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巾帼英雄系列之三

一池翠萍(曹霞)

<p class="ql-block">许如梅</p><p class="ql-block">曹霞2024-12-16</p><p class="ql-block">铁蹄踏碎女儿心,我岛岂容狼子侵。</p><p class="ql-block">弃笔从戎宣党誓,别亲喋血战椰林。</p><p class="ql-block">几经生死梅含笑,屡受折磨钢复金。</p><p class="ql-block">漫卷红旗九州烈,英灵堪慰舞云岑。</p><p class="ql-block">注;许如梅(1918—1943)海南文昌县(今文昌市)人。家庭富裕,父亲是当地知名律师,他给女儿取名如梅,希望女儿将来像梅花一样坚韧、漂亮。尽管家庭条件优渥,但是国家内忧外患,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怎能袖手旁观。1938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日寇入侵海南,她参加了琼崖抗日独立总队。1943年春,日军疯狂“扫荡”,对被围村民进行野蛮屠杀,许如梅被刺七刀,死里逃生。伤愈后,被分配到万宁县工作。后因汉奸告密被日军包围,不幸被捕,敌人把她绑在村边大榕树上,极尽酷刑,强迫她供出中共党组织的秘密,许如梅坚贞不屈,最后被残忍的折磨致死。当时,她还有个女儿,一直寄养在老乡家里。</p> <p class="ql-block">刘惜芬</p><p class="ql-block">曹霞2024-12-20</p><p class="ql-block">南闽艳艳一枝花,血雨腥风挺挺斜。</p><p class="ql-block">孤胆从容潜虎穴,忠心牵挂在娘家。</p><p class="ql-block">酷刑不惧皮囊裂,绞索何妨泉路爬。</p><p class="ql-block">赴命早知天欲亮,投身愿为灿朝霞。</p><p class="ql-block">注:娘家,这里指共产党这边。刘惜芬(1924年—1949年10月16日),女,福建省厦门市人。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是厦门鼓浪屿博爱医院护士。抗日战争胜利后从事隐蔽战线的斗争,为党组织和坚持闽粤赣边的游击队募集经费和药品医疗器械。为迎接厦门解放,奉命打入国民革命军驻厦门司令部,搜集和传递军事情报。1949年9月19日不幸被捕,历经酷刑坚贞不屈。1949年10月16日,在厦门解放的前一天,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绞死,牺牲时年仅25岁。</p> <p class="ql-block">孙兰英</p><p class="ql-block">曹霞2024-12-22</p><p class="ql-block">春城有女胜儿郎,花绽花消总是香。</p><p class="ql-block">革命从来打前阵,读书自幼爱丹娘。</p><p class="ql-block">何堪国土几多破,不惧人生二十殇。</p><p class="ql-block">感慨英雄欲参拜,比肩接踵小街乡。</p><p class="ql-block">注:孙兰英(1927—1948)女,原名施佩英,云南省昆明市人。孙兰英自幼好学上进,以优良的成绩考入云南大学附中后,阅读了许多革命书刊,她最喜欢读的是《丹娘》这本书,投身于革命,参加学生运动,她总是站在斗争的最前列。1948年她被地下党派到易门工作,为易门地下党负责人。11月,尚定乡发生了马帮事件,被迫起义,她主动带领起义队伍,成立了一支游击队,但因力量悬殊,不幸被俘,后慷慨就义,年仅20岁。解放后,她的纪念馆建在滇中腹地小街乡。</p> <p class="ql-block">妇好(新韵)</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2</p><p class="ql-block">红颜原是女将军,八面威风初始闻。</p><p class="ql-block">持钺西征斩羌鬼,挥师南下败边邻。</p><p class="ql-block">尤怜壮岁无端死,可幸英名万古存。</p><p class="ql-block">何日殷墟难预定,七言先自敬中吟。</p><p class="ql-block">注:妇好[zǐ](别称:后母辛,生卒年不详),姓好,“妇”为亲属称谓,她是3000年前商王武丁之妻,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女祭司。可惜三十三岁就去世了。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万多件甲骨中提及她的就足足200多次,可见她在当时的知名度极高。</p> <p class="ql-block">吕母(新韵)</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3</p><p class="ql-block">家仇国恨聚于心,叱咤风云惊鬼神。</p><p class="ql-block">尽散家财置兵器,大张士气号将军。</p><p class="ql-block">民间义众纷纷帜,刀下贪官瑟瑟魂。</p><p class="ql-block">细数英雄千万个,揭竿红袖第一人!</p><p class="ql-block">注:吕母(?-18年),女,琅琊郡海曲县(今山东省日照市)人。吕是姓,古代有的地方女人没有名字,因为她是其子吕育的母亲,所以称她为吕母。她是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领导农民起义的女领袖。</p> <p class="ql-block">冼夫人(新韵)</p><p class="ql-block">曹霞3025-1-4</p><p class="ql-block">生来得益好家风,练就文韬武略功。</p><p class="ql-block">跃马穿山息叛乱,弯弓射月为和平。