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宏觉寺塑像:二十四孝之四

远方

<p class="ql-block">一、太姒嗣徵</p><p class="ql-block">周朝时候。有个太姒。是有莘国姓姒的女儿。在父母家里的时候。就专心一志的。做着女子应做的工作。自己很俭朴、很节省的。又很尊敬女先生。等到做了文王的妃子。仍然不改他的天性。能够继续婆婆太任的完美的德行。他遵守做媳妇的规矩。过失一些也没有。当他回到家中去请父母的安。就告知女先生叫他去转告诉文王。太姒的德行。感化了天下的妇人。使他们一个个都不失妇道。周朝的人就做了一首颂扬他的诗。诗里赞美太姒说、我受了女先生的训告。告诉我嫁到夫家要讲节俭。所以搓我的私服。洗我的亵衣。那样该搓洗的。那样不必搓洗的。常常使衣裳洁净。再用相当的时间、回家去安慰我父母。还有一首诗里说、常常思想庄敬的太任。太任就是文王的母亲。因为太任常常爱慕他婆婆太姜的德行。所以能够做京师里王室的贤妇。太姒竟能够继续他婆婆太任的好教化。一些儿没有嫉妒的。所以文王有一百个儿子了。</p> <p class="ql-block">二、女娟持檝</p><p class="ql-block">周朝河津的地方官。有一个女儿名娟。是晋国人。这时候晋国的赵鞅要去攻打楚国。就和河津的地方官约下了日子。给他渡河。不料到了那一天。地方官因为酒醉了。把约期忘记了。赵鞅就大大的动气。要把河津的官杀了。娟便拿了一片桨子去迎着赵鞅。对他说。我的父亲、知道主君就要来渡这条神秘的河水。恐怕水神的惊骇。把风浪掀动起来。要使主君感到不安。所以很虔诚地备着三牲和美酒。向水神去祈祷。谨祝着主君的平安和幸福。因为他不会饮酒的缘故。饮了一点谢神散福的酒。便醉到这般田地了。现在主君要杀正沈醉着的父亲。我想父亲的身体。既然不会感觉到痛苦。父亲的心里。也不会明白犯了什么罪状的。最好请你等他醒了再讲罢。赵鞅觉得他说得很有理。就免了地方官的死罪。他就代着父亲划船。给赵鞅渡过河去。</p> <p class="ql-block">三、周青含冤</p><p class="ql-block">汉朝时候。东海地方。有一个姓周名青的妇人。丈夫死了。事奉婆婆。十分恭敬。婆婆说。我是衰老没用的人了。怎好再叫他年轻可怜的人。为着养我的缘故。吃尽苦辛呢。就自己在暗中吊死了。他的小姑控告周青谋害了母亲。就把周青捉进了官里。因为受不住刑罚的痛苦。只得屈招了。在他行刑那一天。用了十丈长的竹竿。上面挂了五面旗子。周青对着大众宣誓。他说。我倘然真个有罪。那末我的血一定向下流。我倘然没有罪。那末我的血一定向上涌。等到杀死以后。流出了青黄颜色的血。果然循着竿子涌到竹竿梢头。再从梢头循着竿子流下。从此以后。那一府的地方。就三年没有下雨。直到后任的贤明太守上了任。晓得周青的冤枉。就亲自到周青坟前者去祭祷。并且给他表扬了。果然天就马上下雨了。这一年的年岁也就很熟了。</p> <p class="ql-block">四、梁嫕上书</p><p class="ql-block">汉朝梁竦的女儿。名字做主嫕。就是樊调的妻子。和帝的姨母。恭怀后的姊姊。当初时候。章帝对恭怀后很是宠爱。生了和帝。就把他封做了太子。窦皇后因为自己没有儿子。把和帝养作自己的儿子。梁家对于他女儿。生了一个儿子。是很喜欢的。就在和帝生的时候。非常高兴地庆祝着。那里晓得给窦皇后知道了。就遭了他的妒忌。妄造罪名去陷害梁家。