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争取七十岁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遍中国所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县级行政区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 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前天在莆田妈祖球场打完球后,我们便驱车来到福州市平潭县,准备在平潭岛上迎接蛇年的到来。昨天和今天,我们都在平潭岛游浪,继续我们的《县域中国行》。我们相继打卡了石牌洋景区、平潭北部湾生态廊道、平潭岛仙人井景区、68海里景区、海坛古城、大福湾、将军山和龙王头海滨浴场。昨天晚上在酒店欣赏了美丽的海滨烟花盛况,今天早上又在酒店迎来了乙巳蛇年的第一缕阳光。</b></p><p class="ql-block"><b> 平潭,简称岚、俗称海坛,福州市下辖县级行政区域;位于福建省东部,西接海坛海峡,与福清市、长乐区和莆田市隔海相望,南近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地形属木兰溪与龙江丘陵台地平原岛屿区,在各种内外营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岛礁、港湾、丘陵与平原相间排列等多种类型地,港湾众多、海岸曲折,港湾、半岛、岛屿的形态多具规则的定向排列特征,东海岸多港湾、暗礁,西海岸多泥沙、海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平潭县由126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99.82公里,户籍人口45.3万人,常住人口38.1万人,下辖7个镇、8个乡。</b></p><p class="ql-block"><b> 平潭岛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距台湾新竹港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主岛海坛岛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平潭县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政区合一(行政区和实验区)的管理体制;平潭县地境古时历属侯官县、原丰县、闽县、长乐县、万安县、福唐县、永昌县、福清县;清雍正八年(1730年)福清县丞移设于平潭;嘉庆三年(1798年)析原平潭县丞管辖区域海坛岛及周围9岛置平潭海防厅;民国元年(1912年)废平潭海防厅置平潭县;1949年5月6日平潭人民游击支队攻克平潭县城,13日成立平潭县人民政府,属中国共产党闽中工作委员会领导;建国后平潭先后隶属闽侯专区、晋江专区、莆田专区、莆田地区;1983年划归福州市管辖;2009年设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2012年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升格为正厅级机构。平潭县入选了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中国美食百佳县市。</b></p><p class="ql-block"><b> 平潭县有龙王头海滨浴场、坛南湾、三十六脚湖、崇台观日、海蚀拱门观潮、片瓦仙踪、指动石、南寨石林、琉球国驸马墓、新石器时代遗址、半洋石帆、东海仙境、王爷山、君山、将军山、海坛天神、长江澳风力发电站、澳前台湾小镇、平潭石牌洋景区、石头厝、平潭仙人井景区、国彩村、红卫村等旅游景区景点;还有白沙蝴蝶干、平潭对虾、紫菜、春卷、春饼、咸埘、焖薯粉、金鲟糯米饭、平潭油羹、平潭鱼丸、海蛎饼、草燕、平潭丁香鱼、白晒花生、香炒黄吉、紫菜排骨汤、鱼卷、鱼饺、平潭苏石斑鱼、八珍炒糕、鲍鱼排骨汤、平潭马鲛鱼等美食小吃特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福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福州,简称榕,别称榕城,是福建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东端,东临台湾海峡,西靠三明市、南平市,南邻莆田市,北接宁德市;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南部为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196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33.63万人,常住人口846.9万人,下辖6个区、6个县、代管1个省辖县级市,分别是永泰县、福清市、平潭县、长乐区、马尾区、仓山区、台江区、鼓楼区、晋安区、连江县、罗源县、闽侯县、闽清县。</b></p><p class="ql-block"><b> 福州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昙石山文化表明闽族先民们已在此以渔猎、采集、从事原始农耕;战国时,福州闽族先民与越王勾践后裔融合形成闽越族地方政权;公元前222年,秦设闽中郡;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在今福州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朝灭闽越国,部分闽越人被强制迁徙到江淮一带,冶城衰落;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在此设立冶县;三国时期福州为东吴的造船中心之一;晋太康年间晋安郡首位太守严高修筑了福州子城,奠定后世福州城的雏形;308年(永嘉二年)“五胡乱华”之际,晋安郡成为八姓入闽的中原汉人移民重要定居地;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原闽州改名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乾符六年(879年)福州城一度被黄巢军队攻占;景福元年(893年)王潮、王审知的光、寿州军占领福州;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保大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荣,城池的扩建将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也得名“三山”;宋代是福州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人口、经济、文化都达到一个高峰;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后,南宋益王赵昰以福州为行都称帝,改年号景炎,十一月,蒙古军队攻占福州,赵昰从海路南逃;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军队占领福州;隆武元年(1645年),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都称帝,改元隆武;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击溃隆武政权后攻占福州;清初,清军与郑成功一度在福州地界进行拉锯战;康熙十三年(1674年)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耿精忠又据福州反清;动荡的局势导致清政府施行海禁、迁界政策,强迫福州沿海居民内迁,重创福州沿海的社会经济,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迁界政策取消;鸦片战争之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福州作为五口之一正式开埠;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在马尾设立福建船政局(后改福州船政局)以建造现代舰船,并开设福建船政学堂培养相关人才;随后福建水师成立;宣统三年(1911年)11月9日,福建同盟会击败清军,占领福州,成立福建军政府;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伐军占领福州并结束福州的军阀统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和国民党内部分反蒋势力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定首都于福州,蒋中正随即率军进攻福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16日占领福州,闽变失败;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21日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3日以及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4日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18日期间两度占领福州;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福州设市;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1973年闽侯县从莆田地区实际划给福州;1980年国务院批准福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1983年原莆田地区辖属的永泰、福清、平潭、长乐、永泰、闽清划归福州市管辖;1990年福清县升格为福清市,逐渐形成今天福州市下辖6区6县1市的区域格局。</b></p><p class="ql-block"><b> 福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中国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早在秦汉时期名为冶,而后因为境内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福州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b></p><p class="ql-block"><b> 福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山、名寺、名园、名居繁多,独具滨江滨海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风貌。拥有三坊七巷、平潭海坛、鼓山、青云山、十八重溪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福州有150多处著名历史古迹,其中三坊七巷、林则徐墓、福州华林寺、乌塔、马尾船政遗址、福清弥勒岩、昙石山文化遗址、罗源陈太尉宫等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被誉为福州碑林的鼓山摩崖石刻、江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华林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琊王德政碑、李阳冰乌山摩崖石刻、记载明代郑和航海史料的天妃灵应之记碑等众多旅游景区景点。</b></p><p class="ql-block"><b> 闽菜世界闻名,福州人的口味偏甜、酸;当地的风味小吃有福州鱼丸、拌面、肉燕、虾酥、蛎饼、光饼、鼎边糊、春卷、炒粉、福州线面等数十种;福州菜是闽菜的代表,闽菜有福州菜香飘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选料精致刀工严密谨慎,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显示了两大光鲜特征:一为刀工灵巧高明,寓趣于味,素有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较为有名的菜品如淡糟香螺片,二为汤菜众多,变化多种多样,素有一汤十变之说;著名汤品如历史悠久的佛跳墙,有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美誉;福州有五大代表菜:佛跳墙、鸡汤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鸡,以及太极芋泥、锅边糊、肉丸、鱼丸、肉燕等五碗菜;福州的素菜也很有名,以面筋、豆腐皮、豆腐筋、冬笋、香菇、木耳等植物食物为原料,加工巧妙,烹制有方,味道很不错,福州许多寺庙、莱馆都经营素菜,其中以鼓山涌泉寺的素菜最为著名;著名素菜有南海金莲、半月沉江、石鼓三鲜、涌泉三丝等30多种。</b></p><p class="ql-block"><b></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