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西路军师级以上将领(二):红五军将领

江上清风

<p class="ql-block">‌ 西路军红5军是原属红一方面军的主力之一,前身是宁都起义改编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团。该军团在季振同、赵博生、董振堂等人的领导下,从中央苏区到长征路上,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成长为一支英勇善战的红军劲旅‌。</p> <p class="ql-block">  1936年,为了打通中苏通道和建立新的根据地,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建西路军。红5军被编入其中,与其他部队共同承担了这一艰巨任务‌。红五军共二个师四个团,三千余人,枪一千余支,平均每枪子弹五发。</p> <p class="ql-block">  在西路军的战斗历程中,红五军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高台一战中,红五军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英勇抵抗,最终全军覆没。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高级干部壮烈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  1.董振堂:西路军红五军军长</p><p class="ql-block"> 董振堂,字绍仲,1895年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李家庄。他出身贫寒,14岁时才开始读书,1917年考入清河陆军预备军官学校,1923年毕业后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p><p class="ql-block"> 1931年,董振堂与赵博生、季振同等人率领第二十六路军起义,加入红军,并被编为红五军团。董振堂担任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此后几年一直是红五军团的核心领导。在长征中,红五军团担任后卫任务,多次成功阻击国民党军,赢得了“铁流后卫”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后,红五军被编入西路军参加西征。1937年1月12日,董振堂在甘肃高台县城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战至最后一人一弹,壮烈牺牲,时年42岁。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英勇的牺牲精神,为红军西路军的征程增添了浓重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2.黄超‌:西路军红五军政治委员,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黄超(1906-1938),贵州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第31军政治部主任等职,是张国焘的左膀右臂。1935年9月调任由红五军团改成的红五军政委。</p><p class="ql-block"> 长征途中,他积极执行张国焘命令南下川康边作战,任金川军区政委。1936年11月编入西路军,仍任红五军政委。1937年3月任中共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委员。西路军失败后,随左支队艰苦转战至新疆。</p><p class="ql-block"> 1937年冬被从苏联回国途经新疆迪化的陈绍禹(王明)等以 “托派分子”罪名逮捕,1938年初与李特一起被杀害,年仅32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  3.李屏仁:西路军红五军参谋长</p><p class="ql-block"> 李屏仁(1908~1937):江西武宁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后任红五军团三十七团团长。1935年10月,调任军团作战科科长。不久,又调任军团参谋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李屏仁与董振堂烈士是至交好友,宁都起义后,他们长期领导红5军团作战。</span>1936年11月,任西路军第五军参谋长。在指挥永昌战斗时身负重伤,后在西路军野战医院治疗。西路军失败后,同一些战友被困于祁连山密林中,1937年3月因伤口严重溃烂,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9岁。</p> <p class="ql-block">  4.毕占云:西路军红五军参谋长</p><p class="ql-block">‌ 毕占云(1903年10月~1977年2月27日),原名毕瑞祥。四川省广安县人(今华蓥市永兴镇乐山寨)。1927年在湘军任营长。1928年率部参加红军,同年由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八军团参谋长。</p><p class="ql-block"> 1936年随部西渡黄河,任红五军参谋长。1937年在西路军分散突围阶段,毕占云是三个负责人之一‌,在队伍被打散后,独自一人沿路乞讨回到延安,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动容‌。他晚年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仍激动不已,可见这段历史对他影响之深‌。</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因其卓越的贡献和坚定的信念,被授予中将军衔,并担任了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他的传奇人生,是从贫苦农家少年一路走到中将军衔的奋斗史,是中国革命历程中的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5.