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象山校区荡荡儿,不看展也挺好!

怪人村

<p class="ql-block">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讲究因地制宜,融入自然,被英国《卫报》评选为21世纪最佳建筑,也是我心目中的最美校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象山校区由普利兹克奖首位中国获奖者王澍、陆文宇设计,使用了700万片回收来的旧砖瓦。还有隈研吾设计的民艺博物馆、西扎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经常有许多趣味的展览市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来象山校区可以不必看展,感受它的气场,拥抱它的滋养也就够了。它逼你到现场看,在曲径通幽间漫游,让你沉醉不知归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喜欢独自前来,也留下许多偕友同游的回忆。春天时带沙发客穿梭在建筑群间拍光影、藤蔓、夯土墙。夏天时和娟姐常常叼着冰棍逛手工学院的独立市集,那时真的是快活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秋天时和锋琴坐在土坡上看日落,天马行空地聊天。冬天带南瓜在雕塑学院踩树叶,听风声呢喃,观鸟、滑草、晒太阳,好像就拥有了童年的同款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少时不识人生况味,很喜欢柳永的一首词,“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柳永这一生秦楼留名,不惧岁月长。白衣卿相浅斟低唱,端得是风流潇洒。偶然流露的感怀落拓,那点愁思成了诗情,令人无限怜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地重游,就像刻舟求剑,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纵拾得少年意趣,纵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