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姑娘叫芬芳

东北一家人

<p class="ql-block">  诸暨市境内有两座五指山,一座是安华镇的五指山,另一座是东白湖镇的五指山。</p><p class="ql-block"> 安华五指山的山顶上有五根曲直如人手“兰花指造型”的巨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名副其实。</p><p class="ql-block"> 而主峰海拔六百多米高的东白湖五指山,却是五个山峰紧挨一起,从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自东往西依次排列,如巨人的手掌,猛然伸出大地群山,直插苍穹,更是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 我老家上家湖村的上宅自然村和张家坞自然村,就坐落在五指山南面的山脚下。</p><p class="ql-block"> 一到夜晚,当山脚下的大村华灯初上,那些零零星星地散落在半山腰上的村民住宅,便灯光璀璨,如一颗颗的星星闪烁。</p><p class="ql-block"> 其中紧贴五指庵边的一户钱姓人家,在四、五十年前,乃是一颗最亮的北斗星星。</p><p class="ql-block"> 原因很特殊,那钱姓人家养育七个女儿,个个貌若天仙,村民们都说她们是从天宫下凡的“七仙女”。</p><p class="ql-block"> 天下好山尽让僧给占了!可好山有好水,好水润俊美。古时尼姑诵经修行的庵堂,随着岁月的风雨无情侵蚀,竟破败没落,连木雕的众尊菩萨及从山脚清凉寺搬来的十八尊木雕罗汉们,也在十年特殊时期,被山下村民抬走劈柴烧火了。</p><p class="ql-block"> 清朝年间,从嵊县通源迁移来的钱姓和五指山北面琴弦村迁移来的吴姓两户人家,在五指庵的边上安家落户,慢慢地繁衍成十多户人家。在集体辰光,与山坡上散落的其他几户农户,组建了一个生产小队。</p><p class="ql-block"> 就是那户姓钱的人家,有如花似玉、仙女般的七个姐妹,其中当数小仙女芬芳长得最漂亮、最活泼、最聪明、最可爱。</p><p class="ql-block"> 芬芳十三、四岁就出落得如一朵含苞待放的映山映花(映山红)。她身材高挑、皮肤白晰、五官端正、脸蛋白里透红。她说起话来、笑出声来如银铃般的悦耳动听,只是感觉她从小如林黛玉般弱不禁风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如楼梯档一般的七个姐妹,犹如七丛快要长出新叶的、开得闹猛灿烂的、含苞待放的映山映花般招蜂惹蝶。山脚下的或团近四方的后生宁,总会有意无意到五指庵附近山上掘几株冬笋或毛笋,砟一担毛柴或割一担牛草、羊草,运气好的还能碰到上山采茶或打猪草的“七仙女”,搭讪着说上几句话……</p><p class="ql-block"> 后生宁们还恨不得找到传说中清凉寺通往五指庵的暗道入口,不仅能收获地道内的金银财宝,还可以悄悄地与“七仙女”们去谈情说爱了,毕竟那时的青年男女,都比较传统和保守,连适龄男女青年正常的谈恋爱都感觉到很不自然的样子,那就只能让父母悄悄委托媒佬或媒婆打前哨了。</p><p class="ql-block"> 因此,到五指庵“七仙女”家上门说媒的人便接踵摩肩、车水般地多。</p><p class="ql-block"> 我与芬芳同村、同岁、同学,住山下颓废的清凉寺观侧屋,也犹如楼梯档似的七个兄弟。</p><p class="ql-block">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爹我妈不仅生养我们,还早早开始为我们的婚姻大事操心了。要知道,那时我才十四岁,还在村里读初中,啥也不懂哩。</p><p class="ql-block">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爹妈找到张家坞自然村的做媒佬“佳义猫头”,委托他去五指庵问问“七仙女”的父母,最小的芬芳能否许配给他们二儿子的我当老婆?</p><p class="ql-block"> “佳义猫头”一米八几的身材,熊腰虎背,那时六十多岁的年纪,过早地满头白发。</p><p class="ql-block"> 别看他是一辈子单身的“独自头佬”,可做成功的媒,少说也有一百二十对了哩。</p><p class="ql-block"> 清楚记得那是一个下雨天,“佳义猫头”撑着一把斯宅手工业社产的黄布雨伞,身穿一套不知谁送给他的旧草绿军装,脚穿一双黄跑鞋,裤脚管卷得一只高、一只低。