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在南昌过年【散文】

欧阳华

<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5530140</p><p class="ql-block">昵 称:欧 阳 华</p><p class="ql-block">图 片:网 络</p> <p class="ql-block"> 记忆的长河悠悠流敞,回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是一段被岁月尘封,却依旧熠熠生辉的旧时光。</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我,不过是个在寒风中瑟缩的孩童,在时代的浪潮下,满心企盼着春节的温暖蔚籍。</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持续自然灾害的摧残,还是天气反常的缘故,那年冬天出奇的冷,整个世界都仿佛陷入了无边的寂静和沉闷。在北风凛烈,冰天雪地的上学路上,我身着单薄衣衫,提着简陋的火笼,冻得瑟瑟发抖,心中却日日夜夜盼望着春节早日来临。</p><p class="ql-block"> 1962年的春节,我和堂弟奔赴南昌安义县峤崚垦殖场的姑母家,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欢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管到哪里,春节却都是华夏儿女共有的盛大节日,围绕“吃”和“玩”,满是团圆的幸福。除夕夜。面对丰盛的年夜饭,我狼吞虎咽,瘪下去的肚子很快鼓了起来,小小年纪的我,也有了“大腹便便”的模样。饭后,和表兄弟姐妹们玩耍,玩得十分开心,沉浸在久违的娱乐中。</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一日清晨,一阵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将我们从睡梦中唤醒。我跑到客厅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垦殖场的青年男女提着花篮来拜年了。</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晒谷场上,和着鼓乐、二胡、笛子的旋律,用花篮摆出“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欢度春节”等字样,还唱着拜年歌谣和《东方红》。这便是安义老俵们的春节民俗———耍花灯。哥哥姐姐们唱着:“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气象新”,每排一个字唱一段,洋溢着对生活高度自信和热爱。</p> <p class="ql-block"> 在表哥的带领下,我们跟着花灯队伍挨家挨户拜年。主人家放鞭炮迎接,还会给红包,虽然金额只有几角,但情谊浓浓。</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万埠垦殖场的小伙子们舞着龙灯、狮灯来拜年,将气氛推向了高潮。他们来到场部礼堂,不仅玩灯,还表演拳击、大刀、剑术等武术。武士们身手矫健。围观乡亲们掌声不断,鞭炮声此起彼伏。玩到兴起,武士们赤膊上阵,汗水在灯光下闪烁,那股子豪情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如今,那段童年春节的记忆己过去很久,但每次回想,心里都暖烘烘的,那些热闹的场景,质朴的人们,抅成了我对儿时在南昌过年最珍贵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