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孟德斯鸠(1689—1755),原名夏尔·路易·德·塞孔达,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社会学家,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接受古典教育,后获得法学学位并成为波尔多法院的法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孟德斯鸠的主要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 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主张这三种权力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行使,以实现相互制衡,防止权力滥用。这一理论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制度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被美国制宪会议等直接采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 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孟德斯鸠强调法律是理性的体现,认为法律与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他提出“法的精神”概念,认为法律应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不同政体的法律应有不同的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 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的批判:孟德斯鸠批判了法国的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认为君主应是开明的,否则人民有权恢复天赋权利。他还批判了宗教对封建专制的支持作用,但本身是自然神论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 肯定商业的价值:孟德斯鸠是第一个明确肯定商业的政治哲学家,认为商业能够促进善良风俗,凝聚勤奋、智慧和诚信等美德。他的这一观点对后来的经济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 开创社会科学研究:孟德斯鸠的思想开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先河,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甚至认为他是首次确定社会科学研究基本原则的思想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代表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波斯人信札》(1721年):以书信体小说的形式,通过波斯人在法国的见闻,批判了法国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罗马盛衰原因论》(1734年):初步探讨了政治法律制度、风俗习惯等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论法的精神》(1748年):这是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著作,系统阐述了他的哲学和社会政治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孟德斯鸠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革命以及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是现代民主制度和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孟德斯鸠的经典语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些语录集中体现了他对政治、法律、自由、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政治与权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往往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这句话揭示了权力的潜在危险,强调了对权力进行制约的重要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立法和行政权力集中在同一人或同一机构时,就不会有自由。” 这体现了孟德斯鸠对三权分立的坚持,认为权力分立是保障自由的关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一个腐败横行的国家,法律必须非常繁多。” 这句话反映了他对于法律与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洞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法律与自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 这句话明确了自由的边界,即自由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孟德斯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是社会秩序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没有以自然为基础的法律是无用的。” 这表明他主张法律应以自然法为基础,否则将失去合法性和效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道德与社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品德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德本身也需要限制。” 孟德斯鸠认为即使是美德,也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过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这表明他认为美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读书与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 这句话体现了孟德斯鸠对读书的热爱,认为读书是解决烦恼的有效方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读书对生活的积极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命价值和记忆的深刻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社会与人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什么。” 这句话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强调了内在道德的重要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一个共和国的不幸,就是它不再有阴谋秘计的时候。这情形发生在人们用金钱腐化了人民的情况下。这时人民变得冷静了,热衷于金钱,而不再热衷于国事了。” 这句话反映了他对社会风气和公民责任感的担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虚假的幸福使人变得刻薄和傲慢,而这种幸福从不传播。真正的幸福使他们善良和明智,而这种幸福总是分享的。” 这句话强调了幸福的本质和社会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孟德斯鸠的这些经典语录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思想,也为后世的政治、法律和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