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故事】不一样的年味

文兰素心27055071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家过年,是每个游子心中最深的期盼。无论路途多么遥远,都无法阻挡那颗归心似箭的心;无论寒冬多么凛冽,都无法冷却那份对家的眷恋。过年,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一家人齐心协力筹备的过程,而回家过年,最珍贵的莫过于阖家团聚,与亲朋好友共度温馨时光,共享天伦之乐。</p> 和爸妈一起过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走来,最令人欣喜的莫过于与父母共度春节。每年腊月初,过年的序幕便缓缓拉开。母亲精心煮好上等的酒谷,拌上八月就制好的酒曲,将原料装入酒缸中静静发酵。腊月初八开始,年味渐浓,这天是弟弟的生日,每逢我们生日,母亲总会炖一只鸡以表庆祝。腊八过后,父母便陆陆续续地开始置办年货,若家养的鸡不够,他们也会提前买好饲养。一放寒假,我便迫不及待地回到家,投身到过年的准备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正式进入过年的节奏。打扫卫生、祭灶、杀猪,在那个经济并不宽裕的年代,人们平时很难买到肉,只能靠过年杀的猪肉腌成腊肉来解馋。小时候,家里每年都会喂养一头过年猪。猪被宰杀后,母亲便忙碌起来,留足过年的肉,腌制腊肉、制作酥肉。紧接着便是做豆腐,村里有一个小豆腐磨,家家户户轮流借用。小豆腐磨需要用手摇着转圈,磨得很慢,每年父母几乎要磨一个通宵。做好豆腐后,母亲又开始蒸馒头、炸油饼、果子、丸子,我则负责烧火。年三十的前一天,母亲会煮鸡肉、猪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三十的晚上,我和弟弟跟随父亲到门口的十字路口烧纸,祭奠爷爷、奶奶及祖先们。母亲精心准备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我和弟弟向父母拜年后,父母便给我们发红包。随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欢喜喜地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坐在热炕上,边吃着瓜子、花生、糖果,边打扑克牌守岁。大年初一早晨,母亲让我们穿上新衣服。吃过早饭,我们一家去给大伯拜年,初二开始,父亲的十多个堂兄弟就开始各家各户相互拜年。每年过年的时候,我和弟弟尽情享受美食、放鞭炮,玩得不亦乐乎。而从腊月准备过年到正月,母亲却忙得不可开交。正如老家的一句俗语所说:“娃娃过的是快乐年,女人过的是惆怅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只有去外婆家后,不用自己动手,才能吃上几顿省心饭。伺候完家门和父亲的外甥们后,母亲才有机会偶得清闲,领着我和弟弟去外婆家。回到娘家,母亲仿佛又变成了公主,饭由外婆和舅母做。母亲和她的堂姐妹们坐在暖暖的炕上聊天,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我和表姐妹们则出去玩耍。回到娘家,母亲才真正过上了快乐年。</p> 在婆婆家过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婚礼的钟声敲响,出嫁女儿的笑容背后隐藏着些许彷徨与忐忑。到了婆家成为儿媳妇,少女的纯真与率性渐渐被岁月收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家庭的责任落在了自己肩上,我开始学着母亲的样子去承担。不会做饭,我便跟着爱人慢慢学习。第一年在婆婆家过年,身为教师的我们一放寒假就回到婆婆家,我和爱人负责起年货的采购工作。过年时,婆婆主厨,我和两个小姑子打下手,炸油饼、丸子的时候,全家齐上阵,老公公专门负责看锅,我和爱人及婆婆、两个小姑子揉面做油饼。婆婆和好的油饼面软得黏手,我们只好每人手上都抹着油,热火朝天地做,结果炸出来的油饼咬不动。随后,做豆腐、煮肉、炒臊子,婆婆都很拿手,新炒的臊子夹着馒头,香气四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回家后,我向母亲详细咨询了做油饼的过程与方法。第二年过年,我按照母亲教的方法,亲自动手和面做油饼。平生第一次做油饼,心里忐忑不安。婆婆看了看我和好的做油饼的面,说了句:“那么硬的面,能行吗?”我心里更加没底。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炸出来的油饼酥得一碰就掉渣,几乎和母亲做的油饼差不多,甜而不腻,皮脆酥香。婆婆逢人便夸,正月里走亲戚家家都带着,走到哪说到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此,每年炸油饼成了我的专利,加上婆婆每年都必须炒许多臊子,每年切肉切得我腰疼。每当这时我就更加心疼母亲。想起自己年少不懂事的时候,只知道玩,帮母亲太少,心里特别难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年的年夜饭做好后,老公公、爱人及孩子的大伯端着饭菜去爷爷家,一大家子(老公公弟兄五个,爱人弟兄八个)的男性一起共贺新年。家里剩下我和婆婆及两个小姑子。两个小姑子出嫁后,我有了女儿,年三十,家里就剩我和女儿及婆婆。有一年,婆婆感冒严重,年三十的晚上,我还给婆婆熬药。这时,我想到婆婆做了一辈子的年夜饭,却没有正儿八经地坐下来和一家人一起吃过一顿年夜饭,心里酸酸的。不由得感慨农村妇女们的辛酸与无奈。</p> 在自己家过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年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悄然变化。爷爷去世后,老公公不必再率领儿子们出去过年了。我们在城里买了房子,将公公婆婆接到城里我们家后,过年变得简单而热闹。平时各种物品应有尽有,只需备好年三十及初一至初三~四的食材就行。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起看春晚、包饺子。再也没有以前过年前准备年货那么累人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的兴趣点也从对食物的渴望,转移到了对春晚的企盼。为了心无旁骛地看春晚,年三十的团圆饭时间也不断提前,大年初一的饺子也提前包好冻着,保证晚上八点前吃完年夜饭;保证一家人轻轻松松地看春晚,女儿可高兴坏了。</p> <p class="ql-block">年一年年在延续,它蕴含着时间的智慧和人生的启迪。回家过年,永远是中国人的顶级执念。在女儿家过年更加简单轻松。年前我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布置过年场景,领着孩子们剪窗花,又贴又挂过年装饰品、插福桶,年三十吃年夜饭等,让孩子们在感受年的气氛中,学习关于年的知识和风俗,传承过年文化。</p> <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音乐/《有钱没钱回家过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