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磁县鼓楼,位于河北邯郸磁县老城区中心,是一座体现明代传统建筑风格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磁县鼓楼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由知州童启所建,原名“天中第一楼”。清代雍正年间,磁州改为京都直属,鼓楼曾称为“畿南第一楼”,民国十三年(1924年),改名为“中山楼”。1945年解放后因战事将鼓楼拆除,1993年10月25日开始重建,1995年6月落成。</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楼基呈长方形,高8米,面积为1380平方米,东西长46米,宽30米,中间有一条南北拱券,北石拱门上书“雄镇滏阳”,南石拱门上刻有“景嵩”二字。台基四周有多层锯齿砖檐环绕,檐上筑有垂直围墙,陴垛依次相布,共58个。整个建筑为东西长方塔形,分两层三檐,每层高3米有余,底层面积较大,二层较小。每层均为外柱内墙,柱间相隔2米有余,每柱呈圆形、赤红色,直径约60厘米,墙柱之间形成走廊。每层檐上均有琉璃瓦覆盖,金碧辉煌,檐下各种花纹图案形态逼真,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磁县鼓楼是磁州的象征,是古镇雄风再现的标志,承载着磁州的历史记忆,是磁县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鼓楼上的匾额均由当代著名书法家题写,如启功所题“鼓楼”、欧阳中石所题“天中第一楼”等,这些书法作品为鼓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