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西贺州市富川县瑞光塔,作为广西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富川不可或缺的人文瑰宝。如今,瑞光园的建立更是将这一历史遗迹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之中,为游客提供了一处既能领略自然风光,又能感受历史文化韵味的绝佳去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瑞光塔坐落于富川古明城南外的富江西畔,其建设年代在史料中并未详细记载,但古籍中曾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春,瑞光塔砌面遭受雷击”。尽管古代官方建筑通常会留下刻石或碑记以记录其历史,但遗憾的是,在瑞光塔附近并未发现此类文物。因此,关于瑞光塔之前的历史,我们知之甚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后来的历史事件为我们提供了线索。清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天国义军在胡有禄、朱洪音等人的领导下攻打富川城,战火纷飞之间,官府军队败北,知县济昌等人遇害,富川城内外众多建筑,包括瑞光塔,都化为一片废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随着富川县境内乱局的基本平定,地方恢复安宁,官府开始着手重修瑞光塔。从那时起,我们今天所见的瑞光塔的主体建筑历史便拉开了序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富川县相关部门又数次拨款对瑞光塔进行维修和加固,最终形成了我们如今所见的端光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富川县以这座古塔为核心,周围开辟出一片风景胜地——瑞光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关于瑞光塔的始建年代,虽然史料中并未详细记载,但仍然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线索。瑞光塔,古时又称观音阁,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在明弘治十三年,富川地区遭遇了持续的大雨和山洪暴发,矮石堡被冲垮,富川江洪水泛滥,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为了寻求平安并遵循传统习俗,人们在富川城南江畔的急转弯处修建了一座塔,塔内还阴刻雕有观音像以供奉,因此得名观音阁。塔名“瑞光”,寓意吉祥之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多地都有瑞光塔的踪迹,如苏州瑞光塔、成都瑞光塔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富川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瑞光塔的传说,大致内容为:过去富江暴雨不断,妖龙趁机作乱,残害百姓,毁屋伤田,给古明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关键时刻,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托梦给吏民,建议他们立塔建寺以镇江降妖。塔寺建成后,风平浪静,涝灾得以消除,因此该塔又被称作观音塔、观音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古代,塔与寺庙往往是相伴而生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然而,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各种历史事件的冲击,如今许多古塔都独立存在,或者与某些历史悠久的寺庙仅存传说。真正能够历经风雨而两者皆存的古塔与古寺庙,实属罕见。富川县的瑞光塔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它与慈云寺相映成趣,共同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慈云寺,又被称为镇江慈云寺,其名寓意着佛的慈心如大云般广被众生。这座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虽然历经数次重修,但咸丰五年(1855年)的一场兵火还是将其付之一炬。幸运的是,它在同治六年(1867年)得以重建,比瑞光塔的建造时间还要早。因此,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来看,瑞光塔的建造时间比慈云寺早了整整三百年。然而,如今我们看到的慈云寺主体建筑,其历史可能又比瑞光塔的还要早几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系列的历史变迁,使得瑞光塔中的观音像成为了传说,而许多人则更习惯将慈云寺称为观音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民国4年(1915年),广西的耀武上将军陆荣廷在巡阅桂平并绕道富川时,慈云寺与瑞光塔作为当地的风景名胜,自然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发现从南门到慈云寺的道路状况不佳,于是提出了修建一条花街路,连接慈云寺至回犀桥的倡议。此外,在游览完慈云寺和瑞光塔后,陆荣廷还创作了三首诗,为富川留下了一段珍贵的人文历史——《游富川城南慈云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1928年前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全国各地纷纷兴建纪念性建筑,如中山公园和中山纪念堂。富川县也响应这一号召,将慈云寺改建为“中山纪念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慈云寺已作为富川县文物管理所的驻地,其周边区域也被开发成富川县的文化公园,这里不仅展示了瑶族文化的纪念馆、富川县革命文物展厅和古代文物展厅,还集中陈列了众多古碑石刻等珍贵文物。这些举措使得慈云寺成为了对外宣传富川文化的重要窗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