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对联,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不仅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在教育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练字时曾书写过“作红烛点燃后代智慧火,化甘露浇开桃李理想花”这幅教育对联。以下分享这副不同月份书写的(两种版本)对联。</p> <p class="ql-block"> “作红烛点燃后代智慧火,化甘露浇开桃李理想花”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p> <p class="ql-block"> “作红烛点燃后代智慧火”出自闻一多的诗集《红烛》。这首诗是闻一多先生1923年发表的第一部诗集《红烛》的开卷“序诗”,闻一多正是从《红烛》起步,走上了一位现代诗人的创作之路。</p> <p class="ql-block"> 上联“作红烛点燃后代智慧火”中的“红烛”象征着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象征着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燃烧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学生点亮前行的道路。教师的付出不求回报,只求学生能够获得知识和成长,正如红烛在燃烧中默默奉献。</p> <p class="ql-block"> “化甘露浇开桃李理想花”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这首诗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桃李代指学生,赞美了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表现了对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 下联“化甘露浇开桃李理想花”则形象地比喻了教师对学生的滋养和培育。甘露象征着教师的知识和智慧,如同甘甜的雨水滋润万物,教师通过传授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茁壮成长,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桃李象征着学生,教师的辛勤耕耘使得学生如同花儿一样绽放,展现出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整体上表达了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敬意。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在学生的心灵上播种智慧的种子,帮助他们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更体现在对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塑造上,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