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激战周家岗 铁军威名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陈 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刚参加红军的时候就知道,使白军闻风丧胆的徐海东同志是有名的“窑将军”、“徐老虎”。后来,毛泽东同志称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他在自己光辉的一生中,出色地指挥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战斗。1939年12月下旬,徐海东同志指挥的周家岗反“扫荡”,是我军在皖东地区进行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反“扫荡”作战,也是他生前指挥的最后一次战斗。</p> <p class="ql-block"><b>作者陈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次战斗以前,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和第4、第5支队,在张云逸同志的领导指挥和戴季英、罗炳辉、郭述申等同志率领下,在淮南津浦路西路东地区完成了战略展开,为创建淮南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为了加强江北部队的领导,打开皖东抗战的新局面,遵照党中央的决定,徐海东随刘少奇同志几经辗转,于1939年11月来到皖东,担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当时,我江北指挥部和4支队司令部驻周家岗西北太平集一带,7团团部设在紧靠周家岗的陈郢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烧杀掳掠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日军对我分进合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9年12月中旬,侵华日军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纠集了南京、明光、蚌埠等地的日伪军2000余人,麇集于滁县、沙河集、全椒等地,分3路从东、南和北面“扫荡”周家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盘踞全椒之日伪军,一路1000余人于19日夜11时出动,经东旺集于20日拂晓进至大马厂;另一路300多人于21日晨经石沛桥、枣岭集窜犯周家岗。驻滁县之日伪军700余人于20日晨分两路出巢,一路经赤湖铺、关山店、珠龙桥窜犯施家集;另一路经官庄窜入施家集,两路会合后,攻击周家岗。这次“扫荡”之敌,配有92步兵炮和山炮10余门,运送炮弹的骡马辎重紧紧随后,并有骑兵配合。敌人仗其优势装备,非常疯狂,以密集的炮火开路,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东西就抢,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广大人民群众陷于日本法西斯的铁蹄蹂躏之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配合全椒、滁县的日伪军对周家岗地区的“扫荡”,21日,巢县的日伪军出动近千人,经含山和程家市侵入古河镇。驻扎在该镇的国民党安徽省第5督察专员兼第10游击纵队司令李本一,虽然拥有兵力5000人左右,但被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吓得丧魂失魄,没有打几枪就丢掉了古河镇,一口气跑到和县的善厚集躲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伪军闯进古河镇后,到处烧杀抢掠,全镇一片火海,被烧毁的民房700多间,被杀害的群众100多人,农民童严发被日军用刺刀活活捅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没有遇到国民党军队抵抗的这股敌人,侵占古河后,即配合北路周家岗之敌对我疯狂“扫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英勇奋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我军粉碎敌“扫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徐海东司令根据敌情和刘少奇、张云逸关于“避敌锋芒,击其弱翼,精心捕捉战机,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出敌不意在运动中给以歼灭性打击,以缩小‘扫荡’范围,缩短‘扫荡’时间,减少人民的损失”的指示精神,从滁县太平集支队部迅速赶到7团团部,进行作战部署,决定由7、9两个主力团打好这一仗。以7团3营的7、8连,在周家岗西北之常山岭大邵家一线占领阵地,防备施家集之敌向西进犯位于太平集的4支队司令部;以7团1、2营和9连,在周家岗西南山地设伏,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对从周家岗南下之敌实行侧击、追击和伏击;以9团主力在周家岗以南的复兴集、玉屏山一带构筑阵地,阻击大马厂之敌北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1日拂晓,由全椒出动的大马厂之敌北窜,企图进攻周家岗,被我9团在玉屏山的1连、9连阻击,敌即退缩复兴集,以炮兵轰击我阵地,掩护大队继续伸进。我3连当即在复兴集附近与敌激战约7个小时。敌人遭打击,被阻于大道上,伤亡较大,遂退回复兴集、大马厂一带,不敢向周家岗前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天上午,由滁县进至施家集之敌与全椒之另一路敌人合击并占领周家岗后,于下年4时30分开始向复兴集方向运动,企图接应大马厂之敌。我7团2营两个连尾追敌人,边走边打。当敌先头部队到达山根曹、后续部队离开西魏村时,便进入我军预设的伏击圈。在这里设伏的7团1营,是一支红军时期的老部队,它的前身是当年徐海东率领的鄂豫皖红25军74师一支以打硬仗著称的英雄部队,战斗骨干多是红军老战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大队敌人沿山路缓缓而来时,我设伏在陈郢山头上的7团1营,放过了日军前卫部队,待后边随行的骡马辎重和伪军刚一露头,即以猛烈火力给以突然打击,随即发起冲锋。