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纪事】春节前一次有意义的文化聚餐

雍人随笔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春节前一次有意义的文化聚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腊月廿八一大早,我同区地志办副主任、区档案馆馆长屈宏峰及陕西省国学会凤翔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原区政协文史委主任萧逸三人,应邀前往相邻的岐山县,参加了“旧邦新命,斯文发扬”——岐籍学者王帆新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阅读分享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个资深的文史爱好者,喜欢阅读和收藏文史类书籍,去年底从网上看到《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出版预告和内容介绍后,就及时订购了一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收到书后两个月时间里,我粗略地通读了一遍,当看到忘年交及文友、岐山籍青年才俊李伟嘉,在其公众号“李十二”及朋友圈介绍这本新书的信息后,我于评论区只留言了八个字:“后生可畏,吾辈汗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与此书作者王帆素昧平生,但接到参会邀请后却痛快地答应了,这是我退休回乡后首次参加此类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的阅读分享会,由岐山县文联、岐山县图书馆、岐山县作协、陕西从周文化公司在县城的“城市书房”举办,虽寒冬腊月且临近春节,但县上的相关领导及各地赶来的专家学者,却将“城市书房”坐了满满当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会的领导及专家学者,从各自的角度讲了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倾心交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诚恳的修订意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就自己初读这本书讲了三点感受,一是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在弥漫着“躺平”、“内卷”现象的今天,一个九零后的非专业草根作家,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写出近三十万字的书稿,足见作者深厚的史学修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底;二是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写作风格,这本书依据大量的史籍方志资料和新的考古研究成果,着眼于从崇祯到乾隆这段时期 “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有自己的见解和分析,为史学研究提供了索引和参考。而且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三者统一,通过历史学严谨缜密的真实性和生动启迪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使普通读者也可以清晰地了解这段时代的变局;三是为践行文化自信作出了榜样和贡献。我们宝鸡地区是个蕴藏着珍贵历史文化的宝库,需要像王帆这样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否则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做支撑,发现再多的考古成果,恢复再多的古址遗迹,新修再多的建筑,也只能是个臃肿不堪的虚胖子。王帆这本书从去年十二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到现在,短短二个月已经是一版三印,广大读者的认可不但是作者的最高荣耀,更让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得到了传播和光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还处在“五九雪打头”的寒冬时节,但这次王帆新书《州县之民》阅读分享会的浓烈氛围,却让我仿佛感觉到了春天来临的气息,这也是我在辞旧迎新之际所参加最有意义的一次文化聚餐。</span></p> <p class="ql-block">甲辰年腊月廿八于古城凤翔</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