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万现象”透析

箕星文笔

<p class="ql-block">年前,甘肃省民间艺术团一一安万剧团在西安义演一周,台上台下共唱秦腔,场场爆满,让秦腔大大地露了脸,在西安,乃至西北全国引起巨大轰动。</p> <p class="ql-block">西安演出结束后,回到甘肃,几个地方演出,同样场场爆满,台上台下,激情爆棚,几万人在雪地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真的达到痴迷程度。充分体现安万剧团的敬业精神,也体现了秦腔艺术的魅力。用安万的话说:他们是用生命在唱秦腔。</p> <p class="ql-block">安万剧团演出火爆后,辽宁电视台邀请参加辽宁省春晚,与东北二人转同台演出,也说明不同剧种之间的认同与吸引,中华文化同根同源,不同表现方式而已。</p> <p class="ql-block">安万现象在网上迅速发酵,发出䢛异的声音,赞誉者有之,诋毁者有之,不一而足。用一个书界朋友的话来总结:“大家”认可的,大家不认可;大家认可的“大家”不认可。此处的“大家”指专业人士,大家指大众。网络上出于各种目的,推波助澜,把一个寻常的事件,炒的靡靡扬扬。</p> <p class="ql-block">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他们不仅创造物质文明,创造精神文明,同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许多精神文明成果都源于民众之中,著名的《诗经》的国风部分都是朝廷从民间采集的,戏剧曲目是从民间艺人说唱桥段经过文艺工作者加工发展而来。民间艺术与专业艺术工作者共同作用,相互促进,推动中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评价任何事情或现象都应奔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分析,不可过分褒贬,抑此扬彼。也不应分什么“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不能过分抬高,说是秦腔的天花板,而贬低陕西省专业艺术团体,也不能从专业艺术团体利益出发,对安万剧团进行贬低或诋毁。作为不同层次艺术团体应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现秦腔大发展这一共同目标,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中国文化更加璀璨夺目,大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声明: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绝对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