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过冬,过年

付强_

<p class="ql-block">今年的腊月只有29天,那么腊月廿九就算是大年三十了。过年到底是大年三十还是正月初一?其实这两天都属于过年的范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义来讲,过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2025年1月28日的晩上是除夕,这一天是腊月廿九,因为今年腊月正好碰上农历小月,所以没有大年三十,但不管是腊月二十九还是腊月三十,作为传统节日的除夕一直都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被确定在农历正月初一是从汉武帝制定《太初历》开始的,从汉代直到民国的两千多年,年一直固定在正月初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也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从民国开始的。民国时期把传统的年改称为“春节”,但是年的记忆已经进入了老百姓的血液,大家仍然习惯说“过年”。过年那几天不提公历日期,仍说初一、初二、初三,直到初五。这是民俗和文化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文化最深刻的表现是“年心理”,这是一种文化心理。年文化最核心的表现就是“团圆”,回家过年是每个游子的终极心愿,因此,春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国情景观,千里万里奔赴,只为回到父母的身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𨚫再也回不到父母身边了,父亲母亲都去世了。自从母亲走后,大家庭的团年饭就成了记忆。过年不再想呆在家乡,那种孤寂感让人觉得很冷,于是我们便早早地出走他乡,或借过冬的名义到南方,或借旅行的名义出国去,或借团聚的名义和女儿在一起。母亲离世了多少年,我们差不多就在外过了多少个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不想被触动。昨天的发文,读书者朋友阿健的留言说出了心声,“……明天除夕,我们姐妹约在广州过,自从父母都过世之后,我们基本都是在广州过年,近二年为了迁就我小孙子,大家约在深圳过,但是深圳毕竟是移民城市,酒店的粤菜多数不地道,还是在广州食得好味。其实于我而言,只有父母健在的那些岁月,过年才是真的过年。那时父亲会提前养水仙,到春节正好开花,还会到花市买二盆兰花,二盆四季桔或金桔,除夕在大门贴春联和福字,团年饭一定有白切鸡和蒸鱼,还有白灼虾,沙姜炒章鱼,胡椒猪肚汤……饭后母亲开始炸角仔,我们帮忙包角仔,包“角仔”类似包饺子,但馅是用白糖炒椰丝拌碾碎的炒花生,个头只有拇指大小,一到十二点全城鞭炮齐鸣……后来虽然禁鞭炮,但其他不变。到年初一必须吃斋,斋菜的食材如下:发菜、香菇、云耳、金针、粉丝、腐竹、大白菜、荷兰豆、蚝䜴。父母去逝后,我只保留了吃团年饭和年初一吃斋的习惯,还有就是年廿八洗邋遢,其他通通提不起兴致。今天看到妹妹晒出刚买的兰花和金桔,又读了阁下“年的声音”,心生感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年了,虽然身在异乡,但过年的仪式感是不能缺的,今年在海南,自然是以海鲜为主,香煎马鲛、清蒸东星斑、鲍鱼、扇贝、红烧黄花鱼、大虾、卤文昌鸡、炖肉,几个小菜。不想喝酒,抱个椰子当酒喝。其实已吃过几回文昌鸡了,白切鸡和椰子炖鸡都不惊艳,今天我做的卤文昌鸡却是甚好,两人几乎吃了整只鸡。这是习惯的口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次在海南同行过的朋友都发来了过年的祝福,只有宁波的公孙大哥还在澄迈。其他的人都出岛了,安庆的黄大哥去了深圳,南阳的何大哥去了上海,另外前几天在博鳌住了一晚的平顶山的张老哥一行3台车说去海口,今早却告诉我他们也出岛了,已到了徐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海南的印象截止目前依然良好,妻也说很好。我说的是气候宜人,海鲜实现了自由;妻说的好,多半来自于对岛内的水果,不说百香果、莲雾、杨桃、鸡蛋果、芒果、龙眼、释迦、台农和蜜柚这些特色水果了,哪怕是内地常见的凤梨菠萝蜜和香蕉,自然熟的真的就不一样。值得一提的是椰子,她喜欢喝水,我喜欢吃椰子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2025年1月28号,腊月廿九,自驾南方过冬第74天,到海南第39天。停驻博鳌,天气多云,气温15-20度,体感凉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