</p><p class="ql-block">旧朝更替初心稳,新世逢临慧眼明。</p><p class="ql-block">百姓至今恩有报,焚香跪庙祭英灵。</p><p class="ql-block">注:冼夫人(512─602)名叫冼英,高凉郡(今广东西南部一带)壮族人。她一生经历了梁、陈、隋朝三个朝代,曾被称为冼夫人、岭南圣母和谯国夫人。她家世代都是俚人首领,从童年起,她便跟随父亲和哥哥学习武术并管理手下。后与高凉太守冯宝结婚,佐冯宝平息广东地区汉越冲突,并招引海南岛各族部落归附梁朝。丈夫去世后,她曾几次带头平定叛乱,被南越族尊为"圣母"。后来,杨坚灭陈建隋,为了避免战争,她派人迎隋师入广州,被封为“谯国夫人”。冼夫人的一生一直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叛乱和分裂,周恩来总理曾赞誉冼夫人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p><p class="ql-block">射月,指晚上灭敌。</p> <p class="ql-block">女娲补天</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4</p><p class="ql-block">当年天破水汪洋,幸有灵娲补救忙。</p><p class="ql-block">五彩石寻经火炼,一身力举并头昂。</p><p class="ql-block">至今旭日东山暖,从此黎民夜梦香。</p><p class="ql-block">莫道传来真与假,中华儿女自争强。</p><p class="ql-block">注:女娲是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后人对她有好多个称呼,灵娲是其一。</p> <p class="ql-block">秦良玉</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6</p><p class="ql-block">乱世精英文武全,忠心赤胆不辞捐。</p><p class="ql-block">保疆挂印七旬勇,平乱持枪一马先。</p><p class="ql-block">纵忍家人殇嗜骨,亦将国事负于肩。</p><p class="ql-block">凭功赫赫封侯女,独占鳌头数百年。</p><p class="ql-block">注:秦良玉(1574-1648)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官至明朝的光禄大夫、忠贞侯、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提督、一品诰命夫人等,丈夫去世后,她代领了丈夫职位,据说70岁还挂帅出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p> <p class="ql-block">奢香夫人</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7</p><p class="ql-block">西南彝族美骄英,辅佐夫君贤有名。</p><p class="ql-block">受辱挨鞭心敞亮,安民息乱义分明。</p><p class="ql-block">千村发展欣欣舞,九域开通畅畅行。</p><p class="ql-block">洪武帝曾夸赞口,一人十万抵雄兵。</p><p class="ql-block">注: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明初彝族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出生于四川永宁,是彝族部落公主,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蔼翠之妻,婚后常辅佐丈夫处理政事。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丈夫病逝,因儿子年幼,年仅23岁她掌管贵州。忍马烨之辱,平彝族之愤,筑道路,设驿站,加强与中原的联系,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朱元璋曾称赞她“得一人,胜得十万雄兵"。1396年(明洪武二十九年)病逝,年三十八岁</p> <p class="ql-block">冯婉贞 </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11</p><p class="ql-block">自编团队试长缨,莫道女儿谋不成。</p><p class="ql-block">以我刀矛消彼势,让他枪炮哑其声。</p><p class="ql-block">伏于绿野三才合,杀向黄毛一战赢。</p><p class="ql-block">年少亦知应有责,国家逢难挺身迎。</p><p class="ql-block">注:冯婉贞(清咸丰年间人),河南谢庄人,祖籍山东。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而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 三才,指天时地利人和, 这里的天时主要指时机。黄毛,英法联军。 </p> <p class="ql-block">班昭</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12</p><p class="ql-block">读古谁能不识君,才华十斗聚其身。</p><p class="ql-block">皇门解惑为师表,汉史撰文堪女神。</p><p class="ql-block">参政当称一朝相,留芳可馥万年春。</p><p class="ql-block">长河漫漫东流去,如此精英鲜有人。