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朱堂店战斗

铁甲骑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回忆朱堂店战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王海山 熊振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9年正当盛夏来临的时候,一个激动人心的喜讯从鄂中传到四望山,李先念和陈少敏等同志率部到达鄂中地区。6月中旬,李先念、陈少敏在京山养马畈会议上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原局指示,统一整编豫南、鄂中的武装力量,组建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我们信阳挺进队整编为第2团队,团长王海山,政委钟伟,政治处主任娄光绮。6月底,我团所属部队集结在南王岗一带进行整编,编成3个大队,10个中队(其中1个警卫队),连同团直机关共计近千人。整编后,留少数部队在豫南信(阳)、应(山)一带、坚持平汉路西的游击战争,巩固根据地;主力部队调路东的罗(山)、礼(山)、经(扶)、光(山)一带,与鄂东的张体学、罗厚福5、6大队配合作战,以利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建立和扩大豫鄂边区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2团队整编后不久,挺进到罗、礼、经、光地区开创抗日的新局面。8月10日,我们提前吃了晚饭,团司号员“嗒、嗒、嗒”地吹起了集合号,整个部队立即行动起来,大家以敏捷的动作打背包,扫房子,上门板,很快地背起枪,全付武装列队在禾场上。团长王海山同志给部队讲了话。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部队离开南王岗向东挺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入夜,同志们头顶星月,用急行军的速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人不停步,马不停蹄,誓在拂晓前越过平汉铁路。部队经受了一夜的疲劳和饥饿,急行军百余里,到达杜家畈。吃过早饭,部队在该地休息了3个多钟头,便启程向朱堂店进发。我们预料到敌人会来侦察我兵力和行动去向,所以有意把便衣侦察班留在后面,观察和防止敌特探我军情。部队离开杜家畈不久,果然不出所料,有两个人跟随我军后尾,鬼头鬼脑,东张西望,有时交头接耳。我便衣队员觉得可疑,加快脚步追了上去,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不理踩。其中一个家伙见势头不对,向另一个家伙打个手势后,便冲进山林。我们的便衣队员飞步追了进去。为了抓活的,弄到活情报,便衣队员没有开枪,穷追不舍,一一擒住了他们。我们的便衣队员押着两个家伙,赶上了大部队。经我们反复严厉地审问,他们才招供是驻柳林的日本人派来侦察我军军情的,以待摸清情况后,再集中力量来袭击我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部队到达朱堂店。朱堂店位于罗山县城西南,是一个约有100多家店铺的小镇。方圆几十里的山峦、溪涧、丛林围着这座小镇,每逢集日,四周的农民都来赶集,显得非常热闹。战士们精神抖擞,步伐整齐,高唱《抗日救亡》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曲,浩浩荡荡地穿街而过。镇上的老百姓见自己的部队来了,都不约而同地拍手欢迎,称赞我们的部队是一支英雄的抗日队伍。部队在朱堂店周围住下。团部和警卫队在街上火神庙,1大队住西北檀树嘴、短缺山,2大队住东北易家湾和刘家湾,3大队住东南保安山下。部队待补充给养后继续南下。几天来,团部和各个中队派出宣传组,分头到镇上和村庄,进行抗日宣传。同志们宣传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救国的主张,宣传我新四军、八路军是真正的抗日部队,讲解国共两党团结抗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方能拯救民族危亡”的道理,宣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宣传我们的抗日战争必然要取得最后胜利的道理。人民群众纷纷给我们部队送来粮食、蔬菜和烧柴,希望我们多打胜仗,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军在进行抗日宣传的同时,还派出侦察人员,了解驻扎在附近的国民党军队和国民党地方武装的情况。我们了解和侦察到:一个情况是,当地国民党罗山县县长梅志朝的部队1000余人,在桂系军的支持下与我军为敌,唆使虾兵蟹将进行反宣传,诬蔑我们的队伍冒充新四军,是不抗日、专门撮吃撮喝与民争食的队伍,诬蔑我们想占他们的地盘,企图挤走我们。他们还窜门到户,威胁恐吓群众,不让群众给我们送粮食和物资,通告违令者格杀勿论。在梅志朝走狗们的监视下,有的群众不敢接近我们。见了我们,不说话,绕道走,更不敢送粮送菜给部队。第二个情况是,驻扎在朱堂店东的周党畈、莽张、潘兴店、曾家店一带的国民党5战区桂系军,诬蔑我军“游而不击”,找他们闹摩擦,进而调兵遣将,以2000余兵力摆开阵势,企图阻止我们南下。