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厨房在缅甸,卧室在中国,吃在缅甸吃,睡在中国睡,你相信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条无形的线,轻轻巧巧地划分了两个国家,却神奇地让一座村寨跨越了国界,成为独一无二的“一寨两国”奇观 。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这个朋友圈里最特别的一站,感受那份跨越国界的温情与奇妙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寨两国”是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一个特殊边境村落,景点距离瑞丽市区约10余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这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而闻名。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中缅两国村民曾过着不用签证便可自由往来的生活,而且作为旅游景点,特殊的人文景观吸引大量游客。现在这里依然可以参观游览,但已大不一样了。这里的人都会说中文写汉字,虽然说芒秀寨的人是缅甸国籍,但是有不少人还是不愿意承认,表示自己是中国人。这样的村子在世界上是少见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寨两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随着元朝势力的扩张,缅甸北部一度并入中国版图,并设立了缅中行省。在明朝,缅甸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仍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到清朝,中缅边境的划定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随着《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的签订,中缅边界逐渐明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这里原本是一个傣族村寨,被一分为二后,便有了“一桥两国”“一树两国”“一井两国”“一院两国”…但凡站在国境线上的都被一分为二了。乡里乡亲如同一家人一样,突然被分开,本该有生离死别的悲痛,但银井寨和芒秀寨的村民们在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乃至血缘关系上紧密相连。两国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世代相承,传为佳话。村民们之间有着频繁的交流与互动,包括劳作、探亲、贸易等。这种独特的地理奇观和文化交融现象,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信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银井寨原先是一个只有一条小河相隔的傣族小村子。1960年中缅正式签订划界条约,根据该条约,以河流为界将银井寨一部分划在中国境内,仍叫银井,另一部分划归缅甸,改名为芒秀。中缅边境第71号界碑:位于银井寨的中心位置,是游客参观“一寨两国”时的重要打卡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出国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那么很多人就会问,去了银井寨是不是就可以随便去缅甸了呢?并不是,只有当地的村民可以,因为他们有专属的特别通行证,所以才可以随意的进出国界线。但是对于游客是绝对不允许的,国境线的牌上都有明显的提示着:违者罚款500元。即便来着不能出国去缅甸,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慕名而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银井寨也能一览缅甸的风情,寨子里处处都是金光闪闪的,都是缅甸特有的风情建筑。早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脖子很长的妇女,她们的脖子上有很多的铜圈。听说她们在五岁的时候就要带着重约一公斤的铜圈,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加一段铜圈,她们觉得脖子越长越美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寨两国”是“世界少有的边境人文地理景观小寨”。 称为“少有”大概是作为景区少有吧,理论上,世界范围内的边境地区应该多见。人类群居最初形成自然村寨,无国籍之分。随着文明的进步,有了部落、城邦、国家,便有了国界。早期的国界多以山川江河等自然屏障为主,蜿蜒曲折。因战争侵略、政治谈判划分的国界容易造成横平竖直一刀切。“一寨两国”就是这样被分成中国的银井和缅甸的芒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中缅瑞丽段的国境线是弯弯曲曲、犬牙交错且没有明显的界限的,有时一条小沟渠或是一个田埂,就是两国的国界。在银井“一寨两国”景点,如果没有中方一侧威严的国门和值勤的边防武警以及对面缅方高挂的国旗和缅方移民局办公房,你根本就感受不到这里是两个国家,出入其间的两国边民就像随处见到的情景一样,骑着摩托车、自行车或者手扶拖拉机自由往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如今,一寨两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这一罕见的边境文化景观。在这里,游客可以荡秋千、参观中缅友谊塔、一井两国、一桥跨两国等景点,处处诉说着中缅胞波情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游览线路:从中方的国门直接往前10米左右就是中缅71号界桩,界桩往前就是缅甸境。游客在这里越过一步就跨出了国境。此时,游客只能往左侧的小径,沿向北而后向东弯曲的国境线,来到位于中国一侧两国边民公用的井水旁,感受“一井两国”的景致,井的右侧有一段很浅的、干涸的小沟渠,这就是两国的国境,如今,有关方面为便于管理,在沟边的我方一侧栽种了一排细竹,中间还留着一条横跨小沟两边的一条小道,这是为方便缅甸芒秀村的村民“跨境”前来“一井两国”打水特留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荡两国秋千:寨子里的“一荡两国秋千”坐落于国境线旁,是位于国境线旁的游乐设施,对面就是缅方的芒秀村,坐上去轻轻一荡,前一秒在中国,后一秒便可瞬间“出国”。