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三怪”:城市文化与名片

卢宏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文/卢宏慧/32335020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图/卢宏慧、部分网络图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华为手机音乐/古筝禅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说起镇江的地方饮食,“镇江三怪”闻名遐迩。镇江锅盖面获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镇江香醋让镇江成为“中国醋都”,镇江肴肉荣登“开国第一宴”之开宴冷碟,每一项赞评都是国字号,充分体现对“镇江三怪”的至高褒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镇江三怪”是认知了解这座城市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因认知而喜欢,因了解而热爱。小时候,住在农村,只知道镇江有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镇江三山如雷贯耳,“镇江三怪”不知道。不过,恒顺的酱油和醋倒是知道,只知道味道好,有多出名不晓得。我常常被大人派出去打酱油,老板用竹筒在大的酱油缸里来这么一下,用漏斗灌入瓶子里,然后塞好瓶塞,就让我拿回去,付钱的事就由父母们过段时间一起结账了。家里使用醋多的印象,则是每年家里腌制糖醋大蒜,用什么醋已经记不太清楚,可能是白醋和陈醋,反正腌好的糖醋大蒜带着陈醋的褐色,吃在嘴里,味道酸酸甜甜的,没有辛辣味道,口感还很脆。我从小喜欢吃面条,但都是家里煮的,啥是锅盖面没听说过。肴肉听过没吃过。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走出农村外出上学,来到城市里,才知道镇江有“三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初次听到“肴肉不当菜,香醋摆不坏,面锅里煮锅盖”时,我同大家一样会感到奇怪。带着好奇心,开始了解其中的饮食文化。“镇江三怪”中的传说故事蛮有趣,用“错有错着”来形容再恰当不过。做“错”的蹄髈制成了“肴肉”、摆“坏”的美酒酿成了“香醋”、放“错”的锅盖诞生了“锅盖面”。肴肉的传说中有仙人张果老初尝“硝”肉,香醋的传说中有白发老翁梦中点拨“二十一日”醋,锅盖面的传说中有张嫂子忙乱中误投锅盖。传说中的仙人、梦中人、凡人,让“镇江三怪”的故事越来越接地气。由仙至凡的“三怪”故事,代代相传,让这座城市有了仙气、灵气、才气和运气,代表了镇江人在精神追求上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代表了镇江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与实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它有着过去的生活经历,寄托着个人的独有情感。乡愁不仅是精神文化的内涵,更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同是天上一轮月,为何故乡月更明。“镇江三怪”让镇江离人多了一份乡愁。每次出差外地,早上总喜欢吃一碗面,虽然明知赶不上锅盖面的味道,但品尝一下,也能期盼稍稍消解一些思乡的念头。女儿在外市上大学,在学校城市附近找面馆吃面,吃完也是觉得还是家乡的锅盖面好吃。每次放假回家,次日早餐须先去吃上一碗锅盖面。这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锅盖面,有着家乡的熟悉味道,有着对家乡的深深依恋,更有一份浓浓的思乡之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镇江三怪”是对外宣传这座城市的一张文旅金卡名片。镇江,山水花园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深厚,一城山水半城诗。“镇江三怪”自然少不了诗赞。有邑人作诗赞镇江肴肉,曰:“风光无限数金焦,更爱京江肉食饶,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有东坡先生诗赞镇江香醋,曰:“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而今我亦效仿古人诗赞镇江锅盖面,曰:“山水鹃花尽处芳,面汤锅盖满城香。鱼蔬肚肉浇多样,醋润晶肴美味扬。”“镇江三怪”让走进镇江的人记住了这座城市。尤其是镇江锅盖面,更是游人来镇江必尝之小吃美食。一碗锅盖面,“三怪”全吃遍。锅盖面的浇头特别多,肴肉、长鱼、牛肉、猪蹄、大排、肚丝、腰花、香肠、肥肠等等,少说也有十几种让君挑选。浇头烧法不一,酱油熬制自有秘技,呈现出的锅盖面味道所以也各不相同。朋友来了,请吃一碗锅盖面,没有一个不说“赞”,下次再来,一定还要再次品尝。因为一碗面,喜欢一座城。这就是镇江锅盖面的独特魅力,“镇江三怪”的强劲魔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城市文化靠宣传,“镇江三怪”的饮食文化也不例外。 “镇江三怪”是镇江人自己生养抚育长大的孩子。如今这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继“镇江三山”之后的又一张城市名片。两张名片相辅相成。美景美食,相得益彰。俗话说:自己的孩子自己先爱。镇江文旅与镇江报社举办的“创意写作 全城接力”活动,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加入传承弘扬非遗文化的文化宣传队伍中来,使“镇江三怪”的热度更热,香气更浓,醋味更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今年7月份、9月份、11月份,市委书记马明龙专门写了《锅盖面里的镇江味》《镇江醋里见风骨》《美好镇江有佳“肴”》三篇文章,深情推介“镇江三怪”。他在《美好镇江有佳“肴”》一文中说:“镇江三怪”的妙手偶得,归根结底还是镇江人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敢于试错容错纠错,容得下每一声先行先试的呐喊、每一场意气风发的探索。马书记将“镇江三怪”赋予了新时代创新容错、先行先试的干事创业精神,将镇江人的温和敦厚、守正创新、淳朴勤劳一一展现,使这张城市名片的含金纯度更高,成色更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中,发挥出更大更强作用,让更多人了解镇江、认识镇江、喜爱镇江,为投资建设镇江更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做出更多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本文写于2024年11月20日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