</p><p class="ql-block"> 注:班昭(约49年—120年)字惠班,东汉著名才女,史称“班大家”,在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中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女”。汉和帝赏识其才华,令其续写《汉书》,她是中国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学家;又担任皇后和妃嫔们的教师,被尊称为“大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收徒授业的女教师;宫中各国进贡的珍稀物品都由她作赋纪念;邓太后临政,曾受邀参政,位同丞相。她的作品《女戒》也是经典之作。 </p> <p class="ql-block">卓文君</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13</p><p class="ql-block">赏心一曲凤求凰,觅得翩翩如意郎。</p><p class="ql-block">为爱奔前宠辱共,当垆卖酒苦寒忙。</p><p class="ql-block">来书了了只无亿,复信沉沉数几行。</p><p class="ql-block">神笔羞他断弦事,鸳俦从此梦重香。</p><p class="ql-block">注:卓文君(前175年~前121年),西汉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县)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十七岁时成婚,婚后不久郎君去世,回到家中独居。在一次家宴上,仪表堂堂的司马相如弹奏了一曲《凤求凰》,使得卓文君爱意荡漾,最终以私奔的形式嫁给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当官后见异思迁,来信想丢弃卓文君,文君气愤之下写了一首《怨郎诗》,司马相如读后,羞愧难当,断弃邪念,从此与卓文君和好如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15</p><p class="ql-block">家氛自幼染身心,漱玉声清传到今。</p><p class="ql-block">暮日争舟如梦令,东篱把酒醉花阴。</p><p class="ql-block">词携婉约柔情派,诗放铿锵爱国音。</p><p class="ql-block">纵使一生多跌宕,不曾辍笔断鸣吟。</p><p class="ql-block">注: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苏轼的学生,自幼耳闻目染,受浓厚的文学氛围熏陶。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去世。《如梦令》《醉花阴》均为她的词牌名。 </p> <p class="ql-block">  蔡文姬</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16</p><p class="ql-block">可叹人生太落差,匈奴十二困韶华。</p><p class="ql-block">风沙迷漫别乡土,骨肉分离归汉家。</p><p class="ql-block">四百文章伴灯火,一腔悲愤泣胡笳。</p><p class="ql-block">至今故事动心彻,更为才情代代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注:蔡文姬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她也自幼聪慧,原本应该是有着幸福生活的,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匈奴左贤王,生儿育女,尝尽了思乡之苦。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从此又跟留在匈奴的一双儿女天各一方,尝尽骨肉分离之苦。 归来后,她凭着记忆把父亲在战乱中遗失的四千多卷古书,写出来四百多篇。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代表作还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p> <p class="ql-block">王昭君</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17</p><p class="ql-block">回望长安泪两行,风沙漫卷路茫茫。</p><p class="ql-block">一朝受命成孤雁,万古投身在远疆。</p><p class="ql-block">出塞知迎胡汉睦,和亲得赚水云祥。</p><p class="ql-block">至今墓冢高高耸,四季青葱松柏香。</p><p class="ql-block"> 注:王昭君(约公元前52-公元前20),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王昭君出塞和亲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她和她的子女们为胡汉两族人民的和睦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p> <p class="ql-block">黄道婆</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19</p><p class="ql-block">天庭织女下凡尘,自幼不堪童养身。</p><p class="ql-block">流落崖州得高技,归来乡梓授平民。</p><p class="ql-block">匠心配色光华艳,妙手提花样式新。</p><p class="ql-block">从此江南衣被足,立祠香奉拜频频。