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五经”饺子

顺风顺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年五经”吃饺子,确切的说应该是“年五更”吃饺子,过大年在乎的就是这顿饺子,大家常说的“谁过年不吃顿饺子”指的也是年三十饺子。一年当中最大的节日当数过春节,“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把“除夕夜”定义成了辞旧岁迎新岁的“分水岭”。亚州国家中有过春节习俗的很多,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有华裔人的存在,就会有过中国大年的场面。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春节正式确定为“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谓着中国的春节已成为了世界年。大概是从汉朝开始,形成了除夕夜张灯结彩不睡觉“守岁”的习俗,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团聚在一起“熬年”,为自己守岁也为老人守岁,驱邪除病,健康长寿,祈福新年,人兴财旺,吉祥如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年五经吃饺子有些讲究,有的地方是按照除夕夜五更时刻吃饺子过年,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清晨吃,有的地方则是在除夕夜的子时以前吃饺子,如果家中有上了年纪的人,老人越老提前吃过年饺子的时间越早。文革时代曾有过一段时间开展了叫做“破旧立新”的运动,那个时候全国基本上都将年五经饺子取消了,改成了初一饺子,改革开放后又恢复了原来的传统过年习俗。包年五经饺子是全家人一起动手的,厨房小的要到客厅内,场面和人气是要足足的,体现出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样子来,有三十上午包的,有三十下午包的,也有晚上包的,家庭女主人掌握数量,受“年年有余”的观念影响,一包就多,以至于摆满饺子的盖垫板满屋子飞。传统的饺子馅是素的,白菜、豆腐、粉条、鸡蛋、豆皮、果子再加姜沫葱沫等配料组成,这样拌好的馅美观大方又好吃,最后还要包很少的纯糖馅和纯豆腐馅的。“一人赶皮供仨人包”是个技术活,干活麻利的人才可以,说是这样的好手能够当的开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煮饺子的节奏是当家人撑控的,点火、开溜、发纸都有指令。“发纸”是要看火候的,饺子快熟了,要进行上供,点烧纸,叩头仪式,接下来便是放鞭炮了(现在环保治理要求禁放,这套程序就省了),意思是请先人回家吃饺子过年了。热腾腾的饺子上桌后,全家人团团围坐,开吃年夜饭,吃饺子长岁啰!老人召呼孩子们多吃饺子长身体、长能耐、长财富!谁能抢到糖馅饺子谁就能尝到甜头,谁抢到豆腐馅的谁就有福气,一番热闹后都做到了心满意足,压岁钱也是少不的,孩子们吃完饺子后精神饱满,争相给大人叩头拜年,讨要压岁钱。伟人时代,农业学大寨时期有句响亮的口号,“干到腊月二十九,吃完饺子就动手”,鼓的是革命化过年的干劲,拼的是干革命的精神。新桃换旧符,年在一片祥和声中过去了,年五经饺子的味道依然回荡,回想着过去,畅想着新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乙巳蛇年,巳巳如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