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189)

宁洁利

<p class="ql-block">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p><p class="ql-block">第六册(二十五圣圆通章)N2法说次第超越</p><p class="ql-block">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p><p class="ql-block">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p><p class="ql-block">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p><p class="ql-block">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华</p><p class="ql-block">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p><p class="ql-block">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p><p class="ql-block">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p><p class="ql-block">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p><p class="ql-block">闻非自然生:阿难哪!你不要再重多闻而忽定力啦!这个闻,不是自自然然它自己就生出来这么个“闻”。因声有名字:因为有个声,才有闻这么个名字。旋闻与声脱:因为有声,才有闻;那没有声的时候,是不是有闻呢?还有闻。这个闻性,因为它不是生灭性,它不生不灭的;所以你要“旋闻”,这回你不要随着六尘、六根这个境界去转,你要返回来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你自性,什么是你这个“自性”呢?你闻着的时候,你自己就认识了。现在你没有闻着你的自性,我告诉你,你也不知道。好像我喝这杯茶,这是热的、冷的?我喝了我自己知道。你呢,就不知道它是冷的是热的;你如果想知道的话,你也试一试,就知道了。那么你想认识你自性,你先要反闻;你都没有反闻,怎么能知道你自性呢!</p><p class="ql-block">说:“这个‘反闻’,怎么样闻法?是不是像用鼻子的闻这么样闻?”不是的!这是用耳根闻。用耳根闻,不是向外边闻,听大街上有谁在那儿讲什么话,有什么车来往。你里边若没有,外边也没有这么些个东西,你自性也就显现了。要这么样办!现在明白了吗?所以旋闻与声脱,和外边的声脱离关系了。能脱欲谁名:你如果能和声音脱了,闻而不闻,不闻而闻;这究竟是闻、没闻?也闻也不闻,不闻也闻,闻也不闻。白居利又笑了,听到这个地方,一定说:“越讲越妙了!”哈哈,闻也没闻,没闻而闻,不闻而闻,闻而不闻──这个就叫“与声脱”了!</p><p class="ql-block">可是闻,不是以前那个“闻”,这个“闻”和那个“闻”不同;那个闻,虽然说是可以远近都闻到,但是有个限度。你要是得了这个“反闻闻自性”的这个“闻”,真正得到这种境界了,那尽法界的声音,你都可以闻;但是尽法界的声音,你又都可以不闻,自己能有控制的权力。就像这个无线电,我如果想往什么地方拍无线电,随时都可以拍得到的;我不想拍无线电,什么地方我都不拍。我若想收其他法界的声音,我把我这个音波开开了,喔,这法界的无线电,我都可以收得到的!就这样子,你试试看!这就叫“能脱欲谁名”。这哪有个名字啊?有什么名字?没有名了!连个“闻”的名也没有了,这才是一个真闻哪!</p><p class="ql-block">弟子:您说那个拍无线电,这个意思是什么?</p><p class="ql-block">上人:拍个无线电报出去,中文“拍电报”,就是“打电报”。</p><p class="ql-block">弟子:每个字我明白它大概的意思了,可是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就不懂。</p><p class="ql-block">上人:你若是能有这个功夫了,也就好像打电报,你想打到什么地方,都可以打的;你想收什么地方的电报,也可以收的。这种闻性,就是你愿意听什么地方,都可以听;你不愿意听,都可以不听,由你自己可以控制的。现在明白了吗?一根既返源:连个名字都没有了,这也可以说是这一根解了,就返本还原了。六根成解脱:这一根返回来那个本源了。本源是什么?我讲好多次给你们听了,就是那个如来藏性!你不要又找不着源头了!你这一根回到如来藏性上,返本还原了,你六根就统统都回来了。一看,喔,这个老大哥回来了,这些个小兄弟就都跟着跑回来!所以你这一根若不返源,那六根都不回来,它是有连带的关系。为什么?这本来是一个,不过分成六和合而已。那么你这一个回来了,六个就都跑回来了,所以说“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为什么不成佛?就是被这六根、六尘绑住了,所以现在要找一个方法来得到解脱。不单我们被这个六根、六尘来绑住了,就是阿难当时也犯了这个毛病,所以我们和阿难有同病相怜的关系。阿难从这条路上得到解脱了,我们现在也是幸运到极点了,知道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从这条路上得到解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见闻如幻翳:这个“见”和这个“闻”,本来没有实在的,就像那个幻化的云翳──眼睛上有翳子,虚空中有云彩。