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影记

曾经的相遇

<p class="ql-block"> 南行影记</p><p class="ql-block"> 为了寻找莲雾果树,走了几个地块,也没有看见过它的影子,放弃寻早开车上路往九所赶。</p> <p class="ql-block">  老同学已经是老海南了,在海南生活了四个冬天,坐大巴挤公交,他们夫妻早已将海南转了个遍,九所也来过几次。今天开车来,完全是为我们夫妻二人。</p> <p class="ql-block">  同学的介绍知道,原来九所这个地名,源于明朝初期的军事组织“千户所”洪武年间为了巩固海防,朱元璋将上万军户调入海南。一个千户将军,下设十一个百户所,每一个百户长又管辖112个军户。这些军户在海南十一个百户所,建立城池修筑炮台,巩固保卫海防。</p> <p class="ql-block">  军户在明朝时候一种军垦管理制度产物。我在八十年代初就对它有所了解。山西的晋西北五寨有个荷叶坪,它是华北最大的亚高山草甸,在茫茫的万山丛中出现一片无垠高山草甸,草茂水丰,面积三万多亩,登上荷叶坪,蓝蓝的天空,仿佛用雪水洗过一样,更美的是脚下一望无际满眼绿色。青草茂盛碧绿,五颜六色的各色野花,将青翠的草甸编织如同绣花的地毯。</p> <p class="ql-block">  看着脚下毛绒绒草甸荷叶坪是明朝的军马场。这里明清两代都为皇帝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军马。五寨县志:“荷叶坪下人家三百余户,夫为兵,妻,子皆为民,家家皆养军马,户户都喂战驹。屯兵是也,官供饷银粮草,户交军马,此乃皇家军户也”这就是我当时了解的屯兵产物——军户。</p> <p class="ql-block">  朱元璋打下海南,地广人希,土著黎族,苗族落后贫穷,有大片的荒芜的土地,同时海南远离大陆,倭寇时常骚扰,烧杀掠抢,无恶不作。所以下拨饷银百万粮万担,军队带火炮军械携妻儿父母,三千艘大船浩浩荡荡进驻海南。给每个军户分配土地农具,军垦守岛开始了。战时为兵,平时为民,种植稻米,养护海岛,这就是当时的屯兵制,它源于源于始皇帝,后历朝历代不断完善,为保卫边疆海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九所镇就是这样环境下在西海岸诞生了,它地处海南西南,是当时的战略要地。今天的九所,仅仅一个新九所镇,高楼林立,广厦万间,人口十五六万,多以东北三省人居多,九所是东北人的九所。</p> <p class="ql-block">  住进宾馆,海南的暑热已经将我们的衣服汗湿,洗澡冲凉,略作休息走进九所镇。哎呀街道两侧高楼林立,在中间上人挨人人挤人,摩肩接踵,仿佛是下锅的饺子一样多,大人小孩,男人女人,旅游者,闲逛者,商人小贩,候鸟者,长住者,工者,农人,各行各业汇聚一齐,小巷是人挤人,大街人挨人,各种叫卖声,还价声交织在一齐,熙熙攘攘,人的山野人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北京王府井,上海城隍庙也不过如此,看着人体堆积成的海洋。一个温暖的气候,潮湿的环境,丰富的富氧离子的地方,聚集了十几万候鸟来这里越冬,六一之后暑热渐胜,太阳炙烤海南,气温上升到三十五六℃,北方人感到闷热难耐,纷纷逃离回到凉爽的北方。人去楼空,恢复就是往日的宁静,这就是今日的海南康养盛地乐东九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