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香港过年的记忆(叙述散文)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堤</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 :62928310</p><p class="ql-block"> 图片 :自拍:网络</p><p class="ql-block"> 文章 :原创</p> <p class="ql-block">  我自从70年代移居香港后,每年的春节我们一家人都会在外母家中度过。外母在香港已生活了几十年了,既精通福建家乡菜肴的烹饪,又擅长制作地道的广东菜。她所烹制的菜肴,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品尝之后更是让人回味无穷。外母为人热情好客,每到春节,除了我们一家,她还会邀请亲密的邻居和好友一同聚餐过除夕,共享团圆之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8年,在外母家中度过的春节,我们还留下了珍贵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外母在过年时准备的第一道菜是寓意吉祥的“发财好市”。这道菜以蚝干、冬菇、发菜、烧猪肉和生菜为原料,制作过程颇为讲究。蚝干与冬菇需提前一天浸泡,次日再用鸡汤慢炖数小时,直至蚝干和冬菇充分吸收鸡汤的鲜美,变得软糯入味,最后与生菜、烧猪肉、发菜一同焖煮。这道菜不仅是香港家庭过年的必备菜肴,更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财源广进的美好期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香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会精心准备这道寓意吉祥的“发财好市”。</span></p> <p class="ql-block">  除了“发财好市”,外母还会制作黄金炸大虾、卤水拼盘、白切鸡等美味佳肴,每一道菜都饱含着她对家人的爱与祝福。还有那充满特色的盘菜,更是为餐桌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香港人过年时,盘菜也是备受喜爱的传统美食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外母家位于北角,距离铜锣湾维园的年宵花市仅需步行约15分钟。每年除夕夜,在外母家享用完丰盛的年夜饭后,我和妻子便会前往维多利亚公园逛花市。当年的维园年宵花市,早已成为香港市民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节目。我们漫步其中,欣赏着五彩斑斓的花卉,挑选一盆心仪的年花带回家。</p><p class="ql-block"> 80年代,香港每年春节大年初二都在维港举行烟花汇演,过年时候,我们一家人也曾去过尖沙咀观赏烟花汇演。那璀璨的烟花绽放瞬间,仿佛万千七彩的流星雨坠落人间,现场配合音乐和烟花轰爆声交织一起。令现场观看的市民和游客都很兴奋发出欢呼声音,这绚烂的烟花也寓意新的一年有着美好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80年代维多利亚公园的年宵花市,热闹非凡,充满浓浓的年味。</span></p> <p class="ql-block">  然而,自从90年代外母跟随小姨子一家移民加拿大后,我们没有与外母在香港共度春节的机会,我也偶尔回家乡过年,但是自从祖父母、爸爸、妈妈先后离开我,我就较少回家乡过年。从那时起,我们一家人在香港过年,每到除夕夜,总会怀念起小时候在国内与家人团聚的热闹场景,以及在香港与外母共度的温馨时光。除夕夜,越多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氛围越是热闹越是开心幸福,就越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亲情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96年我们一家人过年在怡雅苑家里合照。</span></p> <p class="ql-block">  如今,女儿已经结婚。每年春节,女儿一家都会回来与我们团聚,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团圆饭,有了两位小外孙家中更增添了热闹和温馨。虽然时光流转,但那份浓浓的亲情与年味,始终未曾改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5年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人在家里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国人最传统隆重的节日,那浓浓的“年味”代表着亲情、团聚、温馨、喜乐!“年味”始终是流淌在每位中国人血液中深情的记忆,承载着无尽的温暖与欢乐!也串联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今天是大年初一,也借着“年味”这篇征文,向亲戚朋友及美篇的老师们和美友们送上祝福,祝大家新春快乐!蛇年大吉!阖家安康!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