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古生

杨永新

<p class="ql-block">  龙年将尽蛇年到。今天一大早,接了一单去湾桥镇古生村的生意,把乘客送到指定位置后,我走进这个洱海边的古村落,感受一下古生村的美!</p><p class="ql-block"> 古生村是洱海边的一个古老的白族村,不仅有传统的白族民居建筑,而且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理,站在古生村的洱海边,留下一张珍贵的照片,立此存照,并叮嘱大理各级领导和白族儿女:“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并来到白族村民李世昌家中,和白族群众围坐一起拉家常,坐在李世昌家的宽敞明亮的四合院里,习总书记动情地说:“白族民居宽敞明亮,冬暖夏凉,比西式洋房好”。今天一大早,我沿着总书记的脚步,徜徉在古生村,车子停在科技小院门口,虽然小院大门紧闭,但火红的春联里,我看到了古生村的春天已经来了。</p><p class="ql-block"> 一条阳溪(又名鸡鸣江)横在村子的北边,苍山上流下的雪水唱着欢歌流进洱海,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凤鸣桥,是一座单券石拱桥,桥宽4米、高5米、跨度6米。虽然此桥如今已不是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但桥两头的青石和桥面的条石依旧光滑明亮,我拿q手机正在拍照,两个穿着新衣的少年,一蹦一跳地来到桥上,每人手里拿着一个饵块和几个鞭炮,边吃边跑边说笑,我叫了一声,小伙回头照张相。他们用英语说着:“N0、N0、N0”,蹦蹦跳跳到了桥那头,我一时怅然,不知如何是好。一转身,一座牌坊立于眼前,上联:双峰叠翠哉此坊间出两名士。下联:三壑飞虹也兹境庭憩一伟人。横批:万古生春。此对联中的两名士需要进一步查证方可得知,这其中一伟人所指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p><p class="ql-block">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我信步朝古生村的中心位置走去,迎面走来的白族群众都是脚步匆匆,脸上都带着丰收后的欢喜笑容,大都是左手提着买来的新鲜蔬菜,又手提着冒着热气的猪肉,有几位比我年龄稍轻的白族妇女,友好地用白族话给我打招呼,我则只能微笑回敬,担心一开口,说出标准的普通话来,引起她们的误解,留下莫名的笑话。古生村是一个传统白族村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村子临海而建,巷道的名字自北向南依次为一甲二甲,最后为八甲,村子正中央有一座古戏台,可以与剑川沙溪古镇寺登街的古戏台相比美,虽然村里已不再此台上表演节目,但岁月的沧桑洗不去古戏台的过往,曾经的喧闹留不住飞逝的时光,古戏台依旧,但时代的车轮已滚滚向前。</p><p class="ql-block"> 村外,金黄的油菜花开得正艳,古生的春天早已来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