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唐诗

抱海独吟

<p class="ql-block">出塞二首(其一)</p><p class="ql-block">唐王昌龄</p><p class="ql-block">王昌龄(公元698年-公元756年),字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边塞诗人,世称王江宁、王龙标,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p> <p class="ql-block">《出塞二首(其一)》是唐代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乐府旧题诗。此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p> <p class="ql-block">寒食</p><p class="ql-block">唐韩翃</p><p class="ql-block">韩翃,唐朝著名诗人(约719年-约788年),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p> <p class="ql-block">《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题目一作《寒食日即事》。全诗描写了寒食日清丽的景色,记述了皇家在这个节日中“传烛示恩”的例行故事,写景省净,言情委婉。</p> <p class="ql-block">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p> <p class="ql-block">该诗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两点:一是思绪绵密,结构严谨。诗作仅四句,但多有转折。从内容看,由写景物转入咏礼俗;从空间看,由皇城转入御苑,又由皇宫转入权贵门第。从时间看,由白天转入日暮。从感情看,由平和转为庄重。这多重转折,使得本诗尺幅兴风、盆水生波,在简短的篇幅中跌宕起伏,引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文字介绍部分采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