第三个情况是,信阳驻点的日军派遣两个特务侦察我们的军事行动被我们抓获后,次日黄昏又从柳林派出200多人窜到朱堂店北五六里的左店山上进行武装侦察,还派出侦察小组,深入到土门和芦家大松林用望远镜窥视我军的驻防和地形情况,妄图偷袭我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些情况,团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分析了形势。认为:国民党罗山县长梅志朝,虽然有1000人马,但都是乌合之众,无战斗力,还不敢主动进攻我们。国民党5战区的桂系军队妄图阻止我们南下,也还不敢轻举妄动,主动进攻我们。日军几次对我们侦察,我们必须做好迎击日军偷袭的准备。为了民族的利益,以事实来粉碎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对我们的诬蔑,教育他们枪口对外,一致抗日,用实际行动来宣传群众,争取群众,对日军这一仗我们非打不可。会议针对日军可能采取的战术,研究了具体的作战方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团部紧急会议开完后,各大队领导回驻地分头进行了动员,让指战员们都认识到,我们现在面临前堵后追中间挤的形势,必须打好这一仗。这一仗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都非常大,关系到我党的声誉和新四军的军威,关系到我军能否在罗山立住脚,关系到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到我们下一步的南下行动。也使大家都认识到,我们取胜的条件是很多的。各中队战士们都慷慨激昂地向上级表决心。熊振华代表5班表示决心说:“要打好这一仗,班排的协同作战很重要。我们班决心服从命令听指挥,叫守守得住,叫攻攻得破,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部队从上到下都在紧张地做战斗准备。大队、中队的领导按照上级的部署,观察地形地物,研究人员、火力配备和打法。各班回住所后,也忙开了。战士们有的擦枪,有的磨刺刀,有的绑手榴弹,有的清理子弹,有的缝补裹腿布,有的在赶打新草鞋。炊事班也在赶做干粮,准备分发到每一个人。通过一阵忙碌后,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深夜,同志们枕戈以待决心给日军以迎头痛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天深夜,风起云涌,大雨倾盆而降,茫茫山乡漆黑一片,狡猾的日军趁恶风暴雨偷偷出洞了。他们纠集信阳、东双河、李家寨、柳林等几个驻点的日军,共400多人,穿着雨衣,背着各式各样的先进武器和电台,几十匹战马驮着炮、重机枪和其他军用物资,从王家店出发,经杜家畈向我驻地运动。他们进到离我驻地约两公里的土门,停住了脚,进行兵力部署。敌人分两路,一路经芦家大松林向高场推进,另一路从东南向古佛山推进,组成钳形向朱堂店扑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月14日天刚亮,日军到达刘庙。我军设在高寨的排哨发现敌人,便鸣枪报警。团长王海山和政委钟伟按预定的部署,立即指挥部队。2大队和警卫队进入短缺山和檀树嘴一带的正面阵地,3大队以1个中队的兵力在左侧的山岭卡住敌人,其余的兵力到东南占领保安山担负警戒,以防顽军背后捣鬼。1大队从右侧的易家湾山岭向古佛山方向迂回包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敌人接近我军2大队和警卫队的正面阵地,他们妄图先发制人,摧毁我工事和火力点,然后进攻。敌人首先用炮猛烈轰击,炮弹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落在我军阵地上。顿时,“轰”声一片,阵地被炸得飞沙走石,大窟小坑,树枝被炸断。我军隐蔽在山后和战坑内。炮火过后,敌人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像疯狗一样,“吼、吼、吼”地乱叫着向我阵地扑来。同志们抖抖身上的土块,准备同敌人近战。当敌人冲到距阵地100多米远时,我军的机枪、步枪猛烈向敌人射击,打得敌人东栽西倒,伤亡惨重,退下山去。日军指挥官恼羞成怒,又集中兵力,组织了第2次更疯狂的进攻。敌人的子弹瓢泼似的向我阵地扫来,一群群的敌人成斑点形向我阵地冲来。我军在打退敌人的第1次进攻后,斗志更旺,越战越勇。我们的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向敌人开火,打得敌人血肉横飞,连滚带爬。紧接着,我军如猛虎下山,冲下去与敌人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敌人招架不住,节节后退,我军乘胜追击,从南向北,接连攻占了几座山头,控制了制高点,压住了敌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1大队在对敌人实施迂回包围中,在古佛山遇到了敌人。大队长张牧耘、教导员黄德魁命令2中队攻占古佛山,1、3中队继续向西迂回包围。我2中队接受任务后,中队长李鹏飞,指导员杨书乐迅速指挥部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和机枪的扫射,沿着一条山沟,穿过敌人的火力封锁线,占领了古佛山对面的一座山头。这座山与敌人占领的山头相距只有三四百米,中间夹着一条田冲,田冲里的秧棵齐膝盖深。为了攻下古佛山,中队长指挥1排用两挺机枪和其他武器,组织火力网,压住敌人,指挥2、3排向敌人进攻。当时熊振华同志带5班,熊沛霖同志带6班首先下山,在火力的掩护下,凭借绿色屏障前进。当我们运动到田埂时,被敌人发现。敌人的机枪哗哗啦啦地扫射过来。子弹像雨点一样,打得泥水四溅,睁不开眼。同志们迅速前进到敌人的山脚下。敌人的机枪子弹在我们的头上呼啸。