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前,夏天,距成都10来公里的郊外,草长莺飞。</p><p class="ql-block"> 我家老宅不远的菜园,郁郁葱葱。爸爸从城里卖菜或街上赶场回来,总要到自留地看一下瓜果、蔬莱的长势,我总像他的一条小尾巴黏、贴在他身后,跟随而去。</p><p class="ql-block"> “成娃,我给你买了一本帖”,爸爸突然转过他高大的身躯,神色十分庄重,象对我要说一件什么大事。</p><p class="ql-block"> “铁”,我莫名其妙,“爸爸给我买铁做啥子呢?”我寻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六七岁的我还不知道爸爸给我买的是本毛笔字帖。</p><p class="ql-block"> 那本像拓片的黑底白字毛笔字帖,其内容是700余字的《为人民服务》,字是从柳公权《玄秘塔碑》采集而来。</p><p class="ql-block"> 自那以后,每天下午放学,我会把配大方桌用的长条高板凳,用小肩膀扛到院坝里,把字帖靠在一把竹椅子背上,在爷爷留下的一个兰花形青石墨盘里,用一截烫有金字墨,磨好墨汁,按爸爸教过的方法,对照字帖,在大字本上一笔一画摹写毛笔字,一直写到打“鸡母眼”(在田边、林下觅食的鸡找回家的时分)。</p><p class="ql-block"> 爸爸还为我拜了一位老师,那是我发蒙的班主任钟伯华先生(郫县人)。每天上午放学后,我会把头天写的大字本交给钟老师看。钟老师虽是新社会的老师,但从旧社会走过来,身影高大的私塾老师,经常从绿荧荧的老花镜片的上方,射出威严犀利的眼光。我吓得大气不敢出,双手垂立,看着他间或在他认可的字上划着红圈。我不敢问一句话,但我明白,钟老师红笔圈过的字就算象样了。</p><p class="ql-block"> 爸爸很忙于农活、公务,很累。他总是在早晨,坐在一把有靠背的小竹椅上,一边就着从坛子里捞出的泡菜,稀哩呼噜喝着稀饭,一边用筷子头对我写在大字本上,米字格或田字格中的每一个字,指点、评价。除起、承、转、合、提、按、顿、挫中的病笔外,批评得最多的是写字出格,笔画安排不“适誊”(成都方言不适当之意)。</p><p class="ql-block"> 七四年左右,爸爸排了两三个小时的队,买了本姚雪垠写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书中序言中提到姚雪垠为写李自成为写书踏勘历史现场、查抄历史资料,所作的笔记是“蝇头小楷,工整至极”。每当我写得不规整时,爸爸就用姚雪垠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书写教导我。</p><p class="ql-block"> 毕竟年龄小,心、手很难合一。但爸爸却很有耐心,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病笔、败笔。当时,我只有爸爸坐的椅背那么高吧,我在爸爸身边挨挨擦擦、黏黏贴贴。至今还记得他呼出的温暖鼻息,记得他粗硬的胡子扎痛了我的小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最终没达成爸爸的期望的书家,但书法濡染了我的心灵。遇到心仪的书法,总要在心里把玩一番。与人交往,有机会,默观字迹,心里已有了八分!</p><p class="ql-block"> 九三年,我在四川平武县参加农总行世界银行对中国第三笔农村信贷项目监测培训时。县政府组织参观重点文保报恩寺,我一边听政协委员的娓娓道来,一边不自觉空写指划,下意识地临摹起古迹上的精湛书法。</p><p class="ql-block"> “你也喜欢书法?”湖南农行的彭苗地,突然从后面凑上前,于是我与潇湘同好结缘二三十年。</p><p class="ql-block"> “你练过字?”2007年,从深圳来蓉督办案件的李总海峰仁兄,拿到我写的一张证据收条问。于是,身历欧风美雨十余年,情系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峰兄,与我虽天各一方,又因字结缘,心有灵犀。</p><p class="ql-block"> 虽然辜负了爸爸的厚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倍觉练字即练心,写字如做人。小时候,总爱摹仿笔锋,而忽略结体。爸爸讲的笔划安排,其实就是间架结构。一个字结构安排好了,手再拙,字也丑不到哪里;一个人框架正了,再多难,也不致潦倒!一丝不苟、工整至极,不正是德、日精工制造,百年老店的不二法门吗?</p><p class="ql-block"> 很长时间,我不懂爸爸为什么拿柳体给我练?颜筋柳骨,柳体并不适合初学。但爸爸清竣、疏朗的眉宇给了我答案。爸爸成都七中高中毕业回乡,虽然长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但为人清风朗月,淡然如水。他以高大的身躯,坚强的臂膀,栉风沐雨,辛苦劳作,爱国、爱家、爱社会,君子之交际淡如水。</p><p class="ql-block"> 孔子言,三年不改父志是为孝。承父家风,“不请客、不送礼;不做生、不拜年;不打干亲家、不借钱”,几乎是我为人的金科玉律。不过,对五湖四海的同志,我一如春天般的温暖;对当事人的殷殷重托,仍秉承爸爸,一以贯之的,认真服务乡梓、邻里的精神和作风!</p><p class="ql-block"> (乙巳除夕,原拟将缅怀慈父的腹稿成文,与君分享,终因工作太忙未能写就。特于旅途,修订旧作,献给天上的爸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