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崇福寺建筑布局

28福

<p class="ql-block">山西省朔州崇福寺为我国现存辽金三大建筑之一,同时也被称为“金代艺术宝库”</p><p class="ql-block">寺院中的弥陀殿更有“山西省十大最美古建筑”之一之称,有“金代五绝”赞誉。</p> <p class="ql-block">崇福寺是一处规模宏敞,殿阁群居的古寺庙,坐北朝南,五进院落,十座殿宇,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占地面积23400多平方米,塑像壁画、琉璃脊饰、雕花门窗荟萃一堂,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古建艺术殿堂。崇福寺始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辽代,被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间,寺庙扩建,大兴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题额“崇福禅寺”。</p> <p class="ql-block">元、明、清各代都曾有过重建、扩建和修葺。明洪武十六年,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重建。崇福寺布局主次分明,井然有序</p><p class="ql-block">各具特色的五重大殿布列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金刚殿、千佛阁、大雄宝殿、弥陀殿、观音殿,其余在两侧对称配置,钟楼、鼓楼、文殊堂、地藏堂东西对称,位于中轴线两侧。</p> <p class="ql-block">金刚殿。殿身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式屋顶,殿前后踏跺三步,左右设抱鼓石为饰。殿内东西两侧供奉着掌管“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钟楼、鼓楼。位于千佛阁东西两侧。依照佛寺“晨钟暮鼓”的规定,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整体结构呈方形,二层楼阁式建筑典雅庄重,四角立柱,上置斗拱,楼檐舒展,翼角如飞,造型别致。</p> <p class="ql-block">千佛阁。殿内供奉弥勒佛,这尊弥勒佛像是明代用上千斤的青铜铸成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明成化五年重建,清乾隆年间重修。三宝殿面宽五间,单檐歇山式屋顶。殿内佛坛上有明代三世佛彩塑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殊堂因堂内供奉有文殊菩萨而得名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重建,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布列舒朗,比列适度。现堂内塑有文殊菩萨和十八罗汉。</p> <p class="ql-block">文殊堂位于崇福寺的三进院,东边配殿位置。</p> <p class="ql-block">文殊堂面阔5间,进深3间。殿堂建筑具有一定的传统古建筑风格,与整个崇福寺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展现出古朴、庄重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是佛教中智慧的象征,在佛教信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受到众多信徒的尊崇。朔州崇福寺的文殊堂是该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宗教意义,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朝拜。</p> <p class="ql-block">地藏堂因堂内供奉有地蔬菩萨而得名,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重建,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布列舒朗,比列适度。整体建筑具有中国传统古建筑的风格特点。殿堂的结构稳固,展现出古朴、庄重的气质,与整个崇福寺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佛教寺院的布局中,通常东侧为文殊殿时,西侧对应的是普贤殿;西侧为地藏殿时,东侧应为观音殿。而崇福寺的三进院是文殊堂在东、地藏堂在西,这种布局相对罕见,为崇福寺增添了独特的宗教文化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是崇福寺的主殿,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建于金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殿身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歇山顶,殿顶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雕塑和壁画尤为精美。</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是崇福寺的主殿,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堂,结构独特,气势恢宏,古朴劲健,巍峨壮观,建于金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殿身坐落在基高2.4米的台基上,基前又有宽敞的月台,衬托得殿宇高大雄伟,瑰丽壮观殿身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歇山顶,殿顶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雕塑和壁画尤为精美。</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檐下悬有“弥陀殿”竖匾,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笔法纯熟,字体遒劲,已历800多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内佛坛横跨5间,设像9尊,“西方三圣”塑像端坐主位,(中为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两侧分列四尊胁侍菩萨,佛坛前端两角各置护法金刚一尊,全堂彩塑形神俱备,是金代彩塑匠人高超技艺的完美呈现。</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内壁画约327平米,题材以佛菩萨说法为主,是典型的金代水陆壁画,绘画技法上运用重彩平涂,设色以朱红、石绿为主,间以白、蓝、黄、褐等色,古朴雅致中不失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场面沿袭唐代寺观壁画的雄浑气势。</p> <p class="ql-block">弥勒殿大殿的雕花门窗总共有15种纹饰,</p><p class="ql-block">棂条搭接方式有双交、四交、六交几种结构,组成斜方格、四六方、套六方、团花等不同样式,隔扇棂花风格古朴、刀法纯熟,是金代建筑装饰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弥勒殿殿顶的琉璃脊饰均为金代原作,由黄绿两色组合而成,鸱吻高大壮丽,武士孔武有力。</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则是崇福寺的次殿,同样为金代木构,其梁架结构富有独创性,采用“四椽伏对乳伏用三柱”式结构。殿内前槽金柱全部减去,后槽金柱置在佛坛两侧,使殿内前部更加宽广,创造性地运用双重人字叉手,梁架比例适度,结构合理,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崇福寺颂</p><p class="ql-block">崇福寺院古韵长,翘角飞檐映朝阳。</p><p class="ql-block">一进五院众佛乐,十座殿宇万象昌。</p><p class="ql-block">藏经阁旁钟鼓楼,文殊地藏韵律扬,</p><p class="ql-block">弥陀观音藏五绝,塞外风华永流芳。</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