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项王故里

乐弈

<p class="ql-block">  宿迁市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苏北部,是</span>江苏省辖地级市。宿迁古称“钟吾”、“下相”、“宿豫”,唐宝应元年(762年),为避代宗李豫之讳,改宿豫县为宿迁县。</p><p class="ql-block"> 宿迁有着27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东周时期钟吾国都城,有“华夏文明之脉、江苏文明之根、楚汉文化之魂”之称。</p> <p class="ql-block">  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项王故里坐落于宿迁市宿城区梧桐巷,这里是项羽的出生地。清康熙四十年(1699年)立碑以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  项羽雕像背后是西楚古城门,也是景区入口。项王故里景区对“项”氏和“虞”氏游客免票。↓</p> <p class="ql-block">  项王故里以楚地汉风为主,兼具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风格。项王故里为三进院落,整体布局前宫后院,建筑风格仿汉式。↓</p> <p class="ql-block">  城门楼内为风云楚国八百年展厅。↓</p> <p class="ql-block">  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担任炎帝的火正。据《史记》记载,祝融是楚人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楚国立国的直接奠基人是鬻熊。鬻熊是商朝末年楚部落首领,带领部众依附周文王并尽心担任火师之类的职责,才在周朝初年分封时占有一席之地。</span>在楚人祭祀的列祖列宗中,鬻熊地位仅次于传说中始祖火神祝融。↓</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两百多年十几位楚国君主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筚路蓝缕,</span>熊通于公元前706年自称楚王,开了诸侯僭号称王先河。楚武王<span style="font-size:18px;">熊通是楚国历史上最强悍和有作为的君主之一,他在位期间,楚国辟地千里、称雄南方。↓</span></p> <p class="ql-block">  经过楚文王和楚成王的不断扩张,极大地挑战了当时霸主齐恒公,楚成王虽无霸主之名,已有霸主之实。↓</p> <p class="ql-block">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邲之战中楚庄王击败晋军,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p> <p class="ql-block">  楚灵王、楚平王骄奢淫逸,奸佞受宠,国情每况愈下,至楚昭王时祸根爆发,被孙子、伍子胥等引吴兵攻入郢都,昭王仓惶出逃。↓</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漫长的休养生息,至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国吞并越国,同年又大破齐师于徐州,楚国登上繁荣的顶峰,成为当时第一大国。↓</p> <p class="ql-block">  楚威王后,楚国盛极而衰。公元前329年,楚怀王即位,接连丧师失地。不到二十年,楚国几代人积攒的国力折损大半,从此失去了和秦一争长短的能力。至战国后期,楚国国都郢都被秦国攻破。↓</p> <p class="ql-block">  楚考烈王七年(公元前256年),楚灭鲁,吞并其国土,至此后世所称的“三楚”完全成形。南楚就是楚国南方故地;东楚主要为原吴越地区;西楚以彭城为中心,在淮河以北、沂水以西,由于这块地区位于东楚的西面,所以叫“西楚”。↓</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次年,灭赵;再三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倾国之兵六十万全力攻楚,大破楚军于蓟(今安徽宿州东南),项燕自杀。次年,王翦挥师南下,攻破寿郢,俘楚王负刍,享国八百年的楚国宣告灭亡。随后,秦再灭燕、代,公元前221年,秦灭齐,至此,六国尽灭,四海归秦。↓</p> <p class="ql-block">  随着秦的统一,战争停息。但在楚国故土上,却悄悄流传着一句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统一六国时,下项的项羽才十一岁。公元前207年,楚将项羽击败了秦将王离率领的最后一支秦军主力,秦国随后灭亡。项羽是项燕的孙子,王离是王翦的孙子,历史在短短的十七年间就完成了一个轮回。↓</p> <p class="ql-block">  盖世阁,是个演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将署,意为将军衙暑,模拟古代官署建筑而建。将署内主要是介绍项羽生平的展厅。↓</p> <p class="ql-block">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氏先祖因有功被封于古项国,后世子孙便以国名为姓氏,项氏由此而来。项家世代为楚国将领。项羽出生于下相梧桐巷,跟随叔父项梁长大。