于是皇帝下了命令。把梁竦杀死。梁氏的家属流配到九真。一直等到和帝做了皇帝。窦后死了。窦后的娘家人都犯了罪以后。梁嫕便从民间上了一份奏章到皇帝那儿。要求给他的母亲和弟弟赦了罪回来。并要收葬了父亲的遗体。和帝很钦佩他的孝思。都答应了他的请求。称他为梁夫人。并把他的丈夫樊调升做了郎中的官。又把恭怀后改葬在西陵。</p> <p class="ql-block">五、卢李奔丧</p><p class="ql-block">北魏范阳卢元礼的妻子。是赵郡太守官李叔徹的女儿。天性是很孝顺。父亲死了。因为过于悲伤。就生了病。嫁到卢家以后。仍然念念不忘地记挂着年老母亲。饮食一天比一天减少。因此很消瘦了。虽然有卢家的人。多方的劝慰他。他的愁闷也不能够解脱。可是回到母家的时候。就一切都好了。卢元礼一死。他就立誓不再嫁人。侍奉婆婆十分孝敬。后来他的母亲死在洛阳地方。恶耗传来。痛哭了一番。昏厥不省人事。过了一夜。才苏苏转来。滴水不进口的有六天。还是要竭力去奔丧。婆婆恐怕他的精力衰弱。亲自送他到了洛阳。一进家门。便攀着母亲的灵柩号淘大哭。竟气绝了。后来赐号叫做贞孝女宗。他的乡里名称。也改称做孝德里了。</p> <p class="ql-block">六、屠女守坟</p><p class="ql-block">南齐朝时候。有一个姓屠的女儿。他父亲双眼都瞎了。母亲永久生了病。并且时遭邻舍的厌恶。所以他把父母搬到远地方去住着。他日里在山中砍柴。晚上在灯下纺績。拿赚得来的钱。供养残废父母。后来父母都死了。亏他亲自掘泥土。才把父母安葬了。忽然听见半山空中有声音说。你的孝行是很可佩服的。山神愿效微劳。给你当着差。你可以替人家医病。那就可以大大的富起来。他以为是妖魔鬼祟。不敢去做。因此自己也生了病了。直到后来有一个邻人。中了射工的毒。他就试着给他医治。果然那邻人就病好了。于是他就替人医病。经他医治的。没有一个不好。从此他的生活。一天宽裕一天。乡村里有许多的人向他来求婚。他都拒绝了。终身守着父母的坟墓。不去嫁人。</p> <p class="ql-block">七、无忌甓仇</p><p class="ql-block">唐朝卫家有个女子。名字叫无忌。是绛州夏县地方人。在六岁的那年。父亲就被乡人卫长则谋死了。他没有哥哥。也没有弟弟。只有一个母亲。不久也改嫁了。无忌年长起来。就立志要报父亲不共戴天的大仇。有一回。恰巧他的堂伯父招客人宴会。长则也在座上。他就举起屋瓦。猛力地击去。把长则打死了。他并不抵赖。就到官里去自首。说明我父亲的大仇已报。请把我杀了吧。那时候褚遂良正做巡察使。便把始末情由。详到皇上里去。太宗皇帝也很可怜他。吩咐免了他的罪。给他用马送到雍州。并且赐他田产房屋。州县官还给他物色了佳婿。很美满的结婚了。</p> <p class="ql-block">八、饶娥浮父</p><p class="ql-block">唐朝的孝女饶娥。号叫琼真。是饶州乐平县人。生长蓬门。织布缝纫。都肯很勤劳的做着。并且自己很端庄整洁。父亲就叫饶勣。有一天。在江里捕鱼。风浪大作。把船打沈了。尸也不见了。那时饶娥只有十四岁。知道了恶耗。赶到江边去哭。绝食三天就哭死了。他死了不久。雷电交作。水虫都震死了。他父亲的尸首也浮了起来。乡里的人都觉得惊奇。备了送葬的东西。在鄱水北面用礼去葬他的父亲和饶娥。县官魏仲光在他的坟前。特地立了一块刻着这件事实的圆石。建中初年。黜陟使郑叔则在他的里门建了一座牌坊。去显扬他的孝思。河东柳完元也给他做了一篇文、立了碑。