容载万物。“君子应有龙蛇之变”这是庄子的智慧,意思是君子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灵活变化。当条件不足时,君子可以像蛇一样低调隐匿,以求自保;当条件成熟时,则像龙一样腾空而起,展现非凡才华。这种变化不是指君子的本质是蛇,而是比喻君子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应变策略。</b></p><p class="ql-block"><b> 二 、再看典籍对蛇字蛇音的注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度娘说:蛇是名词,爬行动物,俗叫长虫,身体圆而细长,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动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b></p><p class="ql-block"><b> 《 说文解字》说:蛇字是神奇的形声字,其读音和字形有过几次变化。请看字形的多次变化:“乙”、“巳”、“也”、“它”、“虫”字都是“蛇”字大家族主要祖先;他、她、地、驼、驰、池施、拖、迆等字都是与蛇有关的衍生字。</b></p><p class="ql-block"><b> 蛇字的原始形状就是个有头的“乙”字。后来发展成其它如:“它”、“虫”、“也”的源字。“它,虫也。从虫而长,像弯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意思是说,它是一只虫子,很长,弯曲的身体,下垂的尾巴。这实际上指的就是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再来看蛇字读音的变化:在汉代以前,它的读音是坨(tuó),据推测,因为蛇有盘成一坨的特征,所以由“它”组合的字大多数读音都是tuó,如坨、鸵鸟、骆驼、华佗、滂沱等等。那为什么又演变为舌shé的发音呢?据文字学家分析,蛇的特征是吐舌头,也就是吐信子。蛇信是蛇的探测器,可以侦测到空气中的气味微粒,缩回去进行分析。古人对这种分叉的舌头非常恐惧,看见这种长虫就会不由自主地叫“舌”!最后这种动物就被发音为蛇shé了。原因是因为怕它。</b></p><p class="ql-block"><b> 三、蛇崇拜是中外传统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恐惧可以把人打垮,也可以给人力量。原始先民开始怕蛇,后来敬蛇,取蛇的品质优点为己用。八千年前中华人文元祖伏羲女娲就是人首蛇身,男女下半身绞在一起,酷似基因图谱。他们创造了中华图腃“龙”,蛇就是图腾的主干,因此也称小龙。中国民间还把蛇比作美女,很多无毒蛇,身如锦玉,性格温顺,被视作宠物和吉祥。西方神话中,是蛇引诱夏娃偷吃禁果后与亚当发生性交产生原罪,其实,没有蛇的诱导和启蒙,亚当夏娃永远不知道性福,也不会产生人类的繁衍。</b></p><p class="ql-block"><b> 世界卫生组织的会徽上为什么也会有一条蛇呢?这源于希腊神话,医神阿斯扣雷波,手持一根盘绕着一条灵蛇的神杖,云游四方,治病救人。于是神杖和蛇就成为西方医务工作者的标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部徽。同样有一条灵蛇,代表西方医学。不过这根针不是医神阿斯扣雷波的神杖,而是中医针灸的银针,它体现中国政府“中西结合”的方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蛇的原产地是亚洲,但蛇的数量最多的是澳大利亚。世界共存约2500种蛇,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拥有蛇亚目8科64属209种蛇,云南最多近100种。最少或几乎无蛇的地区是西藏、青海、新疆,主要是:高寒、干燥与高海拔。</b></p><p class="ql-block"><b> 四、破解“它也”“二虫”的对联</b></p><p class="ql-block"><b> “二虫”这两个字是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济南名士刘廷桂与友人游泰山时所刻,用以表达对泰山的赞美。解放后日本友人到泰山看不懂“虫二”书法,导游反映到郭沫若先生那里,郭老说“風月无边不就只剩虫二了吗。”</b></p><p class="ql-block"><b> 我这上联“它与也”就是两个蛇字,谐音它也巳(是)蛇,展开就是它也巳蛇,算给郭老狗尾续貂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它也巳蛇(这四个字都是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風月无边(風月无边是虫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最后敬录几句自古夸蛇的诗句以飨读者:</b></p><p class="ql-block">1.身无长物动乾坤,万物归于蛇蚕门。</p><p class="ql-block">2.英雄出自蛇蝎窟,天地共赏拔山功。</p><p class="ql-block">3.徘徊山林风景处,蛇影缓缓跨流去。</p><p class="ql-block">4.经年积累磨不坏,化腐臭为神仙。</p><p class="ql-block">5.古蛇吞天不可挡,震天动地断巨浪。</p><p class="ql-block">6.金戈铁马皆寂灭,唯蛇神征战不退。</p><p class="ql-block">7.一诺千金如蛇语,凛冬酷暑皆荣耀。</p><p class="ql-block">8. 蛇行静听万象息,无言却把世事醒。</p><p class="ql-block"><b>闸东山 甲辰末 写于龙蛇更替之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