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

童心未泯(童金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节,这一传统佳节,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且独具特色的古老节日。它是万家灯火下的团圆盛宴,是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的美好时刻。2024年12月,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春节文化价值的肯定,更彰显了其在全球文化宝库中的独特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节,宛如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仪式感,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发醇厚。从古至今,无数的传统习俗在这段时间里被精心传承,从祭灶神到贴春联,从守岁到拜年,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春节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它所蕴含的和谐共生理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跨越时空,触动着每一个渴望和平与幸福的心灵。春节申遗成功,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礼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节,是中华文明对和平与和谐的美好祈愿,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是人们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共同期盼。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节,以家庭为核心,是亲情的凝聚点。每年此时,无数游子不顾千里奔波,只为那一顿团圆饭,只为那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这种对家庭的珍视,不仅体现在亲人之间的团聚,更延伸至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民族。因此,春节期间的人口大迁徙,成为了地球上最壮观的人类迁徙景象之一,见证了中国人对家庭团聚的执着追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节的庆祝活动长达15天,直至元宵佳节画上圆满句号。这期间,家庭聚会、盛宴美食、文化活动轮番登场,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氛围。从北方的饺子到南方的糯米糕,从炸肉丸到红烧鱼,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对亲人的祝福,每一场聚会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共同构成了春节独特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固定的节日习俗,春节期间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和活动。剪纸艺术、舞龙表演、元宵灯会等传统节目,不仅在中国大地上传承千年,更在海外华人社区中生根发芽,成为全球华人共同庆祝这一盛大节日的重要方式。这些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也成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年三十,岁末除夕,是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这一天,人们用各种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如点岁火、守岁火等。每个房间彻夜灯火通明,寓意着驱散黑暗,迎接光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度过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迎接新年的曙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年夜饭,作为春节的核心环节,是家庭团聚的象征。北方人习惯以饺子迎接新年,南方则有吃馄饨、面条等习俗,寓意长寿安康。这顿饭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亲情的交融,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无论是何种菜肴,都饱含着对家人的深情厚谊,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压岁钱,作为长辈对晚辈的祝福,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传统。年夜饭后,长辈们将精心准备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寓意着压住邪祟,保佑晚辈平安健康。这一习俗不仅传递了长辈的关爱,也寄托了对晚辈的美好期望,成为春节温馨画面中的一抹亮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守岁,是除夕夜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在新年前夕点燃灯火,彻夜不眠,迎接新年的到来。每个房间灯火通明,寓意着驱散虚耗,迎接财富。全家团聚,共同度过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迎接新年的曙光。守岁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夕夜的餐桌上,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寓意着来年不愁吃穿。人们会特意留下鱼头鱼尾,象征着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同时,家中的灯火彻夜不灭,寓意着来年前途光明。这些习俗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是迎接新禧、祭祀神灵、祈求丰年的日子。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鸣,烟花璀璨,将新春的喜悦推向高潮。清晨,人们开门放爆竹,迎接新年的好运,满地的红纸屑如同云锦般绚烂,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此时,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喜庆气息,处处洋溢着新年的欢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大年初一清晨,人们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互致新年祝福。拜年从自家开始,小辈先向长辈拜年,然后出门与邻里互贺新年。这一天,人们笑容满面,互道吉祥,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拜年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传递着对彼此的美好祝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寓意着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这一天,汤圆被称为“元宝”,吃汤圆则称为“得元宝”,寄托着对新年的美好期望。此外,这一天不能扫地或倒垃圾,以免扫走财运,寓意着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好运连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金蛇献瑞,瑞蛇呈祥,农历乙巳新春正笑容可掬地向我们走来。乙巳蛇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愿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所愿皆所成,多喜乐、长安宁。让我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共同迎接蛇年带来的希望与美好,愿新的一年在爆竹声中开启新的篇章,充满无限可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