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创作】散文与杂文的区别

空心木头

<b><font color="#ed2308">昵称:空心木头</font></b><div><b><font color="#ed2308">美篇号:22900783</font></b></div><div><b><font color="#ed2308">文字:原创散文创作辅导</font></b></div><div><b><font color="#ed2308">图片:手机相册</font></b></div> 散文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涵义。总的说来,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不受拘束的文学体裁。它可以叙事,但不必有完整的情节,也不必塑造人物为目的;可以抒情,但不必受诗歌格律的束缚;它可以有实用目的(如发表政论、记录史实、传播新闻、介绍风物等),同时又具有艺术价值。<br> 散文因为内容和应用的领域很广,所以包括了很多种具体的样式,小品文、杂文、随笔、游记,等等,大致可以分为抒情、议论、叙述三类。<div>  而杂文是具有政论的性质的文艺性政论文,作为散文中的文艺性政论文,杂文与其他样式的散文最大的区别就是:散文需要意境,而杂文以抒情与政论相结合,不拘一格,迅速反映生活的事变和人们思想感情为特点。熔逻辑力量与战斗激情于一体,把精辟论述寓于形象之中,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尖锐的战斗性和充分的艺术说服力。所以,杂文应该是议论性散文。</div> 由此可以看出,散文可以有杂文的思辩,杂文也可以有散文的手法。杂文也可以写得象诗歌,有“杂文诗”这种文学样式。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经过文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各种文学样式交替使用而演变成的文学样式。<div>  不过,我要提醒美篇作者的是,如果你把杂文说成是散文,这种说法是对的,因为杂文是散文大家族中独特的一员,但是,你如果把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小品文、随笔、游记,等等都说成杂文,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杂文和这些散文有着本质的区别。</div> 一篇散文,只有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才能产生感人心魄的艺术力量。井岩盾同志说:“对于一篇作品我们如果说到意境,这是指的是什么呢?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写对象融合为一所产生的一种艺术的境界。它不能脱离具体的形象,但比具体形象更高一等,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于形象所形成的结晶体。”<div> 意境的构成,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一种思想;二是作者在作品中所抒写的感情;三是作者在作品中为表达思想感情所描写的形象(景与物、人和事)。<br>  而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文,在现代,由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的提倡和实践,杂文成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极为犀利的投枪和匕首,也是批评人民内部不良倾向的武器。此外,也可用来赞颂新思想、新品格、新风貌,乃至传播知识、启迪思想、给人以身心愉悦。<br></div> 杂文不是政治学,但人不能超世绝尘,你虽然远离政坛,也不想步入仕途,但你只有读懂政治,方能不迷失政治选择,只有了解政坛,方能把握生命的密码,只有领悟仕途,方能解释身边的所有变数。<div>  杂文不是社会学,然而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万花筒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如果你在社会上存在,就必须通晓社会的潜在规则,就要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因为杂文是社会的医生。</div><div> 杂文不是历史学,但杂文能拨开历史的雾障,看清历史的来龙去脉;杂文不是生理学也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生、解读人生,能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耀着思想方法的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br></div> 散文的语言在于叙述和抒情,而杂文的语言多以幽默和讽刺。散文的语言要求自然简洁而优美,散文的语言,多以抒情和叙事为主。而杂文的语言多以幽默和讽刺为主,讽刺和幽默杂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揭露敌对的和落后的事物的一种生动有力的手段。<div>  杂文中常常运用辛辣或轻松风趣的语言,通过夸张、讽喻、双关或影射等修辞手法,在无情的嘲讽或善意的微笑中,突出矛盾所在和可卑可笑之处,并表露作者的信心和优势。</div><div> 但并不是随便说一些尖酸刻苛的俏皮活,而是必须以作者的敏锐深刻的思想见解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为基础,才能写得亦庄亦谐,发人深思。<br></div> 世人皆知,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聚”,抒发情感成为散文的思想主题。而杂文却侧重于思考分析、揭示社会矛盾、评击丑恶现象,歌颂美和向往美。<div>  读点杂文,便可从善如流,事业的成功,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要闯关夺胜,也非探囊取物那样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或是健康,既不可简单从事又不可望而生畏,杂文对每个人来说是如影随形,用知识为你提供思想认识和启迪!</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