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纪行(六)——万象塔銮寺

远山

在老挝的心脏地带,万象古城之中,矗立着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信仰光辉的圣殿——塔銮寺,它不仅是老挝佛教文化的象征,更是国家精神与文化的瑰宝。 塔銮寺是老挝佛教文化象征,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历经多次扩建与重建,供奉佛祖圣物,每年塔銮节吸引众多信徒。其建筑风格独特,象征佛祖恩泽,也是老挝国家权力象征,在国徽中占核心位置。 追溯至公元前三世纪,塔銮寺的传说便与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紧密相连,高僧们携佛祖胸骨舍利至此,奠定了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而据史书记载,1560年,在老挝澜沧王朝的第五位国王孟莱王的诏令下,塔銮开始初具规模,并于1566年由澜沧国王塞塔提拉进一步扩建,使之成为了老挝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历经沧桑,塔銮寺在十三世纪高棉帝国崩溃后得以重建,又在16世纪澜沧国王塞塔提腊迁都万象之时,迎来了新的辉煌。尽管期间遭受缅甸和暹罗的掠夺,甚至1828年暹罗的彻底破坏,但每一次劫难之后,老挝人民都以坚定的信念重建塔銮,使其面貌一新,尤其在1930年代,塔銮按原貌恢复,成为了老挝人心中永恒的骄傲。 步入塔銮寺,您将被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深深吸引。主塔高耸,塔尖在阳光下金光闪烁,30座配塔环绕四周,象征着佛祖的30种恩泽,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老挝人民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与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原来围绕塔銮一圈的是有着红瓦屋顶的回廊。回廊下依然可见一些抢救性的古迹,诸如佛像、碑刻等,当然这些都与塔銮有关。 四周回廊也装饰的金碧辉煌,里面摆放着很多历史文物,顶上还安装了很多电扇,使人们在欣赏文物时,能够感受到一丝清凉。 广场正中是塞塔提腊国王塑像,16世纪中叶,他将首都从琅勃拉邦迁到万象。 塞塔提腊国王崇奉佛教,曾由清迈迎来原出于斯里兰卡的翡翠玉佛象,供养在万象玉佛寺,塔銮寺也是在那时建造的。 塔銮寺历史悠久,国王修建,规模最大,位于首都,被视为国宝。所以,塔銮寺当之无愧的是老挝第一寺,是老挝举办重大活动的地方。<br><br> 面对塔銮寺,左边是塔銮怒寺,右边是卧佛寺。 走出塔銮寺,看到旁边卧佛寺的围墙上有很多佛塔,但是很少人知道,这是高僧大德和社会名流安放骨灰的地方。 走进卧佛寺,里面有一组塑像,四位栩栩如生的大地女神围绕在佛像四周,毫不夸张地说,这组塑像应该是这里最为逼真完美的一组。 旁边一座大殿,四面无墙,装饰的金碧辉煌。 里面的壁画十分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大殿旁边还有一些佛殿,与国内寺庙最大的不同就是建筑形式更加华美,布局却比较随意,不像国内寺庙必须遵循三、五、七进中轴线大殿格局。 这就是寺中卧佛。安祥地躺着,右手托着头,眼睛慈悲地注视着众生,这种姿态象征着佛祖超脱和慈悲。 塔銮寺不仅是老挝人民的信仰中心,更是国家至高权力的象征。在老挝的国徽中,塔銮占据核心位置,与齿轮、稻穗等元素共同构成国家统一与繁荣的象征,彰显其在老挝文化中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