三界若空华:“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人在这个三界里边,也就好像眼睛直视虚空,瞪发劳相,以为虚空里头有华一样。前边没讲“空生大觉中”?这空在什么地方来的啊?是那个“大觉”里头来的。“如海一沤发”,就好像海里头那一个水泡那么小。这“空”在这个“大觉”的里边来比较,大觉就比方一个海,虚空就比方一个水泡;这三界,又是在虚空里头的一个水泡。虚空本来比大海都大,若拿虚空比方大海,这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又等于一个水泡一样的;所以“三界若空华”,这三界是虚空里头的一个空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闻复翳根除:你反闻闻自性,这叫“闻复”。闻复,你这个翳根也就除去没有了。尘销觉圆净:你六尘的境界销除了,没有前尘扰乱你的自性,你这个觉性也就圆满而清净了。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你既然觉圆净,你净到极点“光通达”,就是开悟了。这个时候真是“寂照含虚空”──你得到“净极光通达”这种的功夫,那个虚空都在你的自性里头包着呢!你自性就是那个大觉性。那个大觉性你若是得着了──也谈不到“得”,就是恢复到你本有的觉性上,这时候虚空都在你的性里头包容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说话说得很厉害,一点人情都不讲,对阿难毫不客气的。哼,你听这一段文说的!说是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你再用这种的功夫来观察世间的事情,才知道这个世间一切一切都是像梦里头的事情啊!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摩登伽女也是在梦幻之中啊!谁能把你留住啊?你自己不要脸嘛!你自己欢喜在那儿嘛!你若能到这种程度上,谁能留得住你啊!这说得是不是不客气呢?N3举喻以合前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p><p class="ql-block">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p><p class="ql-block">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p><p class="ql-block">六根亦如是      </p><p class="ql-block">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p><p class="ql-block">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p><p class="ql-block">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世巧幻师:“如”,当“像”字讲。“巧”,是巧妙;“幻”,是虚幻,就好像做戏似的。在中国,以前有一种影戏。现在窗是玻璃的,中国的窗以前是用纸糊的,用油油上它。影戏,就是在窗户里边,放那种小驴皮做的影人子,这影人子做得和人一样的。在窗里边有一个人用一条绳拉着它,叫它怎么样走,它在窗户上就走,外边的人就看,这叫“影戏、看影”。现在这是“电影”,以前它不是用电的;是用人拉着一条弦,这么一拉、再那么一拉,它就在里边来回走。这样,外边人就看这个影人子在那儿走,实际上是有人拉着它走的。它也有耍刀、耍枪,耍得很热闹的。这个“巧幻师”,就是耍影戏的这种人。就好像这个世界上耍影戏的这种人,幻作诸男女:他做出一些个假的或者男的、或者女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虽然你看见他眼睛也动弹、嘴也动弹,手脚都动弹,都互动,可是因为它有一个机关;就是用绳拉那个机关,一拉,它这儿一动弹,这个影人子在里边就跑来跑去的来回跑,人在外边看得就好像入定那么样子。很多人都欢喜看这种的东西,我记得我小的时候,也看过这种的影戏。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若把那个机关停止了,就什么动也没有了。这一切幻化的东西都没有自性,都没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殊师利菩萨这一段文是说,这一切都如幻如化。前边那一段,说是像梦里头,现在又说好像做幻戏的一样。那么这个“机”若停止了,那个戏也就没有了,因为它没有自性。六根亦如是:为什么要说这个梦、要说这个幻戏呢?因为这个六根,也是像幻化师做幻化戏一样,也是因为有一个机关来管着它。所以一根若清净,六根也就得到解脱了,所以说“六根亦如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本来都依照一个精明的如来藏性,那么分开了,有眼、耳、鼻、舌、身、意,分成这“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如果一处它休息了,返本还原。休息,就得到解了。一处结解了,返本还原,其余的也就都不成作用了。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这所有的六根、六尘这种前尘的境界,一切的垢染应念都销灭没有了,这就会成就了本来圆明净妙的如来藏性,那种的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13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