</p> <p class="ql-block">九、郑杨求杏</p><p class="ql-block">唐朝有个姓郑名邯的人。他的妻子杨氏。在他婆婆生病的时候。听人说杏子是可以医他婆婆的病。他听了就对丈夫说。这时节、那里来的杏子呢。应该到各处去设法访求了。你一方面要替人家做工种田。一方面要好好侍奉婆婆的病。我可以到四处去寻访那杏子。于是化装了男子。走到邻县去。忽然在那路旁瞥见烂草污秽里有颗杏子。他就拾了起来。洗净以后。很高兴的拿回来给婆婆吃了。婆婆吃了杏子。病就渐渐的好了。有一天、大风大雷在檐前不绝地震撼着。杨氏想起拿龌龊的杏子骗了婆婆的缘故。便流着眼泪去拜别婆婆。举起了两只臂。站在天井的当中。等候雷神来打他。后来只觉臂上重重的。在风平雷停时候一看。原来绕在两臂上的。是两条几尺长的金龙。因此家里很富有了。</p> <p class="ql-block">十、妹妹殉母</p><p class="ql-block">唐朝高妹妹的父亲。名叫高彦昭。在李正己的属下做官。等到李正己的儿子李纳背叛了朝廷。把高彦昭的妻子收押了做抵头。然后叫他去镇守濮阳城。高彦昭的为人。很明大义。就把城池投降了河南都统刘元佐。李纳便要杀他的家属。这时候高妹妹只有七岁。他的母亲可怜他这样小的年纪。也要被李纳惨杀。所以衰求李纳留着做了丫环。免他一死。李纳倒答应了。可是高妹妹不愿活着。他说。母亲和哥哥都不能免了。我还活着做什么呢。看到他母亲在将被杀的时候。还向四面拜着。高妹妹就说。这算什么意思呢。他母亲说。我们只能对着神明求救了。高妹妹说。我家这样的忠义。尚且不免一死。还有什么天道呢。接着便问父亲在什么地方。他就朝着指示的方向大哭。哭完了。拜了两拜。就叫他们杀死了。</p> <p class="ql-block">十一、历女守柩</p><p class="ql-block">唐朝时候。萧历和他的妻。都死在衙门里的。遗下了十六岁的女儿。就同了婢女。涂污面孔。运着父亲母亲的两具灵柩。回到故乡去。可是穷得没有船钱开发。到了宣州地方。舟子就把两具灵柩缷在半路上。竟自去了。萧女只得在水边搭起了茅蓬。掘了一个墓穴。安放了灵枢。等到做成了坟。就有驯鸟白兔菌芝等等的祥瑞的表现。那地方上的老者。很佩服他的孝顺。就给他造了一座屋子。时时节节把米榖和布帛送给他。三年丧满了。可是萧女还不脱去麻布的縗衣。有向他来求婚的人。他就说。我是一个弱女子。没有能力回到北方故乡去。必定要有人能够把我父母的灵柩运回故里。好好的安葬了。我才情愿同他结婚的。那时候有个杨含。正缷了高安的任回去。经过宣州。听得这个消息。就依了萧女的要求。等到安葬了以后。萧家女儿就嫁给杨含了。</p> <p class="ql-block">十二、菊花无怨</p><p class="ql-block">宋朝张菊花在他七岁的时候。就被他后母暗暗地卖到范尚书的家里去了。又骗着张菊花的父亲说。女儿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他父亲听到女儿失踪的消息。哭得双眼都瞎了。过了几年。张菊花和他的父亲。恰巧在金姓的家里碰见。就大家抱着痛哭了一场。辞别主人。跟着父亲回家了。他父亲要把后母赶出去。张菊花说。我没有母亲这一番行为。便不能跨进富贵人家去的。这样说来。母亲是对我有恩德的。又何必怨恨呢。况且我回来了。母亲就去了。我怎么可以安心呢。于是父亲也就罢了。后来父亲年纪老了。没有儿子。家境又穷。死了以后。张菊花侍奉后母。