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马上就要过年了,人们纷纷找书法朋友写对联,我不由的又翻出一副2024年的春联,那是我在李老师的门上拍的,看着这副对联,我的心在颤抖,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又在我记忆的屏幕上滚动……</p> <p class="ql-block"> 还是从这副对联说起吧,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我都认真的看,这已经不是李老师应该有的书法水平了,字的结构,松散拘束,笔画疙里疙瘩,一点也不流畅了。然而,这竟是老师的绝笔。这时的李老师,已经身患重病,脑袋里有一颗八厘米的瘤。</p> <p class="ql-block"> 2024年的春节后,我去看望李老师,九点多了,他还没有起床,我推门进去,他看见我来了,马上坐起来,就给我递烟,我接过烟,他起床,看着他穿衣服的动作,我的眼里涌出了泪水。他笑着对我说:“老了,不行了!”我知道他脑袋里有一颗瘤,但还没有想到有多严重。李老师起床后,先给我泡茶,接着就喝茶聊天……一会他儿子叫我们吃午饭,我们三个喝酒聊天,非常开心。李老师喝了一小盅酒,脸就红了。谈兴更浓了,这也是我和李老师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p> <p class="ql-block"> 3月中旬的一天,我接到他儿子李冰的电话,说他爸爸病重了,计划去太原看病,19日,我给李老师买了几样点心,去石口看望他。李老师的精神状态挺好,他看了我拿的几样点心,拿出其中一个,说:“这个有糖吧,医生说我不能吃带糖的东西。”我说:“没事,你想吃就吃吧!”我们谈了一些往事,我给李老师拍了几张照片,他很开心,我没有想到这竟是我和老师的最后一面。</p> <p class="ql-block"> 4月10日清晨,我接到李冰从太原打来的电话,说他爸爸病危要出院,不一会,李冰又打来电话说,他爸爸去世了。我不由的泪如泉涌,我不敢相信,李老师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放下手机,我们相处几十年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 我的恩师李乃旺,笔名李石,是我高中的班主任,从那时我们就成了好朋友。其实,1969年,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李老师了,他师范毕业分配到石口小学教书。我在学校的后院里,看见他在办公室画画,很好奇,进去看见他画的是陈永贵,那年月,我虽然是小学生,也知道大寨有个陈永贵,家里的年画上就有陈永贵。看见老师画的真像。从此我就记住了这个老师。没想到,他竟然成了我高中的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酷爱书法,生活简朴,性格随性而为,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我们常常在一起讨论文学艺术,谈书法,谈哲学,我深受启发。他思维敏捷,头脑睿智,常常说出一些让人想不到的话,幽默风趣,道理深刻。一些家长对老师有意见,说没有把他家的孩子教好。李老师说,鸡窝里要让孵出凤凰来,起码要在鸡窝里放一颗凤凰蛋吧!家长都笑了,都感觉李老师说的有道理。</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给我们代语文,其实他是一个称职的教育家,他能慧眼识珠,因材施教。老师们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李老师就说把狗娃子捉到月亮上,回来还是狗娃子,人们仔细琢磨他说的话,感觉有一定的道理。他的语言来自生活,极其朴素而有趣。</p> <p class="ql-block"> 他平易近人,和村里的人,相处久了,人们都会觉得他有境界。平时遇到一些难缠的事,李老师总能轻而易举的化解了。有一段时间,他在铁厂帮忙收矿。司机们送矿,常常弄虚作假,以差充好。有一次几个司机拉的矿实在好,李老师给他们评了一等,他们非常高兴,说李老师识货。过了一天,他们这些人又来了,让李老师验矿,李老师上下左右看了一圈,说这矿我们不收,司机们急了,说这矿和上次的都是一个口子里出来的,咋就不收了。李老师笑了一下,不紧不慢的说:“鸡蛋和鸡屎都是从一个口子里出来的,你们咋吃鸡蛋不吃鸡屎呢?”司机们笑着把车开走了。</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他的思想和境界是一般人比不了的。他的机警睿智,豁达大度,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和人相处,随和,低调,只记恩情,不记冤仇。我和李老师相处了半个世纪,没有红过脸,常常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我受益良多。我永远不会忘记李老师对我的教诲,他永远活在我心里!</p> <p class="ql-block">撰文:张永华</p><p class="ql-block">图片:李冰</p><p class="ql-block">音乐:深深的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