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西路军师级以上主要将领(一):西路军总指挥部将领

江上清风

<p class="ql-block">  1936年秋,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九军和第五军共计21800余人,在甘肃省西北部组成西路军,西渡黄河,准备执行由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的,以消灭马鸿逵地方势力,占领整个宁夏,巩固扩大根据地,打通链接苏联的国际通道,促进西北抗日局面的宁夏战役计划。</p> <p class="ql-block">  西路军的主要对手是国民党军马步芳、马步青等部。虽取得歼敌55000余人的战绩,但由于兵力悬殊、弹尽粮绝,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孤军奋战半年,最终于1937年3月,以几乎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宣告失败。战死者约7000人,被俘后惨遭杀害者约5600人,成功营救并返回延安者约4700人。</p> <p class="ql-block">  西路军的失败深深震撼了中国革命史,许多将领在无后勤、无弹药补助,无任何救援的情况下,伏尸盈雪,视死如归,或在战斗中牺牲,或被俘后惨遭杀害,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建国后,西路军中走出了113位开国将帅,其中包括徐向前、王树声等重要人物。小编收集编撰了西路军师级以上主要将领,与各位美友分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盘点西路军师级以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主要将领(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路军总指挥部将领</p> <p class="ql-block">  1.徐向前‌:西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总指挥</p><p class="ql-block"> 作为红四方面军和西路军的总指挥,徐向前一生都对西路军的失败深感自责和痛苦。他晚年回忆录中用大量篇幅详述了西路军惨败的原因,并数次哽咽泪下‌。</p><p class="ql-block"> 徐向前在晚年时曾表示,西路军的惨败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之一。他认为,如果当时能够一直往西打,结局可能会大不一样‌。然而,历史无法改写,徐向前只能默默承受这份痛苦和自责。</p><p class="ql-block"> 尽管西路军惨败,但毛主席并没有因此责怪徐向前。相反,他握紧徐向前的手安慰道:“向前同志,不要太过自责。你能够回延安,这就是好事。这个世上,本没有常胜将军,不是吗?人回来了,就不怕没柴烧。”毛主席的宽容与理解让徐向前感动落泪‌。</p><p class="ql-block"> 此后,毛主席仍然一如既往地重用徐向前。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徐向前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副师长,解放战争中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p> <p class="ql-block">  2.陈昌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总政委,西路军总政委,军政委员会主席</p><p class="ql-block"> 陈昌浩‌作为红四方面军总政委,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及总政委,在西路军失败后,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责任,经历了深刻的反思和内心的挣扎。他主动承担了西路军失败的全部责任。</p><p class="ql-block"> 他曾多次向党中央汇报情况,写出了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他的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品格,得到了人们的称道。尽管西路军的失败给陈昌浩带来了深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p><p class="ql-block"> 在随后的岁月里,他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央宣传部工作,后赴苏联治病,直到1967年病逝‌。他的经历和故事,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  3.王树声‌:西路军副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红31军军长</p><p class="ql-block"> 王树声不仅是西路军的副总指挥,还亲自率领部队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在历经多次战斗后,西路军残部分三路突围,王树声率领第一支队突围,在祁连山中苦战三个多月。最终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领导能力,孤身一人返回延安‌。</p><p class="ql-block"> 王树声在西路军的经历,充分展现了他的英勇和坚韧。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更是一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战士。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太行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  4.李卓然‌:西路军政治部主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李卓然在西路军中担任了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负责军队的政治工作‌。西路军战败后,李卓然率领残部成功突围,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顽强的意志‌。</p><p class="ql-block">‌ 西路军战败给李卓然带去了沉重打击,他深刻反思并自责未能带领西路军获得胜利。回到延安后,他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担任毛主席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与毛主席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默契和私人情谊‌。建国后,曾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  5.李特‌:西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红军大学教育长</p><p class="ql-block">‌ 1936年11月,李特被任命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及西路军参谋长‌。西路军面临数倍于己的敌军围剿,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薄弱的群众基础,战斗异常惨烈‌。李特与李先念等一起指挥西路军余部转入祁连山打游击,后在中央代表的接应下进入新疆‌。</p><p class="ql-block"> 不幸的是,1938年春天,李特在新疆迪化被诬为“托派分子”而惨遭杀害,1996年平反。他是红军西路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李特不仅军事理论深厚,更在实战中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为红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将永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  6.熊国炳: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1899年生于四川通江,参加过川陕苏区建设,曾任红军通江竹峪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和红四方面军西北联邦政府副主席等职。</p><p class="ql-block"> 熊国炳是在红四方面军入川时参加革命的,在此之后,他长期主抓川陕苏区的后勤工作和群众工作,并为红四方面军的扩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1936年,西路军西征河西,熊国炳作为军政委员为全军筹备粮饷,次年3月,西路军遭遇失败,熊国炳一路乞讨,辗转在酒泉屯升乡落家。1960年10月,其因病在酒泉离世,享年61岁。</p> <p class="ql-block">  7.黄火青:西路军政治部军人工作部部长‌</p><p class="ql-block"> 黄火青,原名黄民孚,1901年5月生,湖北省枣阳市人。192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一年后被党选派到苏联学习军事技术‌。回国后,他积极参与土地革命,并在1934年春任红军一方面军第九军团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 1936年10月,黄火青被任命为西路军政治部军人工作部部长,参与了西路军的西征行动‌。在西征过程中,他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参与了与马步青的谈判,达成了口头停战协议,还为西路军的统战工作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天津市委第一书记、市长,中共东北局书记,辽宁省委第一书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他于1999年11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p> <p class="ql-block">  8.