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禁书”顾名思义就是被政府明令禁止出版发行的书籍。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仍然会有许多的所谓的禁书流传于民间,“禁书”不能公开示人,只能偷偷的私下阅读,所以,古人就有了“雪夜闭门读禁书”的浪漫,漫天的大雪,亲朋好友会客的机会相对于往常要少,也就意味着也安全了许多,于是,一杯清茶,一本禁书,这幅场景或许是古代读书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开明,这种现象好了许多,过去许多的所谓“禁书”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出版,但大部分古籍禁书“犹抱琵琶半遮面”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古代读书人和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环境当然不能和同日而语了,其实想想,如今的我们虽然没有古人“雪夜闭门读禁书”的境界,但还是有一点残留余孽,比如前些年我第一次读《金瓶梅》,别人看没看见自己首先心虚,于是,给《金瓶梅》封面包上一层厚厚的牛皮纸当书皮来掩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和微信读书群的书友们闲聊天,谈到了诞生于清代的艳情小说《姑妄言》,作者为辽东人曹去晶作品,这部小说在国内早已经失传,六十年代,全抄本在前苏联图书馆被发现,但国内学者尚无法看到。九十年代,《姑妄言》全刊本在台湾面世,引起了学界轰动,这部书约有百万言,有二十四回本与六十回本。《姑妄言》形式独特,内容丰富详赡、包罗万象,对于研究中国古文学史、文化史、民俗史乃至经济史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被认为是一部比《金瓶梅》更伟大的中国艳情小说。我们知道,《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增加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金瓶梅》的词话本和崇祯本我都读过,假如说《姑妄言》比《金瓶梅》更伟大,这部书一定值得期待,目前,我正在读这部书,读完以后再来评论。</p><p class="ql-block"><br></p> 中华民族的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一个朝代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独步天下,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就诞生于明清。明清的艳情小说也是一大特色,而且明清的所谓艳情小说历朝历代都被划定为禁书,比如大家熟知的《金瓶梅》等等,但《金瓶梅》绝不是明艳情小说的开山之作。在小说中不加修饰的描写性行为,据考证,大约始于汉伶玄的《飞燕外传》,以后虽然也有续者,但大部分都都超不出《飞燕外传》的描写范畴,到明中晚期弘治(明孝宗朱祐樘公元1470年 -公元1505年) 、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506年——公元1521年),流行于嘉靖年间的《如意君传》,书中肆意的描写性行为描写,已开晚明小说性行为描写之先河。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历史背景,明清艳情小说的繁荣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极大的关系,上至皇帝、下至大臣,至直平头百姓,无不以追求性快乐为最高境界,鲁迅先生总结明清艳情小说时就说<font color="#ed2308">“而在当时,实亦时尚”。</font><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前些天,利用读《姑妄言》的空隙,顺带着读完了一本明艳情小说《怡情阵》,这本书百十来页,共分十回,作者为江西野人,《怡情阵》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演说的是在隋炀帝时期,扬州的新化县秀才白琨和仆人、丫鬟、朋友等七人混在一起的风流艳遇,每回的文字篇幅都不长,整部书的故事情节都围绕着主人公、丫鬟等人的“性”描写来博取读者眼球,个人认为没有多少文学审美价值。有了比较才能知道《金瓶梅》的伟大之处,诚如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然《金瓶梅》作者能文,故虽间杂猥词,而其他佳处自在,至于末流,则著意所写,专在性交,又越常情,如有狂疾”</span> 《金瓶梅》全书共一百回,约九十多万字,<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外描写世情,尽其情伪,又缘哀事,万事不纲”。</span>描写世情的《金瓶梅》涉及性描写的不到二万字,而正是这两万字使得《金瓶梅》成为了禁书,《怡情阵》从头至尾都是大段的淫秽描写,<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专注此点,因予恶谥,谓之“淫书”,</span>《怡情阵》才是真正的“淫书”,成为禁书也是必然。</p> <p class="ql-block">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明清艳情小说的诞生是一种复杂的现象,虽然大部分艳情小说宣传肉欲,具有强烈的的性刺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小说都是发生在封建时代的文化现象,一方面,这些所谓的“淫书”流传至今,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阅读,另一方面,书中所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今天的我们了解历史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也是历朝历代“禁书”不禁的主要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