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来了—北京

雅阁

<p class="ql-block">  久违了北京…</p> <p class="ql-block">  曾游历过不少地方,北京可算是国内最为可行的存在,没有之一。想把北京城玩透,得有个一年半载才行。</p><p class="ql-block"> 从前曾把北京数得着的“景点”一一玩过,如“毛主席纪念堂、凌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故宫、景山、雍和宫、恭王府、天坛、北海、颐和园、圆明园、香山、北坞金山寺、八达岭、十三陵、卢沟桥”。但仅仅是浮光掠影,皮毛而,北京的神韵其实就在—大街小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此相片为多年前第一次来,在北京北坞金山寺的旧照)</span></p> <p class="ql-block">  开始走街串巷,从东交民巷旧时的“使馆区”走起。</p><p class="ql-block"> 东交民巷是北京的著名街区,位于东城区南部,呈东西走向,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天安门广场东侧路,南与前门东大街平行,北与大华路、兴华路相通中与台基厂大街、正义路相交,长1552米是目前北京市最长的胡同。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00年后,东江米巷被划为使馆区,设有法国、日本、美国、德国、俄国、比利时、荷兰、 奥地利等多国使馆。</p><p class="ql-block"> 随后出现了英国汇丰银行、俄国俄华道胜银行、日本正金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等外资银行。</p> <p class="ql-block">  倚在这儿,看着街上每一个人的匆忙。</p> <p class="ql-block">  中国法院博物馆,建筑前身是原日本正金银行。建筑外形是红白相间的砖石结构,具有苛兰古典主义风格,这背景成了拍写真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法国人修建的天主教堂—圣弥额尔天主堂。教堂建于1901年,是外国人在北京修建的最后一座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在此拍婚纱照可受到天主的祝福—你俩前七年要好好的…</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对面曾经是比利时使馆,现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紫金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  这饭店应该不会太差。</p> <p>  法国邮政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  法国郵政局旧址,是一排坐北朝南的砖砌平房,建筑造型具东方色彩。</p> <p>  法国使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  往钟楼方向走,有家饭馆,进到里面抬头看到这张卖炸糕的画,挺亲民的。</p> <p class="ql-block">  说好进北京得吃碗北京炸酱面的,先上的这碗炸酱面也太朴素了…</p> <p class="ql-block">  钟楼边上的这家炒肝,排着长队,估计是老店,进去瞅瞅。</p> <p class="ql-block">  这百年的卤煮,看看都流口水。</p> <p>  鸦儿李记酱肉好吃是必须的(人多)后面排长队呢。</p> <p class="ql-block">  只要排长队你往上凑准没错。</p> <p>  又看到排队,赶紧往上凑,看那馒头忒大的个。</p> <p>  女孩态度挺好的,给俺介绍各个品种,在她指导下买了花卷和豆沙包。(悄悄告诉你,肯定比那炸酱面强)</p> <p class="ql-block">  大爷买大馒头!</p> <p>  混到国子监街来。</p> <p class="ql-block">  国子监街东西向,位于雍和宫大街与安定门内之间,形成于元朝初年。</p><p class="ql-block"> 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楼,东西街口各一座,额题“成贤街”,其实成贤街就是国子监。</p> <p class="ql-block">  曾听说这条街测字算命的很多很热闹,看来这是从前的事,现在都出国了,这里留守就一个。</p> <p>  女孩你在拍雍正皇帝吗?</p> <p class="ql-block">  雍和宫,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p> <p class="ql-block">  等会儿回头在这儿坐地铁回,街对面就是五道营胡同了,得去探头探脑一番。</p> <p class="ql-block">  五道营胡同,明朝称武德卫营。据传此地为明朝守城的兵营驻地,故名。清朝属镶黄旗,称五道营。</p><p class="ql-block"> 现在五道营已经是北京最新兴的小资文艺聚集地,各式各样的创意小店、咖啡馆、文创品等。</p><p class="ql-block"> 据说目前是北京最小众、最文艺的胡同—五道营胡同。</p> <p class="ql-block">  拔头筹的1号。</p> <p class="ql-block">  这小众又文艺的地儿,平常时频繁进出的都以青年为主,当然还有文艺范儿。</p> <p>  1号的弟弟2号可就比较气派了“京兆尹”!有米其林的范。</p> <p>  官书院得于御书楼之名演变而来。</p> <p>  砖儿胡同,据记载,这一地区早年间制作、出售砖的行业为主,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那堆人里头不知有几个退了休的处长?</p> <p class="ql-block">  方家胡同46号院即原中国机床厂的厂址,是北京工业史上重要的“机床胡同”。</p> <p class="ql-block">  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一堆的大爷如此安静!(大家都屏声息气)</p><p class="ql-block"> 北京大爷的幽默是出了名的,新彊那旮都知道。前天在一胡同口看到几个女孩在拍照,突然看到一北京大爷手上拎一网兜菜,嘴里突然喊了声:茄子!然后笑嘻嘻的转头就走,临了,还忘不了那兜菜…</p> <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静悄悄的—开枪的不要!</p> <p class="ql-block">  来北京胡同里混了好几天,看来就摸了个边边,还得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