非常孝顺。后来后母不能行动了。张菊花背他行走。等到后母死了。张菊花就在富人的家里做工。他是又忠心又勤力、又和气、又俭省、样样都完全的。</p> <p class="ql-block">十三、周徐同德</p><p class="ql-block">宋朝时候。林侑的妻子周氏。事奉婆婆非常孝顺。他所生的儿子就叫林江。娶了一个妻子徐氏。徐氏的事奉周氏。也像周氏侍奉婆婆一般的孝顺。徐氏生了个儿子。取名林定老。生下才六个月的时候。元朝的兵到了。林江就背了定老逃难。因为敌人追得紧。还在后面用箭射他。林江便丢了儿子逃走。竟死了。周氏和徐氏同去寻找他们的时候。中途又碰着强盗。周氏祷告神明。才得一同逃脱。可是又走错了路。却在这个当儿。寻得了林江丢下了的儿子。一些没有惊慌和啼哭的神气。后来元兵退去了。就寻到了林江的尸首。可是家里的房子已经烧毁了。只得租借人家的屋子住着。婆媳两人相依如命。那时候徐氏还只有三十岁。有人劝他再嫁。徐氏对人终是这样说。我要养婆婆、教孤儿。给林家留一线的命脉的呵。后来林定老中了进士。追赠他的父母、像他一样的官衔。</p> <p class="ql-block">十四、彩鸾代父</p><p class="ql-block">元朝李景文的妻子徐彩鸾。是浦城徐嗣源的女儿。颇懂得经史。他每每读到文天祥的六首歌。必定为他生了感动。吊下眼泪。到了至中年间。强盗来抢劫浦城。徐彩鸾就跟了父亲逃难。那里晓得就被强盗们追着了,快要杀他父亲徐嗣源的时候。徐彩鸾就走上前去。很勇敢地对着强盗说。这是我的父亲。宁可杀了我罢。强盗们便放了徐嗣源去迫徐彩鸾。彩鸾就对他父亲说。我明白大义。决不受他们的污辱。请父亲快快逃生罢。徐彩鸾到了桂林桥地方。就在地上拾了一根炭。在壁上题了一首诗。诗里说、只有桂林桥下的水。一千年也照得见我的心肠清洁吓。写完了。把强盗大骂了一番。投河自尽了。</p> <p class="ql-block">十五、朱寿诉冤</p><p class="ql-block">元朝时候。有个女子叫朱寿。他的父亲就叫朱环。被仆人诬告他是出了钱财、帮助人家造反。因此将要受刑。这时候恰值他的儿子名叫朱元的。正生了病。不能起身。于是只好对着女儿朱寿哭着。朱寿说。从前淳于缇萦能够救父。我难道不是人吗。就去对法官冯耿贤哭诉。说。我的父亲是没有罪的。不过是被恶仆怀恨。要陷害我的父亲罢了。假使奇冤不能伸雪。一家的老小就都去做地下冤枉的鬼了。你是一个贤明的长官。所以我敢来诉说。说话的时候。眼泪像水般的流出来。那时冯法官大声地喝着。说。这种大的案件。不是你们女子所能知道的。可是朱寿益发很悲哀地的哭求昭雪。于是感动了法官的心。就吩咐属员去穷诘那恶奴。便得了诬告的供状。后来朱环才得免了罪。</p> <p class="ql-block">十六、韩刘刺血</p><p class="ql-block">元朝有个贵显的官姓韩名太初。他的妻子刘氏。当他搬到和州去住的时候。是陪伴婆婆宁氏同去的。婆婆一个不小心跌伤了腰部。刘氏便在自己手臂上刺出血来。拌匀在药里给婆婆吃。果然腰伤就好了。到了瓜洲地方。那里晓得婆婆的病复发了。他再刺血拌药去给婆婆吃。病又好了。最后到和州。婆婆生了风疾。就是大小便的时候。也不能起来。刘氏亲自替他去扶持、去揩拭。这时候正是炎热的夏天。日夜替婆婆驱除蚊子苍蝇。见蛆虫生在枕席上。刘氏就用口把他啮死。蛆虫便不再生了。婆婆的病。不久也就好了。有一天。婆婆忽然病得很利害。咬着刘氏的手指。意思是要永诀了。刘氏又刺着手指。得了血。