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货一条街”

家和万事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王剑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春节如期而至。带上对新春美好的祝福,以及对新年满心的祈盼,一路前行,去收获更多生活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节前,来到位于县城桥南路的一条商业街,也叫“步行街”,这里是一年四季,充满烟火气的地方。而家乡的这条街,到临近过年的时候,由于其自身形成的便利条件和区位优势,则又变身为年味十足的“年货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家乡的“年货一条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此置办年货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熙来攘往的</span>城乡百姓,也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异乡飘泊,</span>从外地赶着回家过年的游子。家乡的“年货一条街”,其红火热闹的场面一般从元旦开始,再到过北方小年的时候,日渐达到高潮,直至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即春节前的一天方告结束,且赶场的人们即使到了最后,也往往满心欢喜,手拎着一大堆称心如意的年货,笑意盈盈地离开此地。幸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乡的“年货一条街”,实际谈及它的好处,就属比较集中的商业闹市区。首先从路北口进入,入口处的西面依次是县“农村信用社”和“新华书店”,而东面则是一些小商店紧挨着“黎城商厦”,商厦的斜对面又是“亚茂市场”。所以顺着这条街往里走,两边还有金银首饰店,衣服专卖店等等。其次大约到此街中心位置,断开,西为“三义街”,东为“衙门前”街。再往前计往街的尽头,到县城“鼓楼街”的连接处,这一段街的两边有“钟表眼镜店”及“美容理发店”等等。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这条“步行街”虽说街面并不算宽,总长也仅有二三百米,但却是历年来县民们过年过节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红灯笼高高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此刻我的眼前是人头攒动,无比喧闹的集市景象。不论男女老少,乡下或城里的人,他们都和我一样,一齐涌入这过年前的商业街,摩肩擦背,去采办心怡的年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来,传统火红的春联和年画等一溜铺展开来。从街的入口直至街尾,尽管皆为现代工艺品,却品种之繁,令人目不暇接,洋溢着浓浓的新年味道,象征着红火的日子年年岁岁,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尤为吸人眼球的是,穿插着缀满喜庆的各种“福”字。这仅就一字,却还变化万千,寄托了几多过年人的思想情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充满喜庆的“福”字和春联</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当然了特别是农村百姓,过年还需张贴的各种“小年画”,如:灶家爷(灶神)、天地爷、门神等,更为重要的还要“挂神主”(祖宗家谱)画,简单的同城里人一样买一个“三代宗亲”的牌位画。有了这方面的“必需品”,买对联、年画等才算齐全,缺一不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家乡卖的“神主”画,大小不等。大的和“中堂”画一样,挂于墙上以示庄重气派。两边配有祭联,上为“祖宗堂”,表现为寺庙殿宇的建筑画,中为牌位格子,下为表现过去富贵人家的门楼院墙式样画,整体风格体现出祭祀的肃穆和对祖先的缅怀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此街的入口处,对面是一处广场,县里组织了县书法家,爱好者等为广大的县民们现场挥毫泼墨,义务书写春联,让整座小城于寒冷的冬日里荡漾着一股暖暖的春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充足美味的家乡特产和丰富的年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人流,走近体现家乡特色的年货摊位点,充足美味的家乡特产和丰富的年货使人心醉。在这里软劲好吃的“黄谷乱”、“柿谷乱”和成袋的麦杆“开花馍”、“枣花馍”,煮炸好的“煎叶”、“麻花”、“鸡蛋酥”、“肉丸子”,各种肉类熟食等等全都亮相街头,让你立时就闻到过年的香气,又恍若一下子穿越回儿时童年的光景;名扬四海的家乡特产:赵家山村纯正飘香的“豆腐”,秋树垣、龙王庙等村一带富含营养元素的“柿饼”(家乡人称“柿老汉”)、“软柿”,另外还有东阳关镇等地滋补健身的“核桃”,村民们种植的优良品种“花椒”、“红枣”,西仵镇酥脆的“芝麻糖”,岩南村色泽金黄的“小米”……应有尽有,年货充盈,且物美价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瞧<span style="font-size:18px;">着这些年味十足的年货,我的思绪仿佛在家乡的历史中畅游:家乡古称“黎侯国”,是中华文明,尤其是包括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被联合国命名为</span> <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年古县”。为什么这里物阜民丰,特产绿色上乘?实源如此。另外家乡还是太行山著名的革命老区,且每一个有特产的村庄,同时也留存着独特经典的抗战故事、红色故事。如抗战初期,I938年,正值年关,川军奉命镇守东阳关,以血肉之躯抵抗和牵制了日寇南进中国的计划,后因腹背受敌等诸方面原因,川军且战且退,陆续从东阳关、龙王庙一带开始向长治方向撤退,书写了一曲川军抗战的悲壮史诗;不久,刘邓率领的八路军129师发起了“响堂铺伏击战”,烧毁敌运输汽车180余辆。