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上、下联识别方法

心桥

<p class="ql-block">春联的上、下联识别方法:</p><p class="ql-block"> 作者:心桥</p><p class="ql-block"> 一张卷子的春联上下联识别,让我脑袋昏了。“风吹杨柳千门”、“雨润桃花万户”。按理说千在前,万在后,可是这样按上、下联平(一般情况下一、二声)、仄(一般情况下三四声)处理上下联出现问题了,因为按标准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p><p class="ql-block"> 于是仔细查阅网络,发现题上少了一个字,上联应该是“风吹杨柳千门绿”,“下联是“雨润桃花万户红”,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 结论:按音调平仄分。即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一二声)。</p><p class="ql-block"> 再例<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春临大地百花艳”(“艳”为仄声)是上联,“节至人间万象新”(“新”为平声)是下联。</span></p><p class="ql-block"> 其实,区分上下联还有一些方法。</p><p class="ql-block"> 第二点、 按时间先后分</p><p class="ql-block"> “旧”时间在上联,“新”时间在下联。比如“辞旧岁”、“迎新春”分别为上下联。</p><p class="ql-block"> 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爆竹升天送狗岁,春花遍地缀猪年”,狗年在前,猪年在后,所以“爆竹升天送狗岁”是上联。</p><p class="ql-block"> 第三点、按空间范围分</p><p class="ql-block"> 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一门天赐平安福,四海人同富贵春”,“一门”范围小,“四海”范围大,所以“一门天赐平安福”是上联。</p><p class="ql-block"> 小范围为上联,大范围为下联。如常见的“家”、“国”即是如此。又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柳”的范围小,“楼”的气魄大,分别为上下联。</p><p class="ql-block"> 第四点、按因果关系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为上联,“果”为下联。</span> 比如“多劳多得人人乐,丰产丰收岁岁甜”,“多劳多得”是因,“丰产丰收”是果,因此“多劳多得人人乐”是上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该还包括上联为问句(?),下联为答句(。)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 第五点、按含义方法区分,含义深刻的一般是下联。这时候的上联一般是衬托,下联一般是主题,比如上联是春天美景,下联是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第六点、看横批顺序</p><p class="ql-block"> 现在横批多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就贴在左边;若横批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则贴在右边。</p><p class="ql-block"> 不过这必须是庙宇、古迹等地方的对联容易看出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第七点,按语言习惯分。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寿”有先后的语言习惯,所以依次为上下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