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晴耕雨读(原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摄影/家人、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又是一年除夕夜,这个承载着无数家庭温馨回忆的特殊日子,总能让我的思绪飘回到那些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想当年,父母健在,无论我们兄弟姊妹散落何方,都会在年三十这一天,从各地赶回务川的老家,陪伴双亲共度新春佳节。而今,父亲已然离我们远去,母亲也已驾鹤西去,但那份对家的深切思念,对母亲的绵绵怀念,却如同陈年老酒,历久弥香,愈发浓烈。</p> <p class="ql-block"> 犹记得,每年驱车回到务川银行大院,母亲总是早早地守候在三楼阳台上,依栏而望。她的眼神中满含期待与喜悦,仿佛能穿透凛冽的寒风,捕捉到儿孙归来的身影。当我们带着女儿踏进家门的那一刻,母亲的笑容犹如春日里和煦的阳光,瞬间照亮了整个房间。她会急切地翻出积攒已久的糖果、瓜子、花生,一股脑儿地摆在桌上,那份由衷的喜悦与满足,仿佛比她自己品尝还要香甜。</p><p class="ql-block"> 母亲名叫李国英,解放前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算是大家闺秀。然而,这样的出身并未给她带来幸福与安逸,反而让她日后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磨难。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身为地主出身的她,找工作成了奢望。但生活的苦难并未击垮她,反而铸就了她骨子里的坚韧与不屈。</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初期,母亲被下放农村,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显然是不够的。那时的我年幼无知,只记得母亲带着姐姐和我,在农水井山上烧荒种地,种豌豆、胡豆、小麦,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她身子单薄,却常常要担着一百多斤重的粪上山浇庄稼。那些艰辛日子,母亲饱受折磨,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只是咬牙坚持,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正是这份坚韧与付出,让我们一家度过了那段极端困难的时期。</p><p class="ql-block"> 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家人的生存,母亲又开始学做缝纫。她没读过书,却天资聪慧,仅凭记忆和那些她才能看懂的图记,就学会了裁缝手艺,让家庭有了一份较为稳定的收入。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账目算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物资匮乏,家收入微薄,我们几姊妹正值长身体的时候,每顿要吃几大碗,国家供应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到月底时,常常要去借钱买黑市粮添补,那时家里经常吃的是油茶下苞米花,老妈有点钱时,会叫我去“工农饭店”买几个黑面馒头来添着吃。每到吃饭时,母亲总是让我们先吃,她却推说不饿,借故到厨房忙活。直到我们快吃饱了,她才出来就着残汤剩水吃一点。如今每每回想起这一幕,我的眼泪都会不由自主地滑落。那时的我们真是太不懂事了,只顾自巳吃,没有体会到母亲的辛劳与付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母亲总是在黎明之前悄然起身干活,用勤劳的双手为家人编织生活的温馨;在夜深人静之时,她挑灯熬夜,为儿女缝补次日上学穿的衣服。</p><p class="ql-block"> 母亲她用生命中最真挚的情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母亲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为人非常友善大方,邻里关系处得非常好。家里来了客人,她总能热情款待,记得焦岩幺舅和杨里溪的大舅赶场天不时会来我家,每每他的来家时,母亲就拿出平常舍不得吃的鸡蛋,煮一大碗香喷喷的鸡蛋面给他们吃,我们在一旁看着直淌口水,心里却是羡慕嫉妒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期,为了减轻家庭压力,母亲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去承包了服装厂的打面房。她还利用打面房的磅秤给买木炭的人称重,赚取每你一次两毛钱的微薄的收入。每到腊月,县城的人们为了办年货要打汤圆粉,打面房外总是排起长队。那些日子,母亲经常满头满脸满身沾满了米面,通宵达旦地忙碌着。她从不喊苦喊累,只是默默地付出。那几年,她挣了不少钱,但自己却舍不得花。她总是说:“孩子们长大了需要钱用,我得为他们攒点。”</p><p class="ql-block"> 面对生活的重压,她也总是将苦涩留给自己,把甘甜奉献给家庭,用行动诠释着“母爱如海,深沉而伟大”。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一种爱,它悄无声息,却如山般厚重,似海般深邃,那便是母爱。母亲,这个世界上最温柔而坚强的名字,她以一颗只装得下儿女的心,默默书写着无私奉献的华章。</p> <p class="ql-block"> 除夕之夜,当烟花绽放、鞭炮齐鸣时,我总会想起母亲那慈祥的笑容和为儿女忙前忙后的身影。老妈,您为儿女和家庭的付出,值得这世界所有的尊敬与赞美。我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对母亲的怀念与敬仰将永远伴随着我。我会将您的精神传承下去,让这份坚韧与付出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激励我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了,人生只剩归途。 </p><p class="ql-block"> 老妈,在这个除夕夜里,儿子想你,非常非常想念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张金伦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5年除夕夜于海南儋州滨海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