</p><p class="ql-block"> “佳义猫头”正式做媒前必先到男女双方家进行摸底,即实地考察,没有七、八分的把握,他是不会随便应承男方。</p><p class="ql-block"> 那天“佳义猫头”没进我家门,也没在廊步门口凳子上落座,除了推掉我爹递给他的那支“利群”牌香烟,连我妈特意为他泡制的白糖桔皮茶也没喝一口,就焦急忙慌地先绕圈看了看我家的三间板壁穿洞、门窗歪斜的破旧房子,又低头看看我鼻涕横涂、穿着寒酸的样子,然后摇摇头,对我爹妈说:“你们家的媒我吃不消做格!婚姻嘛,总归得讲究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像你们家七个儿子,三间破房子,一个儿子连半间房子都分不到格,想让我去‘七仙女’家说媒,估计是瞎子点灯-白废蜡,谈都不用谈!除非是我来顾神志不清啊!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钞票买点吃吃好啊!”说完撑开黄布雨伞,二话不说,气呼呼地扭头就走,消失在雨雾之中。</p><p class="ql-block"> 尽管此情此景在我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但根本没感觉多大的羞耻感和失落感,毕竟还是懵懂少年哩。</p><p class="ql-block">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芬芳十五、六岁时,随着“七仙女”们的六个姐姐的2相继出嫁,积劳成疾的父母亲也先后撒手人寰。那时的芬芳几乎成了没人疼爱的孤儿。</p><p class="ql-block"> 姐姐们、亲戚们都劝芬芳找一户条件好一些的人家早点嫁出去算了,免得吃苦头。可芬芳性格倔强,她偏要争口气,首先做到自己养活自己!</p><p class="ql-block"> 她初中一毕业(当时二年制),就不再去读高中或读初三,毅然决然地出门打工,自谋生路……</p> <p class="ql-block">  芬芳她先后在杭城市郊的国营、集体农场做过临时工。她种过菜、养过猪……其中她最为难忘的是在一个集体水泥预制件厂做临时工的艰苦岁月。</p><p class="ql-block"> 打工的岁月四季都是艰辛的,而在夏季最难熬。在炎热的夏天,她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白晰粉嫩的皮肤祼露处,不仅晒得墨黑,还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她干着与强壮大男人一样的体力活,不怕苦,不怕累。她咬牙坚持着,坚持着。</p><p class="ql-block"> 一天,同样在杭城市区内打工的、比她大三岁的外甥,买了一袋苹果去看望她这个小姨妈。</p><p class="ql-block"> 当他多次打听、七拐八拐找到小姨妈干活的地方时,只见小姨妈与三个大男人,抬着一块四、五米长的五孔板,一步一步地在艰难地归拢清场,汗水浸湿了她身上用“劳动布”做的工作服。</p><p class="ql-block"> 外甥差点没惊掉下巴,他顾不得手上提着的苹果散了一地,一边口里大声喊着“小姨妈!”一边急忙冲过去,想帮小姨妈抬几块五孔板,让小姨妈歇一会。</p><p class="ql-block"> “嗨!哟!”外甥与其他三个人一起,用力抬起了一块六百来斤重的五孔板,可脚步迈得踉踉跄跄的,根本上不了垛上斜搁着的两块跳板……</p><p class="ql-block"> 小姨妈跑过去,重新从外甥的肩头接过杠棒,并对外甥说:“四个人合力抬五孔板得有技巧的,关键还是步调必须一致,否则,要出危险的。”说完,与三个大男人一起,“嗨哟!嗨哟!”喊着劳动号子,稳稳地走上了跳板。</p><p class="ql-block"> 外甥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哭了,泪水与汗水交融着流了满面……</p><p class="ql-block">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小姨妈二十不到的年纪,竟在干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p><p class="ql-block"> 外甥把从垛上下来的、肩上还扛着一根杠棒的小姨妈拉到一边说:“小姨妈,别再干这个重苦力活了好吗?