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找 敦 煌 蛇 【敦煌博物院资料整理】

陶玉和

<p class="ql-block">  2025年乙巳蛇年,我们迎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蛇成为第一位登场的生肖。在中华文化里,蛇是灵性、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征,寓意着丰收、吉祥和福瑞。敦煌石窟中也有许多“蛇”的图像,种类丰富、千姿百态。</p><p class="ql-block"> 今天,让我们一同“进窟寻蛇”! 圣洁吉祥:充满正能量的“蛇”中国古人对蛇的尊崇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神话传说中就有许多尊蛇为始祖神或信仰蛇神的故事。上古奇书《山海经》中就记载了许多灵蛇异兽,如能乘雾飞行的螣蛇。《荀子·劝学》称“螣蛇无足而飞”,比喻做事应当专心一致,最终必能取得成功。</p> <p class="ql-block">  人类始祖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他们与蛇的关系非常密切。战国《列子·黄帝篇》中就有“庖牺氏、女娲氏……蛇身人面”的描述,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也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前秦王嘉撰《拾遗记》更言:“昔者人皇蛇身九首,肇自开辟”。这些记载与莫高窟西魏第285窟中所绘“伏羲女娲”以及“天皇十三头、地皇十一头、人皇九头”的“人首蛇身”形象基本相符。图中上方的伏羲和女娲均“人首蛇身”,左侧的女娲一手持矩,一手持墨斗;右侧的伏羲左手持圆规、右手持绳尺。两者身着汉装,飘带随风飞扬,行进于流云天际。</p> <p class="ql-block">  古人认为,蛇和龟是延年灵兽,象征着长寿吉祥。而在中国传统神话中,有一种龟蛇合体的形象,称为玄武,它是北方之神,具有祛邪、避灾、祈福的象征意义。东汉张衡所作《思玄赋》中有“玄武缩于壳中兮,螣蛇蜿而自纠”的描写,李善注云“龟与蛇交曰玄武”。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P.2683《瑞应图》记载“似龟而黑色,常负蛇而行,北方神兽”。四大神兽之一的玄武,也出现在莫高窟西魏第249窟中。玄武的造型些许夸张,头部像鹿,壳以赭色涂染,长蛇穿腹缠绕,龟蛇相交,两头相对。</p> <p class="ql-block">  力大无穷:倒拔“垂杨柳”的蛇自然界中,蛇会用盘绞的方式捕食猎物,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降魔变文》中有“辞佛故来降外道,次第总遣大风吹。神王叫声如电吼,长蛇擿树不残枝”的描述,反映了蛇的气力之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