所以被称作是一秋千荡两国。游客坐在上面可以轻松体验跨越国界的乐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一桥跨两国(玉石桥):横跨两国界沟,由中缅友好人士出资共建。桥面镶嵌7777块缅甸硬玉(翡翠)。7是缅甸最珍贵的数字,有7个省,7个邦。这是一座连接银井寨和芒秀寨的桥梁,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桥观两国:“一桥观两国”位于瑞丽市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中缅边境的一个地理奇观。这里的国境线以村道、竹篱、小水沟等为界,使得游客可以清晰地看到缅甸银井村内的房屋和生活场景。这座桥不仅是中缅友谊的象征,还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游客可以站在桥上同时观赏到中国和缅甸的风景,感受两个国家的风情。此外,桥面上镶嵌的玉石翡翠也使得这座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中缅玉石国界线:有钱的寨子就是豪横!刚从玉石桥下来,接着就是中缅玉石国界线:由5068枚玉石铺成,全长423米,为世界最贵的国界线。这是为纪念1950年6月8日中缅建交。地面黄色一面为中国,白色一面为缅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塔佑两国(大金塔):“一塔佑两国”是指位于中缅边境的“一寨两国”景区内的一座金塔,这座金塔是依照缅甸仰光大金塔以五比一的比例仿制的。金塔金碧辉煌,熠熠生辉,象征着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和平。这座金塔不仅展示了中缅两国的文化交流,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两国文化的窗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螺丝佛塔:</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螺丝佛塔</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该地区的一个显著景点,它仿照了缅甸朝圣地的“金岩石”而建。传说佛祖曾将自己的头发放在一块飞来石上,为了保护这缕佛祖之发和飞来石,人们自发地为其贴上金箔,并在上方建起了这座金塔。每当微风吹过,塔顶和廊檐上的金铃会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在为这个传说增添神秘色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井两国:由中国银井寨和缅甸芒秀寨共同修建、共同使用。水井边放着两个石桶,一个刻着“中国”,另一个刻着“缅甸”。相传此井又称“玉女井”,“女孩们只要丢入井中一玉石,方可打出一桶水,注入用玉石铺满的洗脸台洗一下,就可获得美丽容颜。”看来玉石能美颜的说法由来已久。这口水井见证了两国人民的情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院两国”、“一屋两国”:边界无天然屏障,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以前更为奇特的是寨子里的一家人的住房被一分为二:厨房在缅甸,卧室在中国,吃在缅甸吃,睡在中国睡,你相信不?我不是在开玩笑,事实真的存在。 一位名叫项补的傣族村民拥有境内最奇特的院子,院子坐落于边境线上,一处房子却分属于两个国家,被人称为一院两国。院子里立着边境线记号——84号界碑,而在房子里人们也默默记着界限,卧室位于中国境内,而厨房、客厅又“远在”缅甸边境,由此便造成了一觉醒来还着迷糊,下一秒就到厨房做早餐的奇妙景象,感觉天天在跨国游。虽然房子横跨两个国家,但是不影响正常居住,也不需要为了从卧室走到厨房而办签证。84号界碑附近,这一院两国的名声越来越响,不少游客闻讯而来,想着看一眼难得一遇的奇观。遗憾的是,经过中缅两国当地政府商议,以界碑为基准,为明确边境线便于管理,国境线二十米内不许有建筑,所以现在这座院子已经迁居,人们热议的一院两国,一户两地已经是过去式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一石两国:由缅甸友人捐赠的具有数亿年历史的树化石(玉化树),傲然屹立在边境线上,见证中缅“胞波”情谊世代相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小留学生”和跨国婚姻:自2008年以来,银井边防工作站帮助银井村成立治安调解队、扶持驻地经济建设,大力支持边疆教育事业,先后成功打造银井爱民固边模范村和响誉全国的银井边防小学。由于中国教育条件比缅方好,很多芒秀村民都愿意将子女送到中方一侧的小学就读,银井边防小学就有一半的孩子来自缅甸。这些“小留学生”们就背起小书包,佩戴着出入境优先候检卡,每天上下学都要经过边境检查站,速度往返于两国之间,过着上学出国,放学回国的生活方式。两个寨子也经常通婚。银井村有三分之一是跨国婚姻组成的家庭。由于中国在缅甸的高尚地位,银井寨的中国男人不仅受到自己国家女人的喜欢,还能够得到缅甸美女们的浓浓爱意,可能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男人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美食特产:除了品尝美味便宜的缅甸椰子鲜汁外,还可品尝寨子中的美食。傣族烹调以煮、烤、煎、炸、凉拌为主,很少做炒菜。傣族最爱吃带酸味的食品,连鸡鸭鱼肉也做成酸味的,所以人们把傣族称为“酸摆夷”。这和德宏炎热的气候有关,带酸味的食品开胃,能增进食欲。傣族制作的酸笋、酸菜、酸醋、酸鱼等非常爽口。此外还有火烧猪、泼水粑粑、竹筒粑粑、豌豆面汤圆、黄糯米饭、烤鱼、稀豆粉米线、米干、干巴菜、撒苤等等,也是特色。大多小吃以香、酸为主,甜、辣、苦也融于其中。常常一道很小的美食上,傣家人就可以使之溶进十几种类甚至几十种香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综上所述,“一寨两国”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神秘色彩的地方,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游览于2023年8月,创作于2025年2月。(部分材料及图片来源于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