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记忆

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母亲在我未满三岁时因病离我而去,从此我便在父亲的呵护下长大,在这个缺乏母爱的家庭里,父亲承担起了双重角色,即当爹又当娘,平日里父亲工作很繁忙,为了能多赚些钱养家糊口,很少有休假日,即便如此,父亲也会尽心尽力的让自己的孩子们不失母爱的感受到家的温暖,尤其是春节这样隆重的节日,父亲更是一丝不苟,那态度就近乎虔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年味的记忆”,除夕之夜,我们欢聚一堂,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全家祖孙三代围坐在桌旁,其乐融融,举杯祝福,慢慢品尝着幸福的味道,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是感恩,是团圆,是希望,是浓浓的亲情,我们尽情地感受着家的温馨与和谐,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年夜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我们沉浸在欢乐中畅谈,儿媳便端来一盘麻花和水果点心放在桌子上,招呼我们边吃边聊,我的目光不由地投向了那盘黄灿灿的麻花上,那是儿时父亲的味道,瞬间,泪水打湿了我的眼眶,无声的滑过我的脸颊,此时,父亲那忙碌的身影就像一部电影在脑海里铺展开来,每一个镜头都显得格外的甜蜜和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起“麻花”,那是父亲的一手“绝活”,他的这门手艺在我们这一带是赫赫有名的,我父亲排行老三,大家给父亲起了个绰号叫“刘三麻花”,只要一提起“刘三麻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那个年代“麻花”可是最上等的美食,想吃上一口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父亲是个热心肠,凡事都会有求必应,每年的春节前夕,腊月中旬就开始有很多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邀请他去家里炸麻花,父亲总是乐呵呵的答应着,由于白天工作很忙,只能在下班之后吃过晚饭,借着那微弱的灯光来兑现他的诺言,这些天里帮他们一干就是凌晨一二点钟,甚至一宿,腊月的天气寒风凛冽,雪花纷飞,炸了一宿麻花的父亲回来时双手都被冻的通红通红,我总是会抱住父亲那冰凉的双手心疼不已,父亲乐此不疲地说,春节让他们都吃上麻花是我最开心的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家每年都是在腊月二十八炸麻花,这天天不亮,父亲就早早的起床,把沉睡一年的一口能装得下一个成年人的黑色瓦盆刷洗干净,然后放入温水,把一些明矾块放进盆里用捣蒜用的器具在盆里磨来磨去直至溶解,再放入碱和盐,待到完全融化,加入面粉搅拌,和面可是有技巧的,没有几年的功底是和不起来那么大一坨麻花面的,只见父亲这一系列做下来是如此的干净利落,面和好了父亲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说,和面要三光,要醒一上午才能开炸,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午饭后,父亲开始生火,我帮父亲把平时不常用的一张很长的桌子抬到火炉旁,只见父亲在桌子上沫上油,然后从盆中取出面团来回揉搓,从一头开始拉长用手按压至薄厚均匀,大约十多公分宽的长条,在面上抹上油,只见父亲非常熟练的拿起刀,飞快的剁出大小一致的长条坯子,而且都是双双相连,一次两根拉长上劲,搓条拧花,只见麻花坯子在空中飞舞,双手如鸿毛般轻柔,却又刚劲有力,落下来打的桌子“啪啪”直响,这一系列的操作一气合成,搓出的麻花个个长短粗细均匀,这功夫真的配得上一个“绝”字,其手艺娴熟的令人钦佩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油锅下的火苗不紧不慢的燃烧着,像是在讲诉着关于父亲的故事,父亲一个接着一个的往油锅里放着拧好的麻花,锅里的麻花在热油里翻滚,渐渐变成金黄色,两根长长的竹签在父亲的操作下有条不紊的夹起出锅,出锅的麻花像是在炫耀它的美香,瞬间满街飘香,香气缭绕。炸好的麻花,酥脆香甜,吃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不然会碎掉一地。父亲把满满一筐刚炸好的麻花放到窗台上,说风凉后的麻花容易存放,待凉透后又把麻花一根根轻轻的放在一口大缸里整齐摆放好,缸口封上几层雨布,然后用盖子盖上,再用一层雨布封好,吃上几个月都会保留着原有的脆香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除了这手绝活,父亲还会做各种菜肴,蒸馒头,包饺子,蒸粘糕,炸丸子,做各种香甜可口的面点果子,舌尖上的美味父亲是无所不能,那一道道美食一出锅,瞬间香味便弥漫整个院落,新年就这样在父亲的美食中拉开了序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年三十清晨,父亲会小心翼翼地将旧时的对联轻轻的撕下,我递上新的对联和浆糊。父亲认真地将红红的对联不歪不斜地贴好,然后在大门两侧挂上红灯笼,显得格外的喜庆,我知道这一切是父亲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夜幕降临,我们围在桌子旁,一家人欢声笑语,共同享受着丰盛的年夜大餐,每一道佳肴都蕴含着父亲对我们浓浓的爱。吃过年夜饭,父亲拿出红彤彤的鞭炮和烟花,带着我们来到空旷的院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鞭炮挂在竹竿上。我站在一旁,兴奋地看着父亲,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当父亲点燃鞭炮的引线,只听到“噼里啪啦”的炮竹声震耳欲聋,划过夜空,紧接着又点燃了烟花,五彩斑斓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父亲的笑脸,同时也照亮了我的童年,这满天的烟火仿佛在诉说着新年的喜悦和祝福,这一刻,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父亲说,除夕的夜晚,要长明灯、守长夜,我和姐姐们谁也没有睡意,望着天上的星空,许下了新年的愿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尽管父亲早已离我而去,但那永恒的“年味”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成为我对父亲追思与怀念的源泉,更是对家的一种深深的思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我半生已过,但,每当过年时,我跟父亲那快乐的点点滴滴仍然记忆犹新,那是我童年时最珍贵的时光,也是我心中永远的温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