与我一起干轻便活去,我还能照顾到您。”</p><p class="ql-block"> 小姨妈眼睛红红的,感激地看着外甥说:“外甥啊!预制场这里的活嘛,累确实是累了点,可一天能顶别人三天的工钿哩!小姨妈要自己给自己赚嫁妆钿,到时候把自己风风光光地嫁出去。不过,明年预制场要精简换人了,由正式工的家属来干,我们临时工还得被清退呢。”说完,深深叹了口气,一个无爹无娘的山里姑娘,连这样的苦力活,心里也是十二分的不舍。</p><p class="ql-block"> 外甥跑过去,捡起散落地上的苹果,含着眼泪递给小姨妈,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回去了。</p> <p class="ql-block">  三年前的正月里,有几个热心肠的同学,利用便捷的微信功能,组建了一个“七八届上宅联办初中师生群”,一位与我们同学仅大六岁的老师任群主。</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家乡山里的空气、水、环境更养人,即使住在城里,喝的用的还是伢家乡山里流出去的东白湖水。那天,毕业四十多年的同学们第一次欢聚,惊喜发现男同学个个英俊潇洒、女同学个个美丽漂亮,连大我们六岁的永老师,除了头上多了几根白发外,也如小伙子似的精神焕发、满面春风、特显年轻。</p><p class="ql-block"> 我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感觉长年飘泊在外的自己,反倒老态龙钟了许多,自惭形秽。</p><p class="ql-block"> 轻轻握着芬芳同学的手,发现她比电影名星刘晓庆漂亮多了。</p><p class="ql-block"> 她把我叫到一边,轻声对我说道:“老同学啊!我们同学们分别四十多年了,相互间毫无音讯。我后来从杭城市郊回来老家,嫁到了诸暨洋畈江藻乡。夫妻俩同心协力,创办起一个绣花机厂,经几十年的打拚,也有了一点成就,在市区置有几处房产。现在两个女儿,大女儿、大女婿也在自己创业,小女儿还在读大学……”</p><p class="ql-block"> “芬芳是啊!你也是先苦后甜的人哩。现在还回娘家吗?”我问道。</p><p class="ql-block"> “娘家现在没有人了。五指庵边上的老房子,由于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早就坍塌了。后来依照政府政策,在城里置换了房产。我与老公带两女儿,每年到五指庵背后山上,给安眠在那里的父母亲,在清明、冬夜、过年上两次或三次坟,寄托哀思。”说到这里,芬芳的眼圈又是红红的。</p><p class="ql-block"> 幸福的生活是靠奋斗出来的!芬芳当年她与千千万万的山里小伙子、山里小姑娘一样,尽管没有多高的文化学历、没有多好的家庭背景,没有优越的居住生活环境,就凭着自己顽强的拼搏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走到了今天。</p><p class="ql-block"> 辛苦一阵子,快活一辈子;快活一阵子,辛苦一辈子。</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芬芳姑娘,现在还是那么年轻、漂亮、时尚。她与时俱进,不仅唱歌唱得好、跳舞跳得好,玩抖音起来,更是我们同学中的“大姐大”。她夫妻恩爱,两女儿孝顺,平时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她与极大多数的女生一样,不是“巾帼英雄”,也不是“女企业家”、更不像传说中的“女强人”,她只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老板娘,她相夫教女,并尽情享受眼下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而山下清凉寺的七个兄弟,在十年前拆除旧房子,原址上建起了八间四层的新楼,安居乐业。如果现在美好的时光能倒退四十多年?如果做媒佬“佳义猫头”还健在?他肯定会满口答应为我去“七仙女”家做媒的,不管成功与否。</p><p class="ql-block"> 五指山长青,上林溪长蓝。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祝芬芳同学和老师、同学们新年快乐!祝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