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静赏花开</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856715</p><p class="ql-block">文字:原创</p><p class="ql-block">照片:手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不知不觉已经步入2025年,蛇年来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出生在山东省鲁西北的一个乡村,生于1970年,小时候的春节,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从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扫房子开始,逛大集、买年货,蒸包子、炸鲅鱼、煮肉熏肉、再到大年三十的包饺子看春晚。每一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切都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70后,小时候缺少年货,但总能回忆起浓浓的年味,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现在不缺年货,却是总感觉年味淡了,为了那种美好的回忆,去追寻着原来的年味,我按照过年仪式体会着每一个过年的环节,今年,我又重温了过年的经历,深切的感受着年味。</span></p> 大 扫 除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腊月二十四一早,我准时整理好用具,盆子、毛巾、纸巾、拖把,我找好了打扫卫生的家当,先从清理玻璃开始,把里外都打扫干净,随后清扫墙壁,特别是把房顶房角的灰尘打扫的干干净净,因为站到高处不容易,不能放过打扫的机会,最后把地面,特别是桌子、床下,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一个上午的时间,整个屋子打扫干净了,虽然累的不轻,可是心里感觉美滋滋的,过年就要有个新气象。</span></p> 炸 年 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开油锅,炸年货,来年生活红又火。小时候的记忆中,过了小年后,父母在腊月二十六七,便做好面糊,进行炸耦合、炸鸡鱼肉、炸豆腐、炸红薯、炸菠菜,一切能炸的应炸尽炸,过了年来了客人方便做菜,也有的做上贡的贡品。每年的炸年货,带来的是吃的享受,更是十足的年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的炸鱼炸耦合炸肉,全家齐上阵,我们用了多半天的时间,从清洗到切制,从腌制到和面糊,从烧油到油炸,每一个环节都是忙活着快乐着,享受着年味的感觉。</span></p> 赶 年 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节将至,赶年集的人们逐渐多了起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在集市上置办年货,年味十足。年集上物资丰富,鸡、鱼、肉、蔬菜、食品、服装、鞋帽、生活用品……。赶集的人摩肩接踵,人山人海,摊位前人头攒动,叫卖声、还价声此起彼伏。腊月二十八日,我们来到了高唐县人和办事处张庄村大集,在这里我们赏到了人间烟火,品到了乡土人情,每年年前的小八集,已经是一种期待,在这里真的是年味十足。</span></p> 煮 肉 熏 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腊月二十六是传统的“割年肉”日,这一天主要是筹备过年的肉食。在农村地区,人们通常会杀猪,未养猪的家庭则会到集市购买肉品。这个习俗源于过去经济不发达,人们通常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因此称为“年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的猪肉很便宜,每斤才12元,在大锅中加入水放入大料,开锅后煮了40多分钟,用筷子能插透带皮的煮肉,就是已经煮熟了!再熬制白糖或红糖,熏制2分钟,熏味十足的猪肉就做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时候最盼的就是煮肉熏肉。当时趁热吃特别香,带皮肥瘦相间的猪肉片加上老汤再一蒸更是软烂可口,堪称美味,这更是感受的年味。</span></p> 贴 春 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腊月二十九下午,做好了面糊,清扫了门窗,根据上下联的顺序,进行了贴春联的永恒记忆,这就是浓浓的年味。</span></p> 放 鞭 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的腊月29日也就相当于年三十,晚上六点多便响起了鞭炮声,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农村可以燃放鞭炮,回到老家的村子里,家家户户放烟花、点鞭炮,天空中不时灯火通明,孩子们欢呼着,笑声接连不断,满大街的喜庆更加带来了浓浓的年味。</span></p> 吃 饺 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年三十的早餐后,我们开始准备包饺子。提前把韭菜洗好了,牛肉馅已经调好,和好面后便开始醒发,9点多开始包饺子,这些年都是把包好的饺子放入冰箱进行速冻,年三十晚上一直到初二早上都吃饺子,这一习俗已经形成了浓浓的年味。</span></p> 大 拜 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月初一是农历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早上6点多起床给老人拜年。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便到院中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家拜年,七八点钟,大街上已经人头攒动,同辈分的人们一撮一撮的前后拥在一起,无论离家多远,都在春节时段回家过年,人们有说有笑的到每个长辈家拜年,进门便说新年好,老人们拿出瓜子、香烟,倒上茶水,一遍遍的劝吃劝喝,大家围坐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这种乡情亲情让每个人感受的是浓浓的年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年还是那个年,年味淡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春节的意义,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愿每一个春节,都充满欢声笑语,愿那份浓浓的年味,永远在我们心中延续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