放在汤里给婆婆去吃喝。病又好了。</p> <p class="ql-block">十七、诸娥钉板</p><p class="ql-block">明朝时候。诸士吉的女儿。名叫娥。是山阴地方人。诸士吉在洪武初年。主管着粮税的事务。被一个刁恶又欠粮的人。到官里去诬告他。照律要判死刑。并且把他两个儿子一个叫诸炳一个叫诸焕的。也都关到牢狱里。那时候诸娥只有八岁的年纪。见着家里弄得家破人亡。就日夜不绝地悲哭。后来和他的舅舅陶山长。同到京城里去诉冤。那时候有种限制诉冤的法令。要诉冤屈的人。应该先到钉板上去卧着。否则是不肯审问的。诸娥的志向很坚决。便在钉板上反覆打滚。险些儿死了。这个消息给官吏们听到了。就去推勘审问。结果只把他的一个哥哥充军到边疆上去。案子便完结了。后来诸娥因为受伤太重便死了。乡村里的人都很替他悲伤。就给他塑了肖像。供在曹娥的庙里。</p> <p class="ql-block">十八、李甄拜道</p><p class="ql-block">明朝栾城地方李大的妻子甄氏。侍奉公婆十分孝顺。他的丈夫是和弟弟已经分居了的。有一天。婆婆出去。要到第二个儿子家里的时候。他很不放心的跟着婆婆去。后来婆婆叫他回来。他才回来了。不到三天工夫。甄氏觉得心惊肉跳。浑身出汗。感觉到不安。不多时候。果然有人来报告婆婆病重的消息。甄氏马上动身。一路拜着祷告神明保佑婆婆。他到了婆婆的身边。很小心的看护了数天。婆婆的病就好了。后来婆婆活到九十一岁生病死了。甄氏就把婆婆合葬在公公的坟里。自己在坟旁搭起了茅屋。住了三年。日日夜夜不绝地悲哭。所以乡村里的人。都称他是一个孝顺的媳妇。洪武年间。皇帝赐他一方匾额。挂在他门前。去表扬他的孝行。</p> <p class="ql-block">十九、淑圆击鼓</p><p class="ql-block">明朝林时的女儿。名叫淑圆。莆田人。林时是永乐十三年考取的进士。在刑部衙门里做官。后来为着宫门悬挂册籍的事。受了罪。下在牢狱里。照例应该派到北京去做苦工。林淑圆这时候只有七岁。听到了这个消息。就到通政院敲打登闻鼓。诉着父亲的冤抑。那时仁宗皇帝正在南京治理国事。看他这样小的年纪。有这样的孝心。也觉得他可怜。所以就给他饭吃。又把他的父亲林时免了罪。后来他的父亲到陕西去上任。他也跟了去。母亲王氏不幸生了病。吃了各种药。都没有效验。那时林淑圆已经十二岁了。暗中割了左臂的肉。煮在粥里奉给母亲吃。果然母亲的病就好了。等到年长的时候。嫁给西安地方做左卫指挥使的费铭。死的那年。已有八十多岁了。</p> <p class="ql-block">二十、桂李割乳</p><p class="ql-block">明朝时候。桂廷凤的妻子李氏。在婆婆生了痰疾。非常危险的当儿。听人说起人身上的乳肉。可以疗治的话。李氏一面煎药。一面焚香在灶神面前。很虔诚地祷告。自己便去割下了一只奶。因此在地上晕倒气绝了。等到桂廷凤唤他拿药没有回应。桂廷凤就出来看他的时候。见他已卧在满地的血泊里面了。便大声求救。城市的住民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惊奇。县里的官长们也都亲自来慰问。吩咐给他快快医治。正在那时候。忽然来了一个和尚。走到门前说。你们只要用蕲艾贴在受伤的地方。就会好的。后来依了和尚的话。果然苏醒了。等到想去谢和尚的时候。那知早已不见了。后来把乳肉和了药给婆婆去吃。婆婆的性命果然保全了。