吴先恩:西路军<span style="font-size:18px;">兵站部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吴先恩出生于1907年,河南省新县人,1926年投身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身经百战,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总兵站部部长、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供给主任等‌。</p><p class="ql-block"> 在西路军中,他担任兵站部部长,为西路军的后勤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span>1987年11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9.张琴秋:西路军<span style="font-size:18px;">组织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 张琴秋1904年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湾镇一个殷实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24年入党,1932年到鄂豫皖苏区,曾担任过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团长等职,身经百战,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p><p class="ql-block"> 在西路军中,张琴秋担任了组织部部长的职务,成为西路军中职位最高的女干部。然而,西路军兵败祁连山后,她历经艰险,最终幸运地回到了延安‌。</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琴秋曾是我军中的第一位女营长,曾带领部队英勇奋战‌。建国后,历任纺织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等职务。1968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她是红军中唯一的方面军女政治部主任、唯一的女师长,解放后又是第一代女部长。</span></p> <p class="ql-block">  10.郑义斋:西路军总供给部长,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郑义斋,1901年出生于河南许昌,参加过京汉铁路大罢工运动,曾任鄂豫皖工农民主政府财政委员会主席、红四方面军总经理处处长等职。郑义斋是红四方面军中的后勤专家。</p><p class="ql-block">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组建西路军,他被任命为西路军总供给部长。在西路军作战期间,郑义斋负责管理部队的经费和物资,为部队的后勤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1937年3月,西路军进至甘肃临泽地区,为了将西路军全部的经费送到总部去,郑义斋带领警卫员主动断后指挥。14日,马家军骑兵发动进攻,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命令警卫员开枪打死自己,以确保经费的安全,牺牲时年仅36岁‌。</p> <p class="ql-block">  11.苏井观:西路军卫生部长</p><p class="ql-block">‌ 苏井观,原名苏炳达,字静观,1905年出生于河南潢川。他早年考入天津海军军医学校,毕业后返回潢川从事秘密革命活动。1930年初,转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从事医务工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川陕苏区总医院院长和中共中央军委总卫生部部长等职。是我军内部有名的军医专家。</span></p><p class="ql-block"> 1936年秋,苏井观第三次走出草地后参加西征,任红军西路军卫生部部长兼总部医院院长。苏井观在西路军中,为部队的医疗卫生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西路军西征过程中遭遇了马家军的残酷围堵,最终几乎全军覆没,苏井观也经历了艰难的跋涉才到达陕北‌。</p><p class="ql-block"> 全国抗战时期,苏井观先后任陕甘宁边区医院院长、八路军总医院院长、军委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扛起了卫生部的大旗,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一职‌。1964年5月26日,苏井观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p> <p class="ql-block">  12.刘瑞龙:西路军<span style="font-size:18px;">宣传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 刘瑞龙,江苏南通人,生于1910年。他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苏皖军政委员会书记、淮北行政公署主任等‌。</p><p class="ql-block"> 1936年11月,他任红军西路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肩负起了在河西走廊进行革命宣传的重任‌。在西路军期间,刘瑞龙不仅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革命思想,还努力鼓舞士气,为战士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p><p class="ql-block"> 尽管西路军面临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守岗位,以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为红军的革命事业奋斗。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委秘书长、华东局农委书记、华东土改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等职。<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8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span></p> <p class="ql-block">  13.<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传六:西路军</span>政治保卫局局长‌,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p><p class="ql-block"> 曾传六,湖北黄安人,是黄麻起义的重要领导人。他早年在家乡领导农民运动,并加入了组织。1935年5月,曾传六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并在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改任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p><p class="ql-block"> 在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时,曾传六坚定地与张国焘的南下行动作斗争,最终促使红四方面军北上。长征胜利后,红军成立了西路军,曾传六进入西路军并担任政治保卫局局长,在陈昌浩等人的指挥下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作战。</p><p class="ql-block"> 1937年春,他任中共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与李卓然、李先念一起参加了转移至新疆的艰苦行军作战‌。他是西路军战败后突围成功的高级干部之一,为红军和西路军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商业部副部长、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等职务。1983年10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p> <p class="ql-block">  14.吴永康:西路军地方工作部部长</p><p class="ql-block"> 吴永康原名庞大恩,字泽普,1900年2月出生于广西兴业(今玉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吴永康在留日期间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1925年冬,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从上海前往鄂豫皖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吴永康在西路军中担任地方工作部部长,负责开展地方工作。他选派富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干部战士,挨家挨户开展群众工作,宣传红军的抗日主张,用缴获的物资赈济当地的穷苦百姓,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p><p class="ql-block">‌ 为配合西路军的军事行动,吴永康在永昌、山丹、临泽等地建立了一批县、乡、村苏维埃政府,这些政权的建立,不仅巩固了西路军的革命成果,也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1937年3月,西路军在甘肃张掖县祁连山中被国民党马步芳匪兵包围。在激烈的战斗中,吴永康为掩护同志们转移,留在后边阻击敌人,最终壮烈牺牲,年仅37岁。他的英勇牺牲,彰显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