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6公里,总面积24.74平方公里,岛的最高海拔79米。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95%以上的地层是火山岩组成,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有“蓬莱岛”之称,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北海乘坐游船,80分钟就能到达涠洲岛。</p> <p class="ql-block">涠洲天主教堂,是一所位于中国广西北海市涠洲岛上的天主教教堂,因位于盛塘村,故而又名盛塘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该教堂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修建,落成于1880年。该教堂为哥特式建筑,楼高21米,总建筑面积774平方米,连同附属建筑在内总面积达到2000余平方米,是广西沿海地区最大的天主教教堂,2001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涠洲岛天主教堂,掩映在一片绿影婆娑的芭蕉林和菠萝蜜树林中,是清末“雷廉”地区一座最为宏伟的教堂,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景点级别为AAAA级。</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左侧,是一座两层的券廊式神父楼。天主堂的大院内还设有修道院、医院、育婴堂、孤儿园和学校。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可看出天主教在岛上传播的广泛和影响的深远。</p> <p class="ql-block">高大雄伟的天主堂,在四周低矮民居的衬托下,显得规模庞大,颇有气势。正门顶端是钟楼,高耸着罗马式的尖塔,有着随时“向天一击”的动势,造成一种“天国神秘”的幻觉,堪称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它的建造与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人有机会上岛传教有关。在清代,清政府因涠洲岛“孤悬大海,最易藏奸”而发出“永远封禁”令。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利用这一机会,派法籍神父上岛传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当时上岛的移民“几乎全是客家人或从本省其他地方移来的,总数约60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罗马天主教徒”。由于教徒人数众多,在涠洲传教的法籍范神父,为解决宗教活动场所,于同治八年(1869年)在教徒最多的聚居点圣堂村(今盛塘村),花了十年时间,用岛上特有的珊瑚石,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教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阳光透过祭台间后面的彩色玻璃和大厅两侧尖拱大窗,使教堂内部显得绚丽多彩,就在这“天国之光”中,教徒虔诚地聆听“天主”的教悔。</p> <p class="ql-block">焰舞剧场老板跑路已经停运,五彩滩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南湾街位于涠洲岛南端,是一个天然渔村和渔港,也是岛内唯一的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南湾街的渔港码头边有一个超大的海鲜市场。游客们可在此购买中意的海鲜去旁边的小馆里加工。</p> <p class="ql-block">东斑鱼</p> <p class="ql-block">皮皮虾</p> <p class="ql-block">花蛤</p> <p class="ql-block">螃蟹</p> <p class="ql-block">香蕉鸡</p> <p class="ql-block">南湾老街</p>