杨克明:西路军红五军</span>政治部主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杨克明(1905年2月-1937年1月23日),男,原名陶正,曾用名陶树臣、洪陶尔、洪涛,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涪陵县(今属重庆市涪陵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政委、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干事、红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 1936年11月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红五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1月23日,在甘肃高台战斗中率领部队浴血奋战,坚守高台,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6.李连祥:西路军红五军第十三师师长</p><p class="ql-block">‌ 在1936年11月下旬,西路军占领山丹县城后,马步芳纠集多个骑兵旅和步兵营围攻山丹城。面对强敌,红五军军长董振堂命令第十三师三十七团和三十九团出城迎敌。</p><p class="ql-block"> 战斗中,十三师师长兼三十七团团长李连祥率部与敌骑拼杀,<span style="font-size:18px;">面对敌人的围攻,他沉着指挥,命令部队出城迎敌。在战斗中,他大声地发布命令,组织火力向敌人射击,</span>不幸被敌骑一刀砍中头部,当场牺牲‌。</p><p class="ql-block"> 这场战役的背景是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的西征行动,由于马家军的残酷围堵,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李连祥的牺牲是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战斗中的一次重大损失‌。</p> <p class="ql-block">  7.叶崇本:西路军红五军第十三师师长</p><p class="ql-block">‌ 叶崇本(?—1937),又称叶从本,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红四方面军连长、营长,以及第十五师第四十五团团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反“围剿”斗争和长征。</p><p class="ql-block"> 1936年,任红五军第十三师师长,并参加了西路军的西征‌。1937年1月,在甘肃高台战斗中英勇牺牲‌。叶崇本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他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p> <p class="ql-block">  8.朱金畅:西路军红五军十三师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 朱金畅,<span style="font-size:18px;">河南光山人,参加过黄麻起义,</span>他17岁就参加了红军,曾经担任红31军第91师273团政委,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川陕苏区的反围攻作战。</p><p class="ql-block"> 在长征时,他曾经三过雪山和草地。红军在陕北会师后,朱金畅参加了西路军西征,担任红13师政委。1937年高台血战时,朱金畅壮烈牺牲,年仅24岁‌。</p> <p class="ql-block">  9.刘培基:西路军红五军第十三师参谋长</p><p class="ql-block"> 刘培基,<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名刘基,陕西人。</span>1911年生于陕西,曾任红军红5军团36团团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九军参谋处一科科长等职。1936年11月随西路军西征时,任第五军第十三师参谋长。1937年1月,</span>高台战役中,刘培基协助军长董振堂指挥战斗,城破前,他中弹牺牲,时年26岁。</p> <p class="ql-block">  10.郭锡山:西路军红五军第十四师师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郭锡山是西路军红五军第十五师的师长‌,</span>在高台战役期间,他与谢良少将搭档。可惜,此人却没有气节,在1937年的西路军战斗中,面对敌人的重重围剿和日益严峻的战况,郭锡山产生了恐惧,怀疑继续战斗是否能保证自己的生存。最终,他选择了背叛革命,投降敌人,向国民党军阀马步青投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他是西路军中唯一叛变的高级将领。</span>他的背叛不仅给西路军带来了巨大的政治与军事影响,也使整个西路军的士气受到了打击‌。投降后的郭锡山并未获得尊重,反而因其背叛行为而备受冷淡‌,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偷马步青姘头财宝,被马步青当场击毙。</span></p> <p class="ql-block">  11.谢良:西路军红五军第十四师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 谢良是西路军红14师的政治委员。他在15岁就参加了红军,曾在红一军团和红七军团工作过。西征路上,在甘肃山丹战斗中负伤,失去了左腿。1937年4月因西路军西征失败被俘,后来被救,先后在八路军115师、冀鲁豫军区担任过不同的职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  12.年鸿才:西路军红五军第十四师参谋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年鸿才历任红五军第十四师参谋长、第四十三团参谋长等职,</span>‌1937年1月1日,红五军在军长董振堂的率领下攻占高台县城后,遭到六倍之敌的包围。经过九天八夜的殊死搏斗,弹尽援绝,年鸿才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血战中不幸被俘,后被敌杀害‌。</span>与其他近3000名红西路军指战员一同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