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随笔——忆“古蜀水乡”三道堰

安小斌

<p class="ql-block">   忆“古蜀水乡”三道堰</p><p class="ql-block"> 2025年大年初一,因为值班,早早的爬起来,拖着疲惫的脚步草草捯饬齐整。七点整,钻进冷的像冰箱一样的车子里,绕城前往单位。筹备了好久的春节激情,在咋晚一夜的喧嚣热闹后,伴着这座城市依然不停闪烁着的霓虹,均归于寂静。许是大家都在过年,高速上车辆几无,比平时快了一半时间到科室。处理完上午的几个门诊病人,临近晌午,无事,遂慢慢梳理去年在四川的趣事,录之。</p><p class="ql-block"> 三四月间,成都满城开遍嫩黄色的风铃木,我在华西门诊,因为一个脾气火爆的患者,知道了三道堰,同事用“川普”笑着解释,三道堰过来的病人就这样,说话声音大哈……不过三道堰的苗苗鱼很好吃。对于我这样的馋猫老饕,一听美食,即马上做攻略。择假日,华西坝坐地铁一号线到天府广场转二号线,半个多小时到犀浦终点,再转公交,按导航提示坐P22路需要到郫都区古城公交站,出地铁口右拐不足百米,急匆匆到达后发现只有一块站牌和道路施工围障,矗立了许久,依然不见公交车的影子,找路人问询才得知因施工站台挪到地铁站口左拐两百米处,又急吼吼往目的地赶,果然,在一排排笔直的樟树旁边一溜公交车在排队。途经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一路向北,快一个小时到达堰桥文化广场站。</p><p class="ql-block"> 三道堰镇地处成都锦江支流府河上游,长江支流岷江自宝瓶口分水,都江堰内江水系干渠之二――徐堰河、柏条河并行从西北向东南穿镇而过。三道堰是都江堰灌区的一部分,位于柏条河西岸,由头堰、二堰、三堰三道民堰组成。传,古蜀国望帝和丛帝治理柏条河时期,利用竹篓截水,建了三道紧密相连的堰头,用于引导水流灌溉农田。一直延续至今,当地依然保留着一堰路、二堰村、三堰村的地名。三道堰是川西北连接岷江与沱江两大水系的重要交通要冲。历史上是有名的水陆码头和商贸之地,是一座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川西古镇。</p><p class="ql-block"> 三道堰河网密布,有多处天然湿地,得益于丰富优质的水资源,盛产天然黄辣丁、沙网鱼、红豆鱼、三角峰等野生河鱼,于是也有了特色美食——苗苗鱼火锅。临近中午,腹响如鼓,循着香味,在鳞次栉比的苗苗鱼火锅店中挑选了一家人气最旺的,甫一落座,一个腰系围裙、身穿“川渝战袍”(一种四川很普遍的工作长衫)的嬢嬢手持菜单,用浓重的四川方言给我解释,连说带比划,搞明白了苗苗鱼有两种火锅锅底:香辣、泡椒。店家笑着说,他们的苗苗鱼香辣而不腻,好吃不上火。随店家去后厨,数个硕大的水箱里密密匝匝全都是各种不认识的小鱼,抱着试试的想法点了三斤混合黄辣丁、三角峰和沙鱼等不一样的小鱼,现场杀鱼腌制。餐桌内置一石锅,加入熬好的火锅底料沸腾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一个能做锅盖的漏斗将鱼倾倒进去,</span>马上用锅盖盖上,服务员紧压锅盖片刻,生怕鱼蹦出来。开锅后小火焖不到十分钟,起锅加芹菜、香菜,香气就扑鼻而来,让人食欲大增。蘸上加了咸菜、酸豆角、炒黄豆、香菜、芹菜末和少量锅中红汤、芝麻油的风味碟,味道平衡的恰到好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入口那一刻我真的被那鲜美麻辣的醇香治愈了。鱼</span>肉细腻,鲜美可口,入味至极。这可能是我吃鱼吃得最多的一天,起码有几十条,完全颠覆了我平时对吃鱼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水边高大的黄葛树下面全是悠闲的喝茶打牌摊点,午后在这里点一壶茶,你可以躺在竹制躺椅上,透过树冠斑驳的阳光照在身上,闭着眼啥事不干,听着耳边柏条河水的哗哗作响,能待一天。茶摊周围落满了黄叶,金灿灿的铺满地,在春天有着别样美感。特意查了资料才得知黄葛树是四川常见的树,别名黄桷树、大叶榕树,树茎粗壮,悬根露爪,高大茂盛,枝繁叶密,绿意盎然。黄葛树落叶是春季落叶,经常一夜间就落光,然后最多三天,新叶就迅速长出来,嫩叶翠绿挂满树冠,一派盈盈生机。慵懒的躺了一下午,憋了几行字以纪念这些春天的落叶——</p><p class="ql-block"> 坚 守——</p><p class="ql-block"> 致成都春天的落叶</p><p class="ql-block"> 一树叶子,</p><p class="ql-block"> 见证了 </p><p class="ql-block"> 春的蓬勃,</p><p class="ql-block"> 夏的浓烈;</p><p class="ql-block"> 秋风,</p><p class="ql-block"> 却动摇不了</p><p class="ql-block"> 坚守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寂静的冬,</p><p class="ql-block"> 接纳了</p><p class="ql-block"> 这一抹绿;</p><p class="ql-block"> 终于,</p><p class="ql-block"> 在再一个春雨里,</p><p class="ql-block"> 潇洒挥手!</p><p class="ql-block"> 一地的金黄,</p><p class="ql-block"> 是为了呵护,</p><p class="ql-block"> 又一次</p><p class="ql-block"> 出发……</p><p class="ql-block"> 曾经是古蜀国都的郫都区现在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三道堰水乡镇内有西南地区最大的自来水厂——成都市自来水六厂,日生活供水量100万吨,提供着成都市区80%的供水。古镇建筑多临水而筑,以灰瓦白墙、青瓦屋顶、高低错落的风火山墙等为特点的徽派建筑与川西民居风格相结合,是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的三道堰,农家乐沿河密布,游人如织,一派繁荣,不愧为“天府水乡”!</p><p class="ql-block"> 2025.1.29 安小斌随笔</p><p class="ql-block"> (部分资料及图片参考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堰桥</p> <p class="ql-block">柏条河</p> <p class="ql-block">黄葛树</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望丛祠</p> <p class="ql-block">华西医科大门口的风铃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