给予日寇沉重打击,史称“东阳关大捷”。战后,所有的战利品则全部驮运至秋树垣一带;1939年,129师遵照命令,开展大规模的“黎城整军”。期间,为鼓舞抗战士气,八路军总部主要领导在赵家山村举行了大阅兵活动。而临近步行街不远处的县城西街,还是当年发起“神头岭伏击战”前的“强攻黎城”纪念地,以及侵华日军史料中曾纪录的,八路军进行过最大的一次“地道战”的遗址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春节莅临,当品评着家乡特色的年货,也深切地感受了一番家乡人文历史的厚重,更使即将到来的节日有了特殊的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满是节日气氛的精美挂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于“年货一条街”,春节所需的饰品琳琅满目,时尚新潮,精美的挂件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若你任选一件挂于家里,一个寓意着合家团圆,美满幸福,并祝福新春快乐的过年氛围即刻充斥你的居室,再有代表传统的红红的剪纸窗花等,一同浸入这一年一度的佳节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立于街头,感悟着眼前的一片火红气象,万般情思倾诉于心。2025年的春节,同往年相比似乎还有点特别,那就是申报了联合国的非遗项目,因此成为世界最靓丽的一张名片。网上是这么说的:“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是:龙跃云霄传喜讯,蛇舞大地报佳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火热闹的街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你尝尝咱的柿饼,可好吃了!”一位大嫂面带微笑地对我说道。“这两年的生意不是很好做,但过年的时候,人多点,随便卖点老家的东西,自己觉得也挺高兴。”另外一位大哥也动情地对我讲。“听你口音,你是外地的吧?在这儿卖西仵的芝麻糖。”“哦,我是邯郸人,在这里卖点年货。”还有一位大姐在她的摊位点上,坐着一个木凳子,双腿前伸,开心地冲我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才我在年货摊位点前,每位摊主的心情表露无异。但一句扎心的话——“生意不好做”,换位思考,让我感同身受。我清楚,<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面对</span>经济下行压力等诸多不利的客观因素下, <span style="font-size:18px;">纵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span>近年来生意确实不好做,然而当传统的佳节来临,人们展现出的却是一份过节的欢笑和对来年生活的自信。他们的这种自信,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勠力同心,勇于去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并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真实写照!同此,这也给我与启迪,给我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乡的“年货一条街”,是红火热闹的街道。这里寄予了家乡人太多的思想情感。尤其离乡在外的人,一想起这条“烟火气”的街衢,就不由得加快回家的脚步。记得,我在外求学,每次乘车回家过年时,就兴高采烈地来此溜达一圈,难以割舍心中的那份想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思乡是一种眷恋,也是包括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一种不变的情怀。忆起上世纪九十年代,李春波的一首《一封家书》风行于大江南北。歌曲中表达了走南闯北,离乡游子想家的心情:“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好了,先写到这儿吧。此致,敬礼,此致,那个敬礼!”想起,他的这首歌曾勾起过多少回乡人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家乡的这条街,不仅充斥着浓郁的年味,相信也成为身处天涯海角、天南地北的游子们在盼望回家过年之时,寻觅乡愁的一条“思乡街”、“回味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是拍抖音的吧?”一位摊主习以为常地对着我说。“谢谢!我不拍那个,我只拍个照就行了。”我听懂了他说的意思,便接住他的话回了一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那年春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时光无语,岁月无声。翻阅人生的日历,回望十年之前的春节,我站在这条街看见的也是相似的场面。然而今非昔比,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显见已有了日异月新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再次追溯家乡这条街的过往,它又源自新中国前的老城时期。此街原为“衙门前街”,也就是说街的西面是旧县衙的所在地,街因所处方位而得名。延续至今,为桥南路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没有了旧时的称谓,属“商业街”。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又改称为“步行街”。而处于街道大体中心位置连接的那条“衙前街”,均因相邻,遂取其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的一年已经开启,新的阳光亦已洒满家乡的古黎大地。真心地祝愿家乡的人民生活富裕,幸福安康!同样也祝愿家乡的“年货一条街”,红红火火,年年兴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