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五岳 </b>作为古代帝王封禅祭祀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道教信众的朝圣地。因此,“五岳”都有对应的庙宇,每座庙宇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b> 中岳庙</b>,位于河南省登封市<b>嵩山</b>南麓,始建于先秦时期,已有2700多年历史,现存建筑可上溯至汉代。庙内所存汉代至清代400余间楼、台、亭、阁、殿,规模宏大,素有<b>“小故宫”</b>之称。</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中,天地中心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则在登封,所以称为<b>天地之中</b>。2010年8月1日,包括中岳庙在内的<b>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 中岳庙沿中轴线依次有<b>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崇圣门、化三门、峻极殿</b>等建筑,共11进院落。</p><p class="ql-block"><b> 中华门:</b>为中岳庙的前门,牌坊中央上方书<b>“名山第一坊”</b>。</p> <p class="ql-block"><b> 遥参亭:</b>是一座八角重檐亭,是拜谒岳神的地方。檐坊和雀替上面透雕戏曲故事,形象优美。</p> <p class="ql-block"><b> 天中阁:</b>是中岳庙的正门,原名黄中楼,明嘉靖年间改为天中阁,两边各有石狮和华表,有点像天安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b> 崇圣门:</b>因中岳神曾被封为“中岳天中崇圣大帝”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b> 化三门:</b>取名于道教的“一气化三清”,是中岳庙的过往门庭。</p> <p class="ql-block"><b> 峻极门:</b>因中门两侧塑有两尊将军像,故又名“将军门”,是中岳大殿中心院的山门。</p> <p class="ql-block"><b> 峻极殿:</b>为中岳庙的正殿,又称<b>“中岳大殿”</b>,是嵩山规模最大的建筑。此殿面阔九间,檐下悬九块匾额,中间匾额上书<b>“黄帝祠堂”。</b></p> <p class="ql-block"><b> 四岳殿:</b>峻极殿前甬道两旁为四岳殿,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b>东岳殿、南岳殿、西岳殿、北岳殿,</b>加上中岳恰是五岳。</p> <p class="ql-block"><b> 秦汉古柏:</b>中岳大殿中心院内,千年古柏比比皆是,更有不少1500一3000年树龄的古柏。它们饱经风霜,依旧傲然挺立,成为岁月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千年的沉淀,让它拥有了独特的韵味,老树无言却深情。</p> <p class="ql-block"><b> 北魏碑刻:</b>《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北魏太延元年(435年)修中岳庙所立,碑文大部分已剥落,不过中原名碑历代多有记载,旁边是九十年代根据文献补齐碑文刻的新碑,碑文中说祭祀中岳的朝代多有好报,而不祭祀的多患难。</p> <p class="ql-block"><b> 宋代铁人:</b>古神库周围有四个高大的铁人,铸造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高3米许,重约3吨,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威严,是中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p> <p class="ql-block"><b> 中岳庙</b>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旅游者探访中原地区古老文化的绝佳去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