后来项梁因杀人犯法,带着项羽逃往吴中(今江浙一带)避难。↓</p> <p class="ql-block">  项羽少年时,先是学书不成,随后学剑又不成。面对项梁的指责,项羽表示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开始传授项羽兵法。↓</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出巡经过会稽郡,项梁与项羽同在人群中围观,望着秦始皇浩大的巡游场面,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项梁因此更加对项羽另眼相看。↓</p> <p class="ql-block">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和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假托秦公子扶苏、楚将项燕的名义,以“张楚”(意即复兴楚国)为口号,揭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平民起义的序幕,吹响了秦朝灭亡的序曲。↓</p> <p class="ql-block">  大泽乡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起义军在经历了相互争斗和兼并后,最终形成了以战国各国贵族后裔为代表的几支主要力量,曾经被秦所灭的楚、赵、燕、齐、魏、韩先后复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秦二世元年九月,项梁起兵,夺取会稽郡,自封为“会稽守”,封项羽为“裨将”,从会稽郡下属县城征得精兵八千人,正式加入反秦斗争。这一年项羽二十四岁,他与江东八千子弟的传奇也由此开始。↓</span></p> <p class="ql-block">  秦二世二年正月(公元前208年),秦军击败陈胜起义军主力,陈胜生死不明。陈胜部将召平假借陈胜名义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命其率军西进救援。项梁与项羽一起率领八千江东子弟西渡长江,先后收编了陈婴、英布、蒲将军等几支较大地方势力,吞并陈胜义军余部,成为全国起义军中最强大的一支。↓</p> <p class="ql-block">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秦将章邯率秦军在定陶一带击败楚军,楚军主将项梁战死。↓</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先击败楚军主力、后在巨鹿将赵军围困。项羽率领楚军渡过漳水,破釜沉舟,以六万楚军击败秦军四十万,活捉秦军主将王离,逼降秦军将领章邯。<span style="font-size:18px;">巨鹿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span>此战之后秦朝已名存实亡,项羽也由此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p> <p class="ql-block">  楚怀王曾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当项羽在巨鹿一带与秦军主力血战之时,刘邦率先攻占咸阳并封锁关隘。项羽闻讯大怒,在鸿门设宴,刘邦无奈到项羽军中谢罪。鸿门宴上,军师范增力劝项羽杀死刘邦,但是项不忍。范增又命项庄以舞剑为名刺杀刘邦,但是被项伯阻拦,随后樊哙闯入大帐解围,刘邦便以如厕为名离开宴席返回军营。↓</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06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项羽率领诸侯进入咸阳,杀死秦王子婴。</span>项羽灭秦后,召开分封大会。项羽尊楚怀王熊槐之孙熊心为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辖地有西楚、东楚与梁地共九郡,建都彭城,国号“西楚”。封英布、刘邦等十八路诸侯为王。↓</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05年,刘邦因不满分封于汉中之地,趁项羽在齐地平叛、后方空虚之际,一举攻占楚都彭城。项羽亲率三万精锐,避开汉军防线,出其不意对汉军迂回突袭,仅用半天就大获全胜,史载“杀汉卒十余万人,雎水为之不流”。↓</p> <p class="ql-block">  彭城大战后,项羽向西追击,刘邦稳住阵脚,双方在荥阳和成皋一线形成了对峙。楚汉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项羽与刘邦议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p> <p class="ql-block">  鸿沟议和后,项羽当即履约,归还刘邦父亲妻子并撤军东归。刘邦趁楚军撤退时突然袭击,并以封地为许诺,联络韩信、彭越、英布等聚集六十万大军围攻项羽。公元前202年,将项羽的十万楚军围在垓下(今安徽固县)。↓</p> <p class="ql-block">  针对项羽最擅长的中央突击战术,有兵仙之称的韩信,将六十万大军精心分成三条战线、五个部分,摆出了一个五军阵。不论项羽从哪个方向攻到中军,都要面对庞大的中军方阵以及两个侧后方形成的包围圈,将陷入数倍于己的汉军包围,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十面埋伏。