我们闪电似的钻进树林,利用树木和有利地形,边打边往上冲,很快接近了敌人。副班长张凤银同志冲在前面,他猛地向敌人的机枪投去一枚手榴弹,只听得轰的一声响,敌人的机枪哑了。张凤银同志也中弹负伤,一个同志急忙上去为他包扎。我们怒火万丈,从不同的位置,纷纷向敌人投去一颗颗手榴弹,炸得敌人东躲西藏。拔掉了敌人的主要火力点,部队也乘势冲上了山。我们冲上山顶,朝逃跑到山腰的敌人猛烈扫射,打得他们像萝卜似的往山下滚。我们胜利地夺取了古佛山。这时,大家惦记着副班长张凤银同志,急忙找他。可是,当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闭上了眼睛。张凤银同志家里一贫如洗,他亲身受过地主、豪绅的压迫剥削,亲眼看到日军的奸掳烧杀,阶级仇、民族恨,激起了他抗日救国的热情,17岁就参加了革命部队。他对党对革命赤胆忠心,在战斗中英勇顽强。这次战斗,他用生命为部队开路,换取战斗的胜利,牺牲时还不满18岁。这种革命精神是多么崇高,多么可敬可佩!在战争年代里,还有许许多多这样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优秀战士,抚今思昔,我们的基业和幸福,真是来之不易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2团全体指战员,经过半天的南北夹击,东西合围,把敌人压缩到了纵横不到1公里的刘家洼一带,将敌人团团包围。下午两三点钟,敌人把他们官兵的尸体堆放在一起,又把不能运走的重伤员补上一枪,然后淋上汽油和化学药剂进行焚尸。敌人阵地黑烟升起,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扑面而来。敌人准备突围了。他们狗急跳墙,妄图打开一个缺口,突出重围。敌人首先用迫击炮猛烈轰击我高场一线的阵地,然后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冲向我阵地,我军英勇还击。过了1个多钟头,敌人再一次组织突围。他们除了用炮火攻击外,还施放了大量毒瓦斯,我军阵地笼罩着滚滚浓烟。同志们头发晕,流眼泪,打喷嚏。同志们立即解下身上的毛巾,浸上水,捂住嘴巴和鼻子。这种办法比较灵,难受的滋味逐渐有所好转。同志们冒着弹雨和毒烟,顽强坚持战斗,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反攻。这时天已黄昏。团部分析,由于敌人武器优良,我军缺乏攻坚的重武器,如果强攻,必然会造成大伤亡。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应该诱敌出洞,打埋伏战。我们研究了具体战术,指挥部队在敌人阵地的东、南、北三面佯攻,在敌人阵地的丘陵地带留下一个口,有意让敌人逃跑。同时命令1大队教导员黄德魁带领1、2中队迅速赶到芦家松林伏击敌人。我军的几十个号兵“哒哒哒”地吹起了冲锋号。顿时枪声在敌人阵地的三面激烈地响起,而靠西面丘陵的枪声稀少。敌人认为有机可乘,准备突围,偷偷地从阵地撤出,他们把炮推入水塘,把死亡者的枪也扔进水塘,集中人马,轻装向枪声稀少的丘陵地带突围。敌人果然中了我们的调虎离山计,仓皇向我军埋伏区逃去。当敌人逃到我们的埋伏圈时,在路两旁等待的我1、2中队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我军从左右夹击敌人,一排排的机枪、步枪子弹一齐向敌人猛烈扫过去,一枚枚的手榴弹投入他们中间,打得敌人人仰马翻。日军指挥官被我军突如其来的打击打蒙了头,笨猪似的束手无策,队伍像散了群的鸭,纷纷向西奔命。我军乘胜追击,重创了敌军,取得了整个战斗的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战斗,据不完全统计,打死打伤敌人80余人,缴获重机枪1挺,步枪20支,各种子弹30多箱,战马5匹,雨衣数十件,还有一批医药、钢盔、防毒面具、罐头等物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朱堂店对日作战的胜利,像春风一样,吹遍了豫鄂大地。在我军这次战斗的震慑下,附近伪军的1个中队主动向我军投降。国民党5战区的桂系军派一名主任带着两名军官到我们团部表示慰问,并保证精诚团结,枪口对外,协同抗战。随后,国民党罗山县县长梅志朝也派副官到我们团部表示钦佩,愿意组成统一战线,支援我们抗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朱堂店战斗的胜利,鼓舞了当地各界进步团体、爱国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有一位爱国人士说:“新四军、八路军必然战胜日寇,是兵家虎论,不可质疑;支持新四军、八路军抗战,是我们的天职,不可二心。”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界进步团体,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拥军活动。当时我们部队条件差,为了使指战员们都能穿上布鞋,特地买了一批布,当地妇救会发动群众为我们做了大批布鞋。战士们穿上新鞋,感到无比温暖,决心要为人民多打胜仗。此外,还有许多父母送儿子参军,妻子送丈夫参军,情景很动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战斗后,李先念等领导同志高度评价我们这支部队是英勇善战的部队,在刚组建不久,就能同日军正面作战,并打了胜仗,打破了日军鼓吹的所谓“皇军神圣不可战胜”的神话。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1987年4月定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