</p> <p class="ql-block">二十一、庐吴寻骸</p><p class="ql-block">明朝庐清的妻子吴氏。潞州地方人。庐清因为父母都客死在临洺地方。穷得没有路费、可把遗骸迁回来安葬。自己很恨恨地死了。那时候吴氏叹息着说。公婆的枯骨还在北地。丈夫又死在南方。伦常上很大的责任。都归到我的身上了。因此把女儿卖掉。去做路上的川费。一个人独自到了临洺。寻不到翁姑埋骨的所在。正在田野大哭的当儿。忽然遇见了他丈夫的学生。亏他指示以后。他就运着两具遗骸回来。后来再冒着大暑。到了河南。背着丈夫的遗骨回转。他做完了这三桩丧事。自己只是忍了饥饿。苦苦地守了节。那时教官刘崧。对知州马暾去陈说他的节孝。于是就给他赎回了女儿。还好好的给了他一笔抚卹费。</p> <p class="ql-block">二十二、陈高发鞍</p><p class="ql-block">明朝时候。陈和的妻子高氏。年轻时候、丈夫就死了。侍奉公婆十分孝顺。后来公公婆婆都死了。又给公婆安葬好。这时候、高氏年纪已经五十岁了。对着他的儿子名陈刚的、哭着说。我的父亲先前客葬在虞城的北面。我的母亲特地用一块枣木的小车牙。葬在里面做记号。回到家里。母亲也就死了。我的弟弟非常懦弱。我隐瞒了三十个年头。不敢声张出来。因为你的祖父祖母还在堂上的缘故。现在我要去搬父亲的遗骨了。因此陈刚也跟了母亲一同去。到了葬地里。只看见许许多多的高坟。究竟他的父亲葬在那个坟里。已经辨不清楚了。高氏就把头发缚在马鞍的上面。向后倒走。从早晨到了夜里。走到一处小坟里。觉得马鞍很重。不能再向前走了。就开了坟。坟里的一块小车牙。还一点不改的放着。旁人看见的都觉得惊奇。大家用金钱资助陈高氏母子两个人。搬着遗骨回来。</p> <p class="ql-block">二十三、刘女代耕</p><p class="ql-block">明朝汝阳地方刘氏一家。有两位孝女。她们的父亲名叫刘玉。生了七个女儿。可是没有儿子。家境很贫苦。每日种着田。有一次、站在田里高的土堆上面。自己叹息着说。我只生了女不生男子。使我老是这样扶着犁头。没有休息的时候了。可是被他的第四和第六的两个女儿听得了。很可怜着年老的父亲。两个人立了愿。终身不嫁。也着起了短衣。天天到田里代父亲去耕种。以博年老父亲的欢心。等到父母先后死了以后。没有能力去安葬。他们就把住屋改做了坟。并且天天早晚照生前一样的问安。隆庆四年的时候。督学副使杨俊民。知府史桂芳。亲自到了他们的家里去见他们。这时候两位孝女。都已六十多岁了。</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武江侍食</p><p class="ql-block">明朝时候。武师端的妻子江氏。社会上的人。都知道他是很孝顺父母的。后来嫁给武师端。他的婆婆生了痢疾。他亲自替婆婆洗濯。有一个邻家的妇人对他说。你家难道没有婢仆的吗。怎么要你亲自洗濯着污秽的东西。江氏说。婢仆们因了主人的威势。虽然不敢违反。但是并非自己愿意的。我呢却是自己愿意的呵。后来他的婆婆、生了二十多天的噤口痢疾。医生没法医治。都回绝了。江氏就割了左臂上的肉。焙干做了末。假说是药。给他婆婆去吃。婆婆的病。果然渐渐痊愈了。每餐他必亲自侍奉婆婆。等到婆婆吃完。他才自己去吃。计划家事的时候。他一定走到别的地方去商议。不使他的婆婆听到愁叹的声音。乡里和亲戚的人。都佩服他的孝顺行为。做着自己的模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