战士们如虎下山,冲入敌阵,顿时将敌截为数段,首尾不能相顾。已经通过的敌人不敢回援,急忙占领了两座小山头盲目开炮。被我截断的多数是伪军,战斗力不强,有的被打死,有的夺路逃窜,有的举枪投降,辎重、弹药等物资丢弃满地,骡马东奔西突,四处逃散。押运弹药的一个日军小队长,膀粗腰圆,被我五六个战士包围,头被刺刀挑破,鲜血直淌,仍不肯放下武器而继续顽抗,我三个战士猛扑上去,将其生擒,押下阵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敌人遭我伏击,伤亡惨重,前不敢进,后不敢退,龟缩于山根曹、西何家等山庄,据险固守,不敢妄动。我英雄的7团1营趁夜扑下山来,偷袭该敌。1连打得十分顽强,反复冲击10余次。1排长壮烈牺牲,3排正副排长都负了伤。子弹打完了,战士们就用刺刀拼,打得日伪军狼狈不堪,损失惨重。22日,当这股敌人由西何家南逃复兴集时,又遭我7团部队伏击,被消灭一部,其余溃到复兴集会合。当夜,我9团又袭击了复兴集之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连日来,各路日伪军屡遭打击,接连受挫,携带的弹药所剩无几,不得不于23日上午开始撤退,我7、9团随即跟踪追击。回窜巢县的一路,被我9团沿途追击,予以杀伤,我乘势收复了古河镇,并从河里捞起不少李本一部队丢弃的掷弹筒和枪支。回窜全椒的一路,途经小尚村和东刘村时。遭我预伏的7团部队猛烈阻击。敌且战且退,当退至大小童的中心时,又遭到我10多挺机枪和无数手榴弹的突然打击,惊魂未定的日伪军无力还手,夺路逃命。我7团追击敌人直至谭墩才胜利收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3昼夜的激烈战斗,粉碎了敌人对我的3路“扫荡”。我7、9两团共毙伤俘敌160余人,其中击毙日军中队长毛高千穗,生俘敌分队长1人,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从此,仓皇败退的敌人缩回巢内,半年之久未敢蠢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欢欣鼓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军民同庆胜利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周家岗反“扫荡”的胜利,收复了周家岗、复兴集、大马厂、古河镇等地,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打开了抗战的新局面,由此,我军在津浦路西站稳了脚跟,为创建淮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李本一部闻我军已收复古河镇,也随后返回。他们要求我军退出古河,归还他们失去的“防地”。为团结对敌,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出发,我9团奉命让出古河镇,移驻大墅街一带整训。反“扫荡”结束后,群众纷纷返回家园,大小村镇一片欢腾,人们奔走相告,颂扬我军为国为民“打了大胜仗”,“立了大功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皖东军民在欢庆胜利的气氛中迎来了新的一年。在部队所到的每个村子里,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群众从四面八方拥来,欢迎自己的队伍。小学生们排着队,手执小红旗,唱着临时编好的歌曲:“欢迎新四军,欢迎新四军,打鬼子,呱呱叫,呱呱叫……”慰劳部队的群众络绎不绝,有的挑着大米,有的赶肥猪,有的送布鞋,比赶集还要热闹。7团驻地周家岗的街道上,燃放鞭炮的纸屑积了厚厚的一层。大墅街9团团部门前,被慰劳的群众挤得水泄不通。当时担任大沙乡副乡长的路国良回忆起当年那种动人的情景时,感慨地说:“过去乡里也曾经搞过对国军的慰劳,可是群众从来没有像这一次那么热情。可见谁抗日,人民就拥护谁。老百姓的心是向着共产党,向着新四军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0年元旦那天,4支队各团驻地都召开了军民联欢大会,演出了文艺节目,部队首长在会上报告了全国抗战的形势,宜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主张,并号召青年参加抗日部队,打鬼子保家乡。会后,许多人报名参加新四军,仅大沙,石溪、管坝等乡参军的男女青年就有120多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日夜操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徐司令员病倒在抗日前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人们尽情享受胜利的喜悦,沉浸在迎接新年的欢乐中时,徐海东司令员却在思索着这次战斗的前前后后,筹划下一步如何更多地歼灭敌人。为让部队打一仗前进一步,徐司令员又深入基层,和干部、战士座谈,总结这次作战的经验教训。准备召开营以上干部大会,对反“扫荡”战斗进行总结。由于紧张的战斗和连日来的劳累,徐海东同志的身体有点支持不住了,但他却以顽强的毅力,抱病坚持工作。就在干部大会召开的前一天晚上,他和江北指挥部及4支队领导同志交换了意见。等别人睡定了,他还独自坐在木炭火盆前,思索着明天大会上的讲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0年1月28日,4支队营以上干部大会在太平集一所学校的大教室里召开,江北指挥部的首长们也来参加。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徐海东同志走上讲台,向同志们打过招呼之后,以他那一贯洪亮的声音,讲述了周家岗战斗的经过,总结了这次作战的经验教训。他提醒大家不要满足此次作战的胜利,并提高嗓门说:“这是4支队挺进津浦路西后第一次较大的战斗,我们要认真吸取这次作战的经验教训,准备粉碎敌人以后的‘扫荡’。为了发展华中,党中央、毛主席要我们不停地向东,向东。我们一定要……”突然,一口鲜血从他嘴角涌了出来,他晕倒在桌子旁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位历尽艰险、屡建奇功的战将,不幸病倒在皖东抗日前线,从此卧床不起。但他对革命的赤胆忠心,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英雄气概,一直激励着4支队的广大指战员,更加英勇地继续战斗下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1987年4月定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