↓</p> <p class="ql-block">  决战开始,楚军强悍绝伦,死战不休,他们迎着潮水般的汉军,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十万楚军战死者八万,足见战斗之惨烈。汉军在付出巨大伤亡的代价下仍然无法完全消灭楚军,项王率剩余不到两万的残军突出重围,退守营寨。↓</p> <p class="ql-block">  入夜之后,四面八方的汉军营地里唱起了楚地的歌谣,这些歌声就成为压垮楚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沉浸在决死悲壮气息中的军心渐渐被瓦解了。↓</p> <p class="ql-block">  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以歌和之,为免去项羽后顾之忧,在吟唱“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后,拔出项羽佩剑,自刎而死。↓</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项羽率八百骑突围而出,一路且战且走,到乌江时仅余二十八骑。他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于是谢绝了乌江亭长逃亡的建议,独自斩杀数百追兵后拔剑自刎,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一生,时年三十一岁。↓</p> <p class="ql-block">  名符其实的霸王餐。↓</p> <p class="ql-block">  项王故居位于将署的北侧。↓</p> <p class="ql-block">  山门横匾“项王故居”四字为末代皇帝之弟溥杰手书。↓</p> <p class="ql-block">  鼎体现了项羽在中国政治历史舞台上的地位,在秦末汉初这段历史时期,项羽曾问鼎天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位。此鼎高2.6米,直径1.9米,约8吨重,被誉为中国第一铜鼎。 ↓</p> <p class="ql-block">  英风阁内的项羽雕像,由汉白玉石雕刻而成,高三米一,重二十吨,身着戎装,右手力抓万斤巨石,左手紧握宝剑,龙威燕领,正气凛然,尽显西楚霸王的盖世风采。↓</p> <p class="ql-block">  霸王弓,弓身用玄铁打造,重197斤,相传只有楚霸王一人能拉动此弓。此弓为1.5倍艺术上的放大,展现了项羽气势上的勇猛。↓</p> <p class="ql-block">  霸王剑,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的随身宝剑,锋利无比。青铜铸造而成,总长一米二八,重一百余斤。↓</p> <p class="ql-block">  霸王铠甲,分为两层,软甲和重甲。软甲以粗麻与皮革编织而就,成鱼鳞状,重甲非常华贵,以铜质镀金,辅以少量暗纹。↓</p> <p class="ql-block">  霸王戟,又名天龙破城戟。西楚霸王项羽赖以成名的兵器,长五米五,重三百斤,由陨石提炼铁元素铸造而成。戟杆一端装有金属枪尖,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可刺可砍,霸气无比。↓</p> <p class="ql-block">  项王手植槐,属国槐,树龄2230年,相传为项羽16岁离开家乡时亲手所植。由于历史上黄河改道导致泥沙淤积等原因,此树主干部分被埋于地下,现地表所见仅为枝干部分,树高12米,树冠宽20米,胸围6米。↓</p> <p class="ql-block">  饮马槽,1985年出土于此,为项羽屯兵彭城时饲马之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项里桐,属中国梧桐,别名青桐、桐麻,树龄2200多年。早在秦汉之际,项王故里因广植梧桐,故名梧桐巷。当前此树树高7.5米,冠幅6米,胸围0.7米,为梧桐巷中保存下来的唯一一棵发根梧桐。↓</p> <p class="ql-block">  项家古井,在复建房屋挖地基时发现后修复的,在井深十米处出土有秦汉时期的陶器。↓</p> <p class="ql-block">  项王故居纪念室。↓</p> <p class="ql-block">  项燕(右)和项梁(左)的塑像。项燕(?﹣前223年),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项梁之父,项羽的祖父。项梁(?﹣前208年),项燕之子,项羽的叔父。↓</p> <p class="ql-block">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和虞姬(?-前202年)的塑像。虞姬又称虞美人,是虞子期之妹,沭阳县颜集乡人,与项羽青梅竹马,嫁与项羽后常伴左右。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困该下时,虞姬作绝命悲歌《复垓下歌》,为激励项羽斗志,拔剑自刎,霸王别姬流芳百世。↓</p> <p class="ql-block">  复原的项羽书房场景,陈设书案两组、青铜灯一组、笔架两套、书简若干等。↓</p> <p class="ql-block">  复原的项羽卧室,陈设项羽床榻、衣架、衣柜、铜灯等物。↓</p> <p class="ql-block">  复原的项家客厅,是会客宴请的主要场地。客厅内有主人案榻、客人案榻、屏风、剑架、铜灯、熏炉等物。↓</p> <p class="ql-block">  项家餐厅。↓</p> <p class="ql-block">  项府正门。↓</p> <p class="ql-block">  单手举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