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甲辰龙年,又至岁末,每至年终,总会扪心自问,一年里做了啥,有何起色,这是上班时养成的自我评价的习惯。每每填写年终考核表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过余平淡没有什么可写的,年轻时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早起晚归的,一年的时间似乎不止365天,过得是那样的漫长...退了休,赋闲在家,每日睡得自然醒,一日三餐茶饭,成天无所事事,东游西荡的,倒觉得时间流逝过得很快,一眨眼就是一年。路上偶遇相识的朋友,大都会问,退休后,这些年你在做什么?我说,年轻没做成什么,退了休不想做什么。你怎样打发每天的时间呢?说起来惭愧惭愧,我没规律,也没好习惯,随心所欲。若要问我坚持得最好的,那还是每天出去遛弯,其次就是在家写写字,今年连写字也没坚持好,有半年多没有提笔了。被电脑游戏和朋友聚会取代了,真的是磋砣岁月了。人却又年长了一岁,业绩全无,总算是写了一段时间字,留下了一些墨迹,现在选出几张放在美篇里,并写上几句肤浅的认识,算是我的年终总结吧。</p> <p class="ql-block"> 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坚持书法好处多多。今年我又为什么没坚持下来呢?一是书写遇到了瓶颈,看不到自己的长进。临着帖写,字会相对好一点,离开帖后再写,又是老样子,二是认识低调了,认为到我这把年纪,字写得再好,也没有实质意义了,只是自娱自乐而矣,何必那样坚持,刻苦。其三还是舍不得下功夫。花时间学习理论,拜师求教,找书法高手交流,听取他人意见有针对性反复练习。我纯属于那种:“不傍窥尺椟,俯习寸阴,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的蛮干做法,其书法岂能求其妍妙。</p> <p class="ql-block">孙过庭说,写字也有合、乖之分,即得心应手和心手不合的时候,如果是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这就是五种合的状态,合时书写会得心应手一些,如果遇到“心遽体留,意违势屈,风燥日炎,纸墨不称,情怠手阑”五种乖的时候,就是书法行家也会有失误的笔墨,难以写出高水准的字。乖合强调是环境与心情,对书法的影响,其实书法的好与否还是手上有没有功夫,心中有没有章法,能不能做到下笔有神所决定的。</p> <p class="ql-block">说到章法,最近我读了一些相关的文章,才明白书法有法,指的是字法与章法。字法是结字之法,她是用笔的方圆藏露,刚柔曲直,以及轻重缓急而产生的墨色枯润和浓淡变化。章法则是谋篇布局,总揽全篇,她包括笔划的奇正疏密,大小长短,开合伸缩,参差虚实,以及行气中的顾盼呼应,参插争让,连接映带,相互照应等。只有字法娴熟,章法成竹在胸,才能心手一致,写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作品来。</p> <p class="ql-block">然而,象我这样浅尝辄止的书法爱好者,是实现不了字法与章法完美统一的。</p> <p class="ql-block">我的行草书都是习写二王系列的法帖。有人说,习写二王,字容易流于媚俗,我不以为然,我们不要因为学习达不到二王的高度,就放弃对二王的学习,那些回避学习二王,刻意另辟蹊径,标新立异缺乏功底的丑书、乱书作品不是媚俗却是粗俗。</p> <p class="ql-block">因为习写不够扎实认真,临帖缺乏揣磨研读,笔画基本功又不扎实,可能是“学成规矩,老不如少”吧,我只学了一点皮毛,写出来的字,总觉得浮在纸面上,就是那种花拳绣腿,无入木三分之感,外行瞅瞅还可以,行家一看便见其拙,不入行,未上道。</p> <p class="ql-block">虽说如此,我想在以后的岁月里,在习字的过程中,扎实基本功,提升章法的运用,虽做不到人书俱老,但要争取做到比之前写得好。</p><p class="ql-block">感谢朋友们翻阅,山野村夫写于甲辰除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