</p><p class="ql-block">注:黄道婆(1245年?-1330年?),原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市)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居约三十余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有改进。后返回故乡,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黄道婆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卒后琼、沪两地乡民均立祠奉祀。</p> <p class="ql-block">傅善祥</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22</p><p class="ql-block">开天辟地到如今,女子状元唯此人。</p><p class="ql-block">能在朝中为宰相,亦曾府上代批文。</p><p class="ql-block">益民良策当年应,惊世华章后世存。</p><p class="ql-block">可叹才高逢不济,问知何处寄孤魂。</p><p class="ql-block">注:傅善祥,江苏南京人氏(公元1833年-约1856年),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聪慧,饱读诗书。父母却早逝,童养丈夫又过早去世,婆家欲卖之,她逃出加入太平军。报名参加女科考,高中鼎甲第一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状元。洪秀全赏其才华,封她为宰相。后来,被派往杨秀清的东王府任东殿女簿书,协助东王提出了许多益国益民的良策,不幸的是却被杨秀清沦为后宫。东京事变后,杨秀清的生命走到了终点,傅善祥的结局说法不一,但无论如何这位才女悲惨传奇的一生都令人痛惜悲叹。</p> <p class="ql-block">王承书</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1-24</p><p class="ql-block">才高直使五洲惊,七载阻留难断行。</p><p class="ql-block">为国分忧苦修业,临虚摘月不图名。</p><p class="ql-block">有怀执手亲人意,无愧遗痕大漠情。</p><p class="ql-block">一片丹心满头雪,丰功应与泰山平!</p><p class="ql-block">注:王承书,女,出生于1912年6月26日。气体动力学和铀同位素分离专家。湖北武昌人。193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36年获该校研究院硕士学位。1941年留学美国,1944年获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院物理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员。1956年回国。回国后,先后在受控核聚变、等离体物理、铀同位素分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重要成果。1994年6月18日在北京逝世。</p> <p class="ql-block">吴贻芳 </p><p class="ql-block">曹霞3025-1-31</p><p class="ql-block">噩耗连连失四亲,苍天难败女强人。</p><p class="ql-block">拼将学霸中西稳,赢得赞声南北频。</p><p class="ql-block">更有金陵泣心血,最能宏志感黎民。</p><p class="ql-block">一生故事多如是,不尽东流智慧神。</p><p class="ql-block">吴贻芳(1893年1月26日-1985年11月10日),江苏泰兴人,生于湖北武昌.16岁那年,在一个月内父母哥哥姐姐四位亲人相继去世,忍着极大的悲痛,在逆境中,她竟成为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她提倡女性自立自强,男女平权。获得博士学位后,她成为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校长,她的宗旨是造福社会,回报祖国,全面设置专业,遍请名师,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因为她的努力,成就了无数闪耀璀璨光芒的明珠。1945年,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197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专设的“智慧女神”奖。1985年11月10日逝世,终生未婚,享年92岁。</p> <p class="ql-block">林巧稚</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2-5</p><p class="ql-block">何事骑驴小路行,扬鞭速速接新生。</p><p class="ql-block">一番慰语暖如火,满脸欣然手托婴。</p><p class="ql-block">不以高低施爱意,每逢贫贱付怜情。</p><p class="ql-block">纵言今世无婚嫁,五万孩儿郎朗迎。</p><p class="ql-block">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 - 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她医术高超,爱心无限,偏远地区有请,她甚至骑着毛驴前往急救。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