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说蛇

新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文/李新桥</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笑别旧岁龙隐去,喜迎新春蛇舞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今天是蛇年(乙巳)大年初一。每年这个时候,老小子都会对代表年份的生肖白话几句,无非是“龙年说龙”,“虎年说虎”的老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那今天就老调重弹,再凑一篇“蛇年说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一提起蛇,大多数人对它不怎么感冒,有些人甚至很厌恶。有关蛇的成语有几十条,但大多数都是贬义的,如龙头蛇尾、蛇头鼠眼、蛇蝎心肠、佛口蛇心、毒蛇猛兽、牛鬼蛇神、蛇打七寸、引蛇出洞等等。只有少数几条略显褒义、又似中性,如惊蛇入草、蛇雀之报、灵蛇之珠、笔走龙蛇……像金蛇献瑞、金蛇狂舞、蛇来运转这类词语是人们在蛇年到来时,为图个吉利而编造出来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其实,蛇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通常是灵异和神秘力量的象征,部分创世神的形象都与蛇有关,先民们对蛇是敬畏和崇拜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因为蛇的形象与中国人概念中的龙有几分相似,可以说是缩小版的龙,因此便有“蛇为小龙”的说法。中国古代有神兽名为“螣蛇”,据说它是一种会飞的蛇。《尔雅·释鱼》记载:“螣,螣蛇。”郭璞注:“龙类也,能兴云雾而游其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在十二生肖中,蛇排在龙之后,蛇年在龙年之后,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蛇为小龙”的说法,在民间已经约定俗成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在东方文化中,蛇象征着智慧与变化,亦有吉祥与长寿之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蛇之灵慧,深不可测,其变无常。在古神话中,蛇常为智者之象征,如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创世之神。蛇之变化,如龙之潜渊,如凤之涅槃,象征着重生与转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被称为“小龙”的蛇,它代表着灵动、机敏、聪明,象征着生命力。我国古人对蛇的崇拜源远流长,许多典籍、文物、神话传说乃至民间习俗中,都有蛇的相关元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古人用“它”字表示蛇,这是蛇的本字。在甲骨文中,“它”表示一种头部尖圆、身体细长、没有足的动物,这种动物其实就是蛇。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云:“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这里的“它”指的正是蛇,也就是说,很久以前,人们住在荒郊野外,见面时常互相问候,“今天你遇到蛇了吗?”后来,人们给“它”字加上了“虫”旁,这才变成了现在的“蛇”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在一些古诗词中,蛇以充满灵性的形象出现,有龙之潜质。北宋宰相丁谓写过一首《蛇》:“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仑。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宋人黄希旦在《灵蛇》中说:“斯盖龙之灵,变化固难测。方知至神物,其来表有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前人也有不少写蛇的小说,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有《螳螂捕蛇》、《豢蛇》、《斫蟒》、《海公子》、《蛇人》等篇目与蛇有关。《蛇人》描写了一位驯蛇人与其驯养的蛇二青、小青朝夕相处,以及二青、小青突破重重阻隔再相聚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描写蛇的小说中,流传最广的当数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在这篇白话小说中,作者赋予修炼千年终成仙的白蛇(白娘子)人的灵性,使她与凡间女子一样,有追求幸福的善良愿望和坚强性格。白娘子喜欢上了药铺主管许宣(许仙),但许宣却常处于被动、怯懦的状态,最后法海还借他之手,把白娘子镇于雷峰塔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问世后,颇受欢迎。民间艺人对这件作品进行改编,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形式呈现,形成了新版本小说《白蛇传》。时至今日,《白蛇传》已衍生出电影、舞蹈、戏剧、歌剧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文化融于生活,最终的表现形式便是习俗。在神州大地,广泛传播着许多与蛇相关的传统习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在民间,把蛇纳入了五大仙家之一。五大仙‌:指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和灰仙(老鼠),俗称“狐黄白柳灰”。这些仙家在民间信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和象征意义。柳仙‌(蛇仙)被认为具有强大法力,甚至超过其它仙家,被尊为“保家仙”‌。至今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甚至城市的一些家里,还供奉着“保家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许多与蛇相关的故事传说中,蛇或以它的本来面目出现,或变成神仙、凡人出现,其主题大都为报恩、爱情、惩恶扬善的喻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道德教化作用,展现了蛇文化的独特魅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在浩瀚的自然界中,生活着无数形态各异、习性独特的生物。其中,蛇类以其独特的体型、神秘的生活方式和多样的种类,成为了众多生物中引人注目的存在。它们既令人敬畏,又引人好奇,是自然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然而,蛇类在人类社会中的形象却颇为复杂。一方面,它们被视为神秘、威严的象征,被赋予了诸多神话和传说;另一方面,由于蛇类的某些种类具有毒性,对人类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也被视为危险的生物。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蛇类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不管是喜欢蛇也好,讨厌蛇也好,我们都应该与它们和谐共处。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通过了解蛇类的生活习性和生存需求,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些神秘而美丽的生物,让它们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繁衍生息,为自然界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活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提起蛇的话题,内容十分丰富,从古至今,有关蛇的传说、故事、典故、习俗数不胜数,如果絮叨起来,会占用朋友很多宝贵时间,再说有些人也不愿意看,老小子有自知之明,到此收笔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最后,在“金蛇献瑞”的乙巳大年初一,老小子在此给大家拜年啦!顺祝朋友们:“蛇来运转”、“巳蛇呈祥”、“蛇年